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课堂实施策略研究
(胡光秘摘编)
是教师的梦想,是学校、家庭、社会的希望.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其
从“学会”到“会学”的一种有效教学活动。怎样打造高效课堂呢?先学后教是
有效的手段之一。先学后教的核心就是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是学生主体作用的
具体体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终身教育局长保罗·郎格朗说:“未来文盲.不再
是不认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我们要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从小培养他们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让他们成
为学习的主人。随着教学形式的发展,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
方法已势在必行。我认为:课堂的高效.始于教师,源于学生。高效课堂是“围
绕学生、服务学生、激发学生,发展学生”的教学活动。在新的课程理念下,我
们怎样做,才能使课堂教学具有更强劲的生命力,更高效昵?下面结合我组教学
实践与反思谈谈对优化课堂结构、打造高效课堂的体会。
一、优化课前准备,提高课堂效率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要实现课堂教学高效必须课前下足准备功夫,
备课不是单纯地写教案,而必须备教材,备学生,不仅要花功夫钻研教材,仔细
琢磨教学的重难点,更要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选择课堂教
学的“切入点”,合理设计教学活动,仔细考虑课堂教学中的细节问题。对于课
堂上学生可能出现的认知偏差,要有充分的考虑,针对可能发生的情况设计出应
急方案,确保教学的顺利进行,还要设计高质量的有针对性的课堂练习,再根据
教学过程的设计和教学的实际需要,制作好教学所必须的教具或课件和学生操作
的学具等。
二、改进课堂教学结构和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课堂结构是指组成课堂的各教学环节的先后顺序与各教学环节在时间上的分配。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把课堂教学分成几个固定的教学环节: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新课讲授、巩固练习、课堂总结、布置作业等。这种课堂结构至今对我们的课堂
教学还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但是传统的课堂教学过分地强调了课堂结构的完整
高效的课堂教学
性,对各个环节的时间也有大致的规定,这样课堂教学就“模式化”了,就显得过
于呆板,没有活力。所以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必须依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
的实际,把握好课堂教学的最佳时机,合理调整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精讲精练,
讲练结合,达到课堂结构的最优化,课堂效果的最佳化。所以结合自身教学
和学生实际,我组把教研课题确立为: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构建高效课堂,在
实践中收获颇多。其具体教学模式为:课下预习——小组合作探究——展示探究
成果——拓展延伸。在教学中,教师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把
思考和活动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营造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使学生的学习过
程真正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过程,充分调动了学生积极探
求知识的欲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情感,使每个学生都有自主提高的机会,体验
成功,增强自信心,从而使课堂教学更加有效。课下预习:指出本节课要学习的
内容、重点以及注意问题等,学生带着思考和问题进行自主学习,目的是让学生
运用已有的学习方法去尝试、去体验,养成自学习惯,培养自学能力,这是每节
课的基础环节。小组合作探究:这一环节完全是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性格特点,
把学生分为几个合作小组,由组织能力强、理解能力好、有亲和力和凝聚力的学
生担任小组长进行小组合作探究。这个过程由小组长指挥,小组和组员可以自选
问题,自选角度探究,也可以由老师命题,由小组长记录问题,掌握情况。整个
过程是自主的开放的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效率。拓展延伸
是自主探究的实践环节,是学生巩固知识的必要手段,也是检测学习完成质量的
最佳方法。教师要精心设计适量、多层次、多样化的练习题,在学生自学的基础
上,进行互评、互议、互批、互改。教师讲解关键点、重要点,这样学生学习就
形成了良性循环,从根本上巩固了学习内容。每节课最精彩的应该是展示环节:
“小老师”在讲台上尽展风采,“学困生”在辩论会上唇枪舌战,快板小品也争
着亮相⋯⋯我惊喜地发现学生脸上的笑容多了,手举得勤了,回答问题的声音大了,
那些沉默寡言的孩子终于敢开“金口”了,昔日沉闷的课堂也有笑有乐了.最
后, 评也是“高效课堂”的内容之一。课堂是否高效,要由教师来评价以及学
生间的评价。要做到精评,即讲评要及时针对性分流性,讲评的形式要多样性,
要直观流畅。在对课程效果的评价中, 并不单纯地根据课程目标进行评价, 而
要对课程目标以外的非预期效应给以更大的关注。一般来说, 人们认为课程效
果是可以预期的, 而且课程效果大都是由课程本身形成的。但由于教育问题的
复杂性, 在课程方案实施过程中,还有许多因素影响课程的运行, 进而影响到
课程的结果。如教师素质、学生已有水平、学校的软硬件环境, 还有参与课程
改革人员的各种心理状态等。这些因素都会以各种方式影响课程方案的实施。这
些非课程因素参与到课程方案实施的一个直接结果,就是与课程本身产生交互影
响, 产生各种非预期效果。而非预期效果可能会存在于各个方面, 有些是外显
的, 有些则是内隐的。有时候, 这些非预期效果可能会对以后课程的运行产生
更大的影响。因此, 科学的课程评价常常把较多的精力用在对非预期效果的评
价上, 强调利用各种手段对各种非预期效果的分析,通过对非预期效果的监
控, 实现对课程开发质量的保证。
学生领略的是教师在课堂上运筹帷幄、挥洒自如的风采, 这背后是教师付
出的心血与汗水。而当我们把教育教学当成自己的乐趣, 当我们把课堂当成自
己的舞台, 当我们把课堂当成自己人生的一大快乐时, 我们便会感受到由衷
的幸福。提高素质教育,关键在课堂, 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是课堂教学, 教师的
生命价值更主要地是体现在课堂上,让我们抱着坚定的决心将高效课堂真正落实
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