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有人说,我们即将面对的就是一个策划家的时代。 商业策划是一门以预测和定位为基础的学问。它认为,如果一个公司能够预测到未来将出现的市场,那么它就可以通过生产或提供这些市场所需要的产品或服务,取得商业上的成功。商业策划是一种高智力的活动,运用到商业上,往往能起到点石成金的功效,不但给策划对象带来利
商业策划 益,而且能够为自己带来利益。 80年代早期,商业策划的范畴扩展了,策划者们开始把市场中的竞争因素加以考虑了。近年来,商业策划中又加入了一些新的概念,即在构思策划的时候要把公司的核心能力考虑进去,也就是说,要围绕公司擅长的方向进行策划。比如,本田公司的核心能力是在发动机方面,因此本田的战略策划是生产汽车、摩托车、除草机等。 而现在,最时髦的商业策划理论是“流程中心论”,即更为明确地把公司所擅长的方面定义为公司的流程而不是公司生产的产品或是服务。西铁城表公司很形象地把这两者之间的差别作了说明:它生产的是表,而它从事的是制造精密的机械。 把流程作为公司或实业的中心,并且根据流程的性能来确定商业;这样的新视角使得我们在策划的时候不仅能解决“我们应该做什么”的问题,而且解决了“我们能否执行它”的问题。 主要任务
到目前为止,策划研究主要的任务是定位,至于一个公司是否能够真正地在市场上或实业中有所表现则被忽略了。甚至在策划家的潜意识中;他们轻视实际的执行工作,认为执行是低级的工作.从流程这个新视角来进行策划也可以帮助一个公司作出它不应该干什么的决策。公司可以更进一步地确走它们自己本身。管理不断地变化,雇员们来来去去,产品雄踞市场寿命越来越短,那么,归根到底,公司是什么东西呢?它是创造价值的流程。这些流程才是商业组织中生命力量最强的寿星。随着时代的变化,这些流程能够在不同的市场上以不同的方法展开。确定一个公司所擅长的流程是决定成长和扩展机遇的关键所在。可以这样说:“21 世纪的策划问题是定位好流程.” 方法
专题调查法 调查方法是进行比较大的商业策划的基本方法。好的商业策划方案无不建立在相关调查的基础之上。随着竞争的加剧和市场的细分,通过细化的专题调查,获得充分的项目相
商业策划 关信息,并加以分析、比较,再加上行业信息的补充,就可以大致确定策划项目的运作方向、切入点、进程、节奏,实施步骤及所要达到的目标,并由此决定企业相关资源的搭配以保证策划的实现。
直觉反应法 即在委托人向策划人讲了准备进行的经营、促销活动内容之后,策划人凭“直觉反应”判断此事的可行性,并告诉委托人这件事可以干或不可以干。
换位思考法 是指策划人在做策划方案的时候,不仅要从商家的角度考虑问题,而且更重要的是从受众的角度考虑问题。这样,所形成的策划方案才能最终得到顾客的认同。
逆向思考法 这是策划人思考问题和完成策划方案的一种独有的方法。沿着人们通常思维习惯的反方向展开思路并最后形成方案。这种逆向思维如能成立,所形成的方案往往不仅充满灵气与智慧的火花,甚至能产生经营方式、模式的划时代巨变。
头脑风暴法 这是策划经常采用的激发灵感、激荡头脑而后集思广益的一种方法。具体做法是:在某一时间将有关专家集中到一起,事先明确有关议题,如某个商业方面的专门问题(商业店铺选址;商业业态和经营方式的选择;市场竞争情况;消费心理、消费时尚变化带来的新的商机等等)进行研讨。
组合信息法 即策划过程中定期或不定期地将得到的一时、一事的单个信息加以浓缩、组合。不要小看这种组合,孤立的信息也许就是信息,没有太大的价值,而把有关的信息组合到一起,有时就会出现意想不到的奇妙变化。
潜意识思考法 又称捕捉灵感法。即策划人在接受委托项目,已经进入研究和冥思苦想状态,而又苦于在某些关键点上没有突破,拿不出“出彩儿”的方案时,就索性放一放,使精神彻底松弛下来,不要强迫自己想这些策划问题以及多少天内完成方案写作等,而是甩开课题、干一些与策划无关的事,让自己的潜意识来思考与策划有关的事。
观察法 观察是策划人了解外界事物、获得直接感受或经验的基本方法。 询意见法 征询意见是为了获得改进产品或经营的直接依据。策划人在接受委托项目、着手研究之前,运用征求意见的方法获得更多的信息,并借此打开或拓宽进行策划的思路。 策划书实例 2003年华美新产品策划案 “长期适量饮用牛奶不仅可以美容,还可以增强体质,全方位促进人体健康。但专家指出,空腹喝牛奶的习惯弊端较多,因为73%的亚洲人都有不同程度的乳糖不耐症,空腹喝牛奶,其中的乳糖不能及时消化,反被肠道内的细菌包围而产生大量的气体、酸液、刺激肠道收缩,易出现腹痛、腹泻等不良反应。 那么,怎样喝牛奶才是最佳的方式? 专家建议,喝牛奶之前最好吃一些含粗纤维的食品。 目前,已有厂家针对市场空白推出了一种名叫“牛奶搭档”的饼干
