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谈城市规划中对湿地景观生态设计

谈城市规划中对湿地景观生态设计

谈城市规划中对湿地景观的生态设计
【摘要】城市湿地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规划设计对城市的发展十分重要。

本文对湿地的定义进行了介绍并结合国内城市湿地规划设计现状,给出了城市湿地生态系统的功能的分析,并对其设计方法作了相关研究。

为城市湿地的设计规划提供借鉴。

【关键字】城市规划设计;城市湿地;城市湿地生态系统
1.湿地的定义及城市湿地规划现状
1.1湿地的定义
湿地是全球三大生态系统之一,另两者是海洋与森林。

湿地包括天然湿地和人工湿地,湿地出自于1971年的《湿地公约》,目前国际上公认的对湿地的定义是美国在1979年定义的:“陆地和水域的交汇处,水位接近或处于地表面,或有浅层积水。

”湿地的类型包括:沼泽、河流、湖泊、红树林、水库等等大部分含水的区域。

另外,湿地应该遵循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则:①以水为存在特征,湿地的种类相当的多,大致分为20多个类型,但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都含有水。

②每年的水位上升季节,湿地的底层有时会被水淹没,水对湿地的极为重要,尤其是对湿地的土壤。

③湿地植被大多由适应湿润环境的植物组成,湿地植被虽然可以在长期的水环境中生长,但是其无法抵抗洪水等灾害毁灭性灾难。

1.2城市湿地规划设计现状
我国的湿地研究起源与商周时期,经典著作《水经注》、《徐霞客游记》中都有对湿地的记载,只是当时并不叫做湿地,而是赋予了
不同的名字。

我国政府对于湿地的建设十分重视,在资金方面的投入也很充足,经过多年来的发展,我国已初步建成了水源保护区、湿地公园、湿地多用途管制区、湿地风景名胜区等以湿地自然保护区为主体,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湿地保护网络。

但是,城市湿地的规划设计却不容乐观,一方面是因为,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剧,城市湿地系统不断的被分割缩小,这严重的破坏了城市湿地的结构,影响其健康发展。

另一方面是由于,相关政府部门对于城市湿地的规划设计并不科学合理,大量引用外来植被,外来植被由于在本土缺乏竞争对手而疯长,导致本土植被存活率降低,这在从某种角度来讲将会严重危害城市湿地,造成不可的挽回的后果。

2.城市湿地的功能
2.1生态功能
城市湿地有调节地表与地下水资源平衡的功能,当地下水位偏高时,湿地会补充地下水,当地下水位偏低时,地下水会补给湿地,这样便充分的发挥了城市湿地通过调节水资源使其平衡的作用,这样的相对平衡可以防止洪灾;城市湿地还可以提高经济效益,如给市民提供水资源,水库这类人工湿地水资源含量丰富,科学合理的规划利用一方面可以给企业带来很大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可以给社会提供福利,提高市民生活水平。

而且,部分湿地植被也可以带来很好的经济效益,只要合理的开采,就不会造成问题;城市湿地还可以给一部分生态提高生存空间,城市湿地生态虽然没有海洋生态系统与森林生态系统的物种丰富,但也给一些如候鸟等鸟类提供
了耐以生存的家园,并为其提供丰富的食物、中转空间等。

2.2环境功能
城市湿地对调节各种城市污染有良好的效果。

其一,城市湿地生态系统中含有大量的植被,增加了城市绿化面积,而且这些植被不仅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并释放出氧气,还能够有效吸收各种有害气体,如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等,从而达到净化空气的目的。

其二,城市湿地生态系统还能够在可控范围内净化水质、降解各种水体污染物,在天然条件下,一些湿地水面下的藻类可以降解水体毒素,而在人工条件下,目前已经可以模拟湿地净化过程,通过各种如生物降解、沉淀、曝气等手段,去除水体中的杂质与部分污染物。

此外,城市湿地还可以控制水土流失。

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由于人们大量的开采各种资源以及对土地的滥用,近代国内部分地区水土流失问题已经十分严重,水土流失问题不仅不利于经济的发展,还会造成很大的生命安全隐患。

