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农村公路建设资金监督管理办法(试行)(川交发〔2006〕73号)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适应我省农村公路建设和管理的需要,规范和加强工程专项建设资金的使用和监督管理,保证资金安全、合理、有效使用,根据省政府颁发的《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四川农村公路发展的实施意见》(川府发[2006]20号)、国家计委、交通部联合颁发的《县际及农村公路改造工程管理办法》(计基础[2003]410号)、交通部颁发的《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办法》(交通部2006年第3号令)、财政部颁发的《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财建[2002]394号)、交通部颁发的《交通基本建设资金监督管理办法》(交财发[2000)195号)、交通部制定的《农村公路建设资金使用监督管理办法》(交财发[2004]285号)、财政部、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制定的《财政扶贫资金管理办法(试行)》(财农字[2000)18号)、《国家以王代赈管理办法》(国家发改委令第41号)等文件的有关精神,结合我省农村公路建设和管理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农村公路建设资金是指用于纳入中央或地方通乡通村公路建设或改造投资计划的全部资金,包括:(一)中央预算内资金(包括中央交通专项及国债补助资金等);(二)省预算内资金(包括省财政资金、省交通规费、省以工代赈资金、省财政扶贫资金、民族地区“两项资金”等);(三)地方自筹资金;(四)各种基建借贷资金(包括国债转贷资金);(五)社会捐资、村民出资(不含村民以劳折资)等。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各级相关主管部门是指管理和使用农村公路建设资金的各级相关主管部门,包括发改委、财政、交通、以工代赈办、扶贫开发办、民委(两资办)等各级相关主管部门。
第四条农村公路建设资金的使用必须严格遵循专款专用、讲究效益的原则,实行分级负责、分级监督的管理方式。
各级相关主管部门要做到专项管理、专项核算、专项拨付;项目建设单位要做到专户存储、专项核算,专款专用。
第五条农村公路建设资金必须全部用于农村公路建设项目,严禁截留、挤占和挪用。
其中:除省财政资金可用于农村公路贷款贴息外,中央、省安排的农村公路建设补助资金必须全额用于工程直接费的支付,不得从中列支咨询、设计、审查、管理、监督等费用。
国债资金按照国家和省关于国债资金使用管理规定执行;省以工代赈资金、省财政扶贫资金、省民族地区两项资金按照国家和省关于以工代赈资金、财政扶贫资金、民族地区两项资金的使用管理规定执行,按全省农村公路规划和统一补助标准,分别按原规定定向用于省重点贫困村和三州民族区域的通村公路建设;社会筹集资金和受益村民出资应采取民主决策、民主监督、使用公开、专款专用的办法进行管理。
第六条各级相关主管部门负责建立健全农村公路建设资金的使用、监督、管理等制度,按规定筹集、拨付和监管农村公路建设资金。
第七条农村公路项目建设单位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建立健全与农村公路建设资金核算与管理任务相适应的财务会计机构,配备具有相应业务水平、敬业爱岗的专职或兼职财会人员并保持相对稳定。
通乡公路项目建设单位的财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各级相关主管部门要加强对财务会计人员的培训工作。
第二章机构职责第八条省政府成立加快农村公路建设和发展协调小组(以下简称协调小组),协调小组办公室设在省交通厅,负责农村公路建设的日常协调工作。
省级相关主管部门为协调小组成员。
省级相关主管部门对农村公路建设资金监督管理的主要职责:(一)贯彻执行国家有关交通基本建设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国家以工代赈的有关政策规定。
(二)按照全省农村规划和统一补助标准合理安排、及时划拨工程建设资金。
(三)督促地方组织落实配套资金并及时到位。
(四)对各地农村公路建设资金的使用和管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发现的重大问题提出处理建议报协调小组处理。
(五)收集、汇总、报送各地农村公路建设项目基本建设季报及年度基本建设支出预算、财务决算和项目投资计划、资金到位及工程投资完成情况报表,转批各地年度基本建设财务预、决算。
基本建设季报和项目投资计划、资金到位及工程投资完成情况季报在次季初15日内向协调小组报送,年度财务决算和项目投资计划、资金到位及工程投资完成情况年报在年末后60日内向协调小组报送。
有关报表格式、内容和编制报送的有关要求由协调小组统一制定。
