艺术鉴赏的学习
对于什么是艺术,应该对许多人来说并不陌生。
艺术可以包括文学、绘画、雕塑、建筑、音乐、舞蹈、戏剧、电影、曲艺、工艺等,对我来说艺术更多的是“创造”,艺术是抛弃人类理性和信仰的感知认识,艺术是人来心里真实情感的反映。
从小到大,我去过各种各样的美术馆,鉴赏了各种各样不同的画作,也发现了中外艺术的不同。
在中国的古代就开始了艺术文化,那时候人们画画、创作艺术的工具就是毛笔,这就是中国传统艺术“水墨画”,也就是世人俗称的“国画”。
在我看来这类画的现实主义,就如那幅《清明上河图》,表现了当时古时候中国的街区,给人一种雄伟感觉,到了现代中国艺术依旧延续了“浓墨之美”。
比起中国艺术的西方,给人感觉更浪漫一些。
西方艺术多半以油画、水粉还有雕塑为主,它们追求一种新的艺术领地。
大家都看过了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吧,这幅画用了丰富多彩的颜色来刻画出一位美人,无论怎么都非常逼真,这就是西方追求的写实艺术。
在西方,还存在着另一个极端,也就是抽象画,代表画家有伟大的毕加索,他的画与写实艺术相反,追求的是一种视觉艺术,给人一种视觉冲击,同时也能反映人心。
不管是中国艺术还是西方艺术都有各自的美,只是表达方式不同,只要以美的眼光来看待艺术,你也一定是位充满艺术,懂艺术的人生活总是美好的。
艺术,它的表达方法都会有所不同,比如中国画家齐白石的《虾》,法国画家塞尚的油画《拜克托瓦山》。
有些画家就很擅于画抒情、浪漫形式的,又有些画家很喜爱画夸张、抽象形式的。
很多人认为艺术非要特定来画什么或者世界的现况看法感想。
但我觉得艺术是以人们的情感和想象而创造出来的,是需要投入心情和情感来反映自己的内心世界,可以用来激励自己进步和发现的。
我画画并不好却真的觉得画画什么形式并不重要,形式只是一种绘画方式,真正来传递情感的是自己那一颗认真的心。
有段话我觉得说的很好,“艺术的欣赏就是人对艺术的价值进行发现与探索,是欣赏者、创作者及艺术品的情感交流与共鸣。
”创造艺术是为了表达内心最强烈的情感与思想,别人都说艺术是更敏锐、更精巧的语言。
在艺术欣赏过程中,画家或表演者用简单而又形象的定格动作和色彩把自己体验过的感情表达出来,以感染欣赏者,使他人也能感受同样的感情。
美术鉴赏是一门艺术学科,本质在于理解自然和社会的美,理解人与人的相互关系的美,在于以艺术眼光来认识周围现实,也在于培养艺术上美的创造力。
对于我这样没艺术细胞的人,学到现在还是有点感触的。
选修了艺术文化鉴赏,在半个学期内,美术课上也有接触到一些名师画的画,也有欣赏课,我也对文化与艺术有着初步的感想。
美术课具有人文性质,是学校进行美育的重要途径,要本着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审美能力的目的,培养学生的美术技能,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美术学科新课程同样对教师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通过这段时间的培训,我想谈谈有关“美术鉴赏”课
的一点点心得体会:努力培养学生的鉴赏习惯。
培养学生良好的鉴赏习惯就要让学生充分的“动”起来,有效地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作品,逐步提高鉴赏能力。
首先谈一谈中国画。
中国画对于我来说有着神奇的吸引力,我最倾向于古至今流传下来的水墨画,那种渲染的颜色让我总感到很新鲜,甚至感到身心上能得到一种满足。
我喜欢《清明上河图》,在世博会上的中国馆里看到动态的《清明上河图》便更喜欢了,在网上看到原图照片时会联想到自己在古代又会是怎样生活的,那种古老的质朴气息扑面而来。
这图上的每个人动作是那么生动,喜怒哀乐各种情绪都能通过毛笔画出来。
这就是中国画给我的感触,经常都将老百姓那种质朴与精神和贪官的自私和低贱的品性表达在画上,展现着过去的朝代,过去的风气。
再来说外国的艺术更有一丝新颖,它们的创新和大胆创作是中国艺术文化里缺少的。
相对来说,外国画中抽象派别比中国多,但有时我却看不懂抽象画,画什么的都看不出,所以对抽象画并不是很理解。
但我喜欢外国画中的油画,这种质感是很立体的,就像我喜欢的一幅画《最后的晚餐》,人物的立体感很强,色彩也比较丰富,人物表情中就能看出各自的性格和特点,画面中的人物的摆放位置也能体现出当时的社会风气和地位高低,有时画中体现的风格会让人觉得很压抑。
中国艺术与外国艺术各有不同,各有各的美。
我谈了这么多,但是最喜爱的还是中国艺术,也许是因为我是中国人,但更多的是我喜欢中国画的朴素,在中国画中我能感到浓烈的历史文化和气息,自己也能增加不少知识,经常觉得自己生在历史这么悠久的国家,文化这么古老的国家而自豪。