湿地能够增加植被覆盖率,缓解水土流失问题。

2.3景观文化功能
城市湿地可以根据其自身情况规划设计为:湿地公园、滨水绿带、小区绿带、庭内绿化等,不少湿地是重要的旅游资源,不仅绿化了城市,还为城市居民提供了娱乐、休息场所。

自然湿地是城市宝贵的财富,增加了城市的景观美学价值,并且为科学研究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一些只有湿地生态系统才具备的物种为生物科研提供了基础,通过分析对比自然湿地与人工湿地的不同,模拟自然湿地净化
水资源的功能,相关研究学者可以制造出有效的净化水资源系统。

3.城市湿地规划设计方法
3.1科学配置植物
植物是城市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城市湿地规划设计的重点是湿地植被的配置问题,植物的配置应该满足尽量采用本土植被和考虑物种多样性两个基本原则。

采用本土植被是由于外来物种可能带来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外来植被由于在本土缺乏竞争对手而疯长,降低本土植被生存空间,从而导致本土植被存活率降低,甚至直接濒临灭绝;二是,外来植被由于无法适应本土生活,从而导致其自身生存状况成为问题。

由此可见,科学合理配置城市湿地植被,维持其湿地物种与生态系统平衡,是城市湿地规划设计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3.2保持湿地完整性
湿地生态系统是由各种生物群体与非生物条件组成,理论上来讲,这些生物群体与非生物条件都是缺一不可的。

城市在规划城市湿地的过程中,应该尤为谨慎的考虑这一问题,结合各方面因素,包括:设计形式、环境和谐及内部结构统一等方面。

研究表明,湿地的原有环境是湿地赖以存活的基础,城市规划设计湿地时应尽量保持其原有状态,结合人们对城市湿地生态系统的需求,在满足其需求的同时,又保持的原有环境不遭破坏。

只有这样,才是从根本上保持了城市湿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从未促进湿地与整个城市的发展。

3.3湿地附近景观设计
湿地附近的景观即是湿地岸边环境,这对湿地整体的景观设计也十分重要。

对于水体容量丰富的景观,有些岸线设计采用混凝土砌筑方式,从而避免水体溢出带来的资源浪费与城市交通不便问题,当然这种设计方式也有缺点,混凝土砌筑不仅破坏了景观设计美感,还影响了了湿地的渗透过滤功能;另外还有一些设计采用草坪绿化方式,这种设计方法比起上面提到的混凝土砌筑方法更加不科学,由于草坪的自我调节能力差,需要很大的人工劳动来保持其正常运作,一方面浪费了人力资源,另一方面由于人工喷洒药剂还会造成一定的环境污染。

结合以上两者的缺点可以得出湿地岸线设计更为合理的方法,那就是在已湿地原有的岸线为基础,再加上土壤、沙砾的人工堆砌,从而构成合理的湿地岸线,为了保证其美观及岸线稳定性,为鸟类提供生存空间,再在水岸过渡区种植合适的植被。

这样,一个完美的岸线设计就形成了。

4.结论
我国近现代城市发展速度过快,造成了例如农民工流动性过快、城市环境污染严重等各方面的问题,由此可见对于城市的规划设计是十分重要的,城市湿地规划设计是城市设计的一部分,并且对于城市的环境控制有极大的帮助,可以提高城市经济效益、美化城市景观、增加城市文化氛围、提高市民生活质量,从而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马斌,黎鹏志. 城市湿地景观生态设计的理论与方法初探[j]. 山西农业科学, 2008 , 36( 2): 84~86 .
[2]朱玲,秦华,曾翔春. 城市湿地景观生态设计探讨[j]. 南方农业,2010,04 .
[3]王凌,罗述金. 城市湿地景观的生态设计[j].中国园林,2003,03 .
[4]张亚芬,城市湿地景观的生态规划设计研究[d].湖北:华中
农业大学(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专业),2009,06 .
[5]邹元章. 基于城市湿地景观生态设计方法[j]. 黑龙江水利
科技,2012,10 .
[6]李功伟.城市湿地景观生态规划研究——以株洲荷塘公园为
例[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生态学专业),2006,05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