商业策划 ,这种饼干中的小麦粉、麸皮、燕麦经现代高科技手段加工后,既富含大量的食用粗纤维,又能够比一般的粗纤维食品更好地促进牛奶中蛋白质和多种维生素的吸收。” ——《华西都市报》 2004-04-16 《华西都市报》等各方媒体的转载和报道,是对“牛奶搭档”营销理念的理性肯定。 而“牛奶搭档”上市后在卖场中经常脱销的热况,是对“牛奶搭档”营销策略的现实奖励。 消费者不是缺少辨识的能力而是找不到最适当的选择。 竞争激烈的市场不是缺少需求而是缺少发现需求的眼睛。 “牛奶搭档” 无疑精确而尖锐地击中了城市丛林中,忙碌而又追逐健康的“牛奶一族”。 饼干和牛奶的合璧,让华美公司的新产品融入了迅速扩张的牛奶版图。 定位篇:借势布局,树上开花 没有什么比以小搏大的运作更具挑战性,更需要智慧。 饼干市场早已烽烟四起,诸侯割据。 华美食品公司是一家专业制造饼干的公司,经过十一年的经营,旗下品类繁多,除米通外,单品年销量都无法超越一千万元。为了优化资源和聚焦优势产品,华美委托咨询公司对原有的产品品类进行梳理和整合,并根据市场需要推出系列化新品,新品的单品销量应至少达到一千万元。 在行业经验和市场调查的基础上,意欲推出一种属于“粗纤维饼干”的新产品。这个大类是指以全麦、燕麦、麦纤为主要原料加工而成的消化饼、全麦饼、纤维饼等的统称,为了方便表达,市场统称为“消化饼”。 这一方向与现今人们追求健康的理念潮流相一致,故决定在厂家的原有方向上借势布局,树上开花,策划和推出新品。市场背景:在“消化饼”市场中,已经形成了均然、乐之等全国性品牌,沐林、麸贝麸、思朗等区域性品牌。 饼干市场的年销售量约为120-150万吨,消化饼只占了不到2%,以每吨一万元计,消化饼的年销售额约3亿元。 华美公司提出年度单品销售额1500万元的目标,预期在消化饼市场占有率达到5%。 “消化饼”的概念虽迎合了90年代人们粗粮=健康的概念认知,但作为“后起之秀”,现在只占整个饼干市场很小的比例(2%以下),且不少人都以为是肠胃不好的人食用的饼干。 又经调研得知,“消化饼”市场极度混乱,同类饼干的名称不下十余种:全麦饼、高纤饼、燕麦饼、燕麦胚饼、纤麸饼、全麦粗纤维饼、燕麦纤维饼、五谷杂粮饼、麦纤饼、麦胚饼、麦纤胚饼,等等; 在如此小的市场份额之下拥有如此繁多杂乱的产品名称,对市场培育是极为不利的,同时也增加了对消费者进行教育的成本和困难程度。 在强手如林的行业背景下,在水浅鱼小的品类争夺中,华美新品欲得一席之地,难度可想而知。 可以说,华美在这一小的细分市场中竞争,很难有所作为。 拔剑击柱,四顾茫然。如何为华美定位,华美新品走向何方? 市场定位:作为新产品,如果继续在“消化饼”市场中打转,必须面对市场空间狭小,消费者认知度低及需要大量普及教育等重重困难。 《孙子兵法》有云:“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
商业策划 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海。” 新生品牌进入已有的拥挤市场方法可以是:改变游戏规则 不要拿葡萄和葡萄比,如果你的对手是葡萄,那你就是樱桃。 葡萄再厉害,已经与我没有关系,因为我与你不同。 差别定位的关键在于找到消费者的需求点。 为消费者着想的创意才是好创意。 启示:因为饼干实在是太干了,消费者在吃饼干时一定会喝点什么才能把它送下去。 调研结果:消费者在吃饼干时一定都会搭配喝点液体饮料,而其中80%以上的消费者喜欢搭配的是牛奶。 再调研:有意让消费者吃饼干时搭配喝牛奶,他们表示牛奶香让饼干更酥口更美味,我们注意到,在搭配牛奶测试时,他们不再抱怨产品太甜、太咸或太油腻。 让消费者在吃饼干的时候喝牛奶! 让消费者在喝牛奶的时候吃饼干! 上述哪一种方法会更容易些? ………………… 让消费者在吃饼干的时候喝牛奶! 好意心领了,却有点规定强求的意思,虽然知道您的好意,但别人未必买你的帐。一般而言,身边或手头有什么就喝什么。 让消费者在喝牛奶的时候吃饼干! 设想:“一种适合与牛奶搭配食用的饼干” “一种适合在喝牛奶时吃的饼干” 对设计一种比较适合在喝牛奶时吃的饼干的假设,消费者显示了极强的兴趣,大部分(85.9%)都表示愿意尝试。 这个结果令人兴奋! 牛奶成了主角,饼干做了配角。 消费者乐意,华美公司能乐意吗? 接下来的问题就是该如何说服华美公司接受这样一种定位。 相当一部分消费者(约占80%)在吃饼干时喝牛奶(来自调研数据)。 这就是依据。我们只需要反过来说就行了。 对已经这样做的消费者来说,是一种安慰、认同、强化和表扬; 对有此意识,但尚未养成习惯者来说,是一种善意的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