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五年级下册白杨课文重点

五年级下册白杨课文重点


西部需要开发,祖国需要建设,那 么需要许许多多像爸爸这样的边疆的建 设者,和白杨树一样,在极其恶劣的环 境中,建设边疆,无私地奉献着自己的 一切。正是他们才使我们的家园变得更 加美好。
只知道 他们只知道爸爸在新疆工作,妈妈也在 新疆工作。 可是他们不知道爸爸妈妈为什么去新疆 工作?做什么工作? 只知道 他们只知道爸爸这回到奶奶家来,接 他们到新疆去念小学,将来再念中学。 可是他们不知道爸爸妈妈为什么要把他 们接到新疆念书? 他们只知道新疆是个很远很远的地方, 只知道 要坐几天火车还要坐几天汽车。 可是他们不知道新疆是个什么样的地 方?
重点句子: (1)白杨树生长在茫茫的大戈壁上,那里没 有山,没有水,也没有人烟。 (2)那里的天地都是浑黄的,经常飞沙走石, 狂风四起。
明确白杨的生命力极强,生活环境极其恶劣。
①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 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 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 也不动摇。
新疆后能像白杨树一样不畏艰难。
带着对白杨树的赞叹,对边疆戍 卫者的敬意,对西部未来的憧憬,让 我们再一次回到课文之中,去】
课文写的是( 在通往新疆的火车上 ), ( 父亲 )和( 两个孩子 ),望着车窗外的白 杨( 展开讨论 )的事。作者借( 白杨 ), 热情歌颂了( 边疆建设者 )服从祖国需 要,( 扎根边疆、建设边疆 )的远大志向和 奉献精神。
线索: 在西行的列车上,爸爸和他的孩子看 见窗外的白杨讨论白杨的特点,爸爸表明 心迹。 望白杨——说白杨——希望孩子成为白杨 (由树及人,托物言志,借物喻人)
这段话是全文体现借物喻人的典型句子。一 方面描述了白杨树外在的特点:直,适应力强, 坚强不动摇;一方面表现了白杨树的精神:一是 忠诚无私,尽职尽责;二是不怕困难,坚强执著。 这正是边疆建设者身上特有的奉献精神:听从祖 国安排,无怨无悔地扎根边疆,无私奉献地建设 边疆。这是人与树的神似处,也是以物喻人的连 接点。读出对白杨的赞叹之情。
③突然,他的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那是因为他看 见火车前进方向的右面,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 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
(1)高大的白杨指爸爸自己,身边的几棵小树即指 他的孩子们。 (2)爸爸希望他的孩子也能扎根边疆,成为边疆的 建设者。 (3)这是爸爸的愿望,更能体现爸爸的高尚情操。
“高大的白杨树”指像爸爸一样的边疆建设者;
出神、沉思 微笑
爸爸神情的变化:
严肃 又陷入沉思
浮起一丝微笑
重点词语: 表白:解释说明。 浑黄一体:全都是黄色,分不出界限。 文中指戈壁自然环境恶劣,没山没水没 人烟,只有漫天黄沙,连天和地的界限 也无法分清。 高大挺秀:高大笔直,挺拔秀丽超出一 般。文中用来形容茫茫戈壁上的白杨树, 在那样恶劣的自然环境中,仍能够长得 如此高大,令人赞叹。
②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 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
思考:“表白”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爸爸也是在表达自己 的心呢?
这是一个设问句。爸爸以白杨自 勉,托物言志。勉励自己要像白杨一 样扎根边疆,建设边疆,不软弱,也 不动摇。
白杨树是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中成长 起来的绿色战士,那么,爸爸的生活环 境又会怎样呢?
“几棵小树”指边疆建设者的孩子们。
这句话的含义:爸爸已扎根边疆,献身边疆, 他希望自己的子女如小树一样经受锻炼,成为 建设边疆的栋梁之才。文末再次借物喻人,托 物言志,反映了老一辈的西部开拓者“献了青 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的博大胸怀。
爸爸希望孩子们像白杨树一
样做个正直、高尚的人;像白杨
树那样,哪儿需要他们,就到哪 儿去工作、生活;希望孩子们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