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课改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生字表 1 坛 韵 耸 厦 旋 厅 府 厨 佳 肴 浓 浆 2 偏 僻 谢 涎 扛 侦 敏 捷 翼 战 熟 3 顾 数 绪 索 性 内 寂 钟 呢 烦 恼 享 5 罢 扉 赠 汪 伦 李 踏 潭 及 忆 倍 插 茱 萸 6 药 伤 研 究 缺 载 编 累 酷 暑 材 尝 农 纲 7 责 任 即 勃 怒 恕 赔 怯 负 暂 空 捡 努 触 9 瀑 叠 啊 般 喻 丈 仰 呀 屏 雾 10 涛 澎 湃 否 窃 私 危 险 警 肌 喷 途 胞 11 数 葫 芦 耀 舀 凝 幻 派 禁 13 猛 桦 呆 巢 摔 似 拯 幼 嘶 愣 料 慢 退 14 龟 率 豫 淡 媚 贯 饱 吁 切 彻 伫 捕 悲 15 顷 缭 夺 锦 跺 觅 融 洽 敌 害 掠 俯 迫 17 赵 县 拱 朝 跨 坏 雕 缠 嘴 抵 智 慧 遗 18 镶 柱 繁 党 族 宴 敞 椅 饰 括 湾 政 19 绒 嵌 杂 朴 素 缘 趣 绽 斑 躲 泼 21 庐 滁 涧 幽 渡 董 曛 雁 愁 22 滥 竽 郭 处 士 逆 遂 皆 畏 23 澄 稻 凭 寇 逞 浜 移 臂 斩 豺 狼 25 给 予 圣 诞 试 诚 挚 担 裕 援 卡 拥 仁 陌 26 迈 微 懂 擦 绩 奖 励 激 27 洲 亚 虚 琳 琅 构 释 恳 测 憾 饭 宾 标 29 殊 艰 歇 唐 梦 暴 辛 致 杰 喧 碌 30 踪 谜 据 径 碟 粮 胃 咬 罪 魁 祸 31 征 统 帅 兵 旦 旅 阅 浸 假 疗 抢 肤 效
认读字表 1 藤 槐 勾 2 涩 缀 兜 攀 截 杈 掏 舔 滋 3 霎 瞥 缓 赦 稚 拙 4* 承 诺 礁 露 肠 搂 哗 讶 塑 捅 6 诊 鄙 症 蕲 译 7 肩 8* 斯 蓄 撮 胡 嘿 着 塌 糊 训 搁 缸 授 10 嗡 啾 鼾 梭 章 藻 蕴 煤 储 11 镰 咖 啡 柠 檬 腻 12* 荫 杭 镂 蒙 粼 13 嗅 14 孵 穴 稍 嘲 颓 遮 鸥 鲣 霄 15 雏 疏 16* 醉 宜 载 拐 愤 魂 歉 玛 震 糖 淀 酵 菌 疯 17 洨 济 随 砌 墩 19 嘟 噜 哧 筛 担 20* 吉 虑 厢 谐 氛 漠 菲 律 21 轼 韦 22 廪 湣 24* 忌 捣 猝 逸 奔 撤 兼 疲 仗 25 攒 娅 26 凑 判 橡 27 售 驮 甸 襟 28* 绵 丘 傅 峦 29 纫 糊 韧 衔 纬 涨 椰 秫 30 茨 澳 棘 腕 攫 噬 摄 31 溃 俘 虏 投 佑 盐 赋 浑 嗜 殖 32* 册 弋 舱 嘉 讯 毕 域 轨 预 监 郎 曳 宛 娜 敦 序
课改版语文第七册第一单元复习 班级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_______ 一.内容:第一单元所有词语听写必会。 注意:拼音一定要拼正确。
二.照样子写词语 甜丝丝 (ABB)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京腔京韵(ABAC)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飘飘洒洒(AABB)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闪闪发亮(AABC)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小心翼翼(ABCC)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左顾右盼(一三反义)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七嘴八舌(带数字的)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不约而同(带“不”的)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三.给相关的字选择恰当的意思,将序号填在( )里。 1.道: ①路 ②方向,途径 ③方法,办法,技术 ④说 ⑤量词 (1)道不尽那十里长街卧彩虹。 ( ) (2)午餐的第一道菜是烧茄子。 ( ) (3)道路两边开满了紫色的野花。 ( ) 2.欲: ①欲望 ②想要,希望 ③将要 (1)初春,枝头的桃花含苞欲放。 ( ) (2)小明这两天生病了,整天食欲不佳。 ( ) (3)我问他有什么事情,他欲言又止。 ( )
四.根据意思写出成语 1. 向左右两边看。( ) 2. 形容很多人说同样的话。 ( ) 3. 没有事先商量而彼此见解或行动一致。( ) 4. 用想象或者虚构的东西来安慰自己或别人。( ) 5. 形容非常贪馋想吃的样子。( ) 6. 一眼看不到边。( ) 7. 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 ) 8. 原来形容严肃虔诚的样子,现在用来形容举动十分谨慎,丝毫不敢疏忽。 ( )
五.照样子扩写句子。 例:孩子们交谈。 (天真可爱的)孩子们(在会场上)(热烈地)交谈。 1. 小鸟飞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落叶飞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老爷爷散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梅花开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小姑娘捡贝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造句 1. 敏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垂涎欲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小心翼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寂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异口同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犹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按原文填空 不说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唱不够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道不尽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只看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便觉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说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唱不够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道不尽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想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便勾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联系课文内容完成各题。 1. 《可贵的沉默》一课是按照__________________顺序写的。文中,是因为孩子们沉默后懂得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说沉默是可贵的。
2. “柿子花谢过不久,碧绿的树叶间一下子冒出许许多多青里透亮的小生命,那就是小柿子。” 这句话写出了小柿子生长快、__________________和长势好的特点。作者把小柿子看成是“青里透亮的小生命”,表达了作者对小柿子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每年六月,柿子树上开满黄灿灿的小花,那花儿小巧精致,犹如童话王国中的金色皇冠。”这运用了___________的手法,把_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我们中的一个爬树高手走到树下,“只见他双手抱住树干,两腿用力夹紧,弓起腰,两只脚用力往下一蹬,胳膊就向上攀了一大截子。他犹如一只敏捷的小猴子,一会儿就坐到了高高的树杈上。”这段话具体地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田野里、山坡上到处可以看见缀满枝头的柿子。”这句话中描写柿子非常多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柿子花谢过不久,碧绿的树叶间一下子冒出许许多多青里透亮的小生命,那就是小柿子。” 这里用“冒出”比“长出”更能表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故乡是北京》是一首_________,以第_____人称写成,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第2小节围绕北京的____________写的,第3小节围绕北京__________________写的。
8. 第1小节是告诉读者自己去过很多地方,最爱的是北京,第4小节不是简单的重复1小节的内容,而是再一次表白对_________的爱,抒发唱也唱不够、说也说不完的___________的情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