在讨论与学习现代艺术的过程中,培养我们以自己的眼光看待艺术现象的意识和能力。
学会尊重文化的多元性,采取宽容的态度对待艺术的变革与创新。
当然,也帮助了我们辨别美丑,提高对美的判断能力。
从不了解美术到懂得欣赏美术,从无视身边美的存在到学会发现身边的美,是我这学期学美术鉴赏最大的收获。
美术的鉴赏使我发现一个全新的世界,原来世界是这么美,原来一个人的思想可以这样表达,他们都充满智慧。
我不得不佩服他们的思维,他们的智慧,可以运用不同的手法把事物的本质淋漓尽致的表示出来,那是何等的高超。
美术又称造型艺术、视觉艺术、空间艺术。
它是指艺术家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如颜色、纸张、画布、泥土、石头、木料、金属等,塑造可视的平面或立体的视觉形象,以反映自然和社会生活,表达艺术家的思想观念和情感的一种艺术活动。
美术鉴赏是运用感知、经验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联想、分析和判断,获得审美享受,并理解美术作品与美术现象的活动。
美术鉴赏能帮我们在欣赏、鉴别与评价美术作品的过程中,逐步提高审美能力,形成热爱本土民族文化、尊重世界多元文化。
这门课中的人文精神内涵与价值,在我看来,人文精神是人本教育的核心。
人本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视人格完善为教育的最终目标。
突出人文科学的价值,将人文教育贯穿于教育的全部过程中,使整个教育人性化、人格化、个性化。
强调学生自己去思考、感受和发现,自己体会人生道理和文化价值;强调人的自由、尊严和人格,重视学习者的自发性和主动性及发展潜能。
鼓励学生自己求知、自己探索、自己去澄清、判断价值,从探索和澄清中获得知识和成就感。
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相互尊重、相互接纳、相互关怀。
在人本主义教育内涵中,不仅强调自我意识的完善,并且倡导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关心自然,培养学生能够与他人合作,有效交流、和谐共处。
从先民们朴素而不成熟的美的作品到现在人独特的表达思想的绘画方式,中间的发展过程是丰富而复杂的。
从稚嫩的远古到现如今。
可以认识作品的文化情境,美术作品与文学的渊源也是值得我们去了解的。
美到沉雄博大的秦汉艺术,到人文登场的魏晋南北朝,到雄浑壮丽的隋唐气象,从继往开来的五代到宋元意象,到画派林立的明清,再到新旧交替的中西交融,最后到个性十足的现代,每个时期都呈现出独特的绘画特点,都留下了一批优秀的画作,让后人去赞叹。
绘画是造型艺术中最重要的一种艺术形式。
它是指运用线条,色彩和形体等艺术语言,通过造型,颜色和构图等艺术手段,在二维空间里塑造出静态的视觉形象,表达作者审美感受的艺术形式。
美术鉴赏对大学生的影响在于:陶冶大学生的思想情操、提高大学生的精神境界,帮助大学生开阔眼界,扩大知识领域,美术鉴赏可以娱情怡神,激发想象力培养创造性。
美术鉴赏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涵盖了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涉及到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等各个领域,里面渗透了各门学科的知识,所以说一定要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去欣赏美术作品。
通过欣赏作品,我们能从中获得精神力量,有勇气去面对困难,面对自己,还让我们有无限的遐想。
美术鉴赏更好的培养我们和提高我们的素质,最根本提高了我们的精神境界。
美术鉴赏最终的意义在于是大学生的情感得到陶冶,思想得到净化,品格得到完善,从而是身心得到和谐发展,精神境界得到升华,自身得到美化。
美术鉴赏有益于我们灵魂的雕铸和人格的完善,艺术教育注重挖掘人自身的潜能,并致力于培养人的自尊,自信、自爱、自立、自强意识,不断提提升人们的精神品味和生活质量。
这里并单单是提高我们的鉴赏水平而是如何发展我们的价值取向问题。
提高我们对美术意义的认识,培养我们正确的审美理想,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对美的感受能力,鉴赏力,表现力和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