(六)收集、汇总、报送农村公路建设资金管理信息,审查、编报项目投资效益分析报告。
(七)督促市、县两级相关主管部门和项目建设单位做好竣工验收前各项准备工作和竣工财务决算的编报工作。
第九条市(州)、县两级相关主管部门对农村公路建设资金使用与管理的主要职责:(一)贯彻执行国家有关交通基本建设的规章制度。
(二)严格执行农村公路建设项目投资计划,及时划拨工程建设资金。
(三)对各地农村公路建设资金的使用和管理情况进行全过程监督检查,对发现的重大问题提出意见报上级相关主管部门处理。
(四)积极筹集地方配套资金。
筹集地方配套资金时,应注重引导农民依法采取民主议定的方式投入农村公路建设,不得任意增加农民负担。
(五)坚持“项目公告、公示”制,对纳入农村公路建设计划安排的所有项目,通过当地新闻媒体等形式进行严格的公告、公示。
(六)严格合同监督管理,市(州)、县相关主管部门的项目建设单位要和施工单位依法签订合同,明确工程质量标准、工程数量、建设工期、建设投资和安全责任,严禁转包,禁止非法分包。
履约双方不得擅自更改,违约方要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七)收集、汇总、报送农村公路建设资金管理信息,审查、编报项目投资效益分析报告。
(八)收集、汇总、报送各地农村公路建设项目基本建设月报、季报及年度基本建设支出预算、财务决算和项目投资计划、资金到位及工程投资完成情况报表,转批各地年度基本建设财务预、决算。
县级相关主管部门汇总编制的基本建设月报在次月初 5日内报送,季报在次季初7日内报送,年度财务决算在年末后 40日内报送。
市(州)级相关主管部门汇总编制的基本建设月报在次月初7日内报送,季报在次季初10日内报送,年度财务决算在年末后50日内报送。
县级相关主管部门汇总编制的以工代赈资金、财政扶贫资金、民族地区“两项资金”的项目投资计划、资金到位及投资完成情况报表在上述规定时间内,向县级农村公路工作领导和办事机构报送,县级农村公路工作领导和办事机构在上述规定时间内逐级 y刁口报送上级农村公路工作领导和办事机构。
(九)督促项目建设单位做好竣工验收前各项准备工作和竣工财务决算的编报工作。
第十条乡(镇)人民政府对通村公路建设资金使用与管理的主要职责:(一)对通村公路建设资金的使用和管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发现的重大问题提出意见报上级相关主管部门处理。
(二)做好通村公路建设的组织协调工作,积极筹集配套资金。
筹集配套资金时,应注重引导农民依法采取民主议定的方式投入农村公路建设,不得任意增加农民负担。
(三)实行“项目公告、公示制”。
项目乡(镇)、村以有线广播、公告栏(墙)、告示牌等为媒介,将通村公路项目建设的各项具体内容直接面向项目区广大农牧民,开展公告、公示。
第十一条项目建设单位对农村公路建设资金使用与管理的主要职责:(一)贯彻执行国家有关交通基本建设的规章制度。
(二)严格执行农村公路建设项目投资计划。
(三)按照基本建设程序,依据经批准的项目投资计划和投资规模,积极筹措落实农村公路建设项目建设资金并负责组织实施,确保项目建设资金的合理使用和安全完整。
(四)建立、健全农村公路建设资金内部控制制度和重大开支由领导集体研究决定制度,强化项目内部管理,防止建设资金被截留、挤占、挪用和超范围使用。
(五)收集、汇总、上报农村公路建设资金管理信息,编报项目投资效益分析报告。
(六)编制、收集、汇总、上报农村公路基本建设月报、季报及年度基本建设支出预算、财务决算。
基本建设月报在次月初 3日内报送,季报在次季初5日内报送,年度财务决算在年末后 30日内报送。
(七)做好项目竣工验收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及时编制和报送竣工财务决算。
第三章建设资金的使用管理第十二条为充分发挥资金的使用效益,各级相关主管部门应根据项目工程形象进度及配套资金的落实情况及时下拨农村公路建设资金,不得滞留。
(一)省级相关主管部门应在农村公路建设资金到位后3个工作日内将资金拨付市级相关主管部门。
(二)市级相关主管部门在农村公路建设资金到位后3个工作日内将资金拨付县级相关主管部门。
(三)县级相关主管部门在农村公路建设资金到位后,将资金到位情况通过新闻媒体进行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对于通乡公路建设项目,应按照项目投资计划和年度预算,根据项目工程质量和工程进展情况拨付计划补助资金;对于通村公路建设项目,应根据项目投资计划、年度预算和资金到位情况,在项目开工后拨付计划补助资金的20%,项目工程进度达到50%后拨付计划补助资金的30%,项目完工经验收合格后拨付剩余的50%资金。
第十三条农村公路项目建设单位应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支付建设资金,现金的使用应严格执行《现金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严禁大额现金支付工程价款。
通乡公路建设项目工程价款的结算应按照工程合同规定条款、实际完成的工程量及工程监理报表进行结算与支付,重要设备、大宗材料价款按采购合同规定的条款支付。
通村公路建设项目工程价款的结算应按照实际完成的工程量及工程合同约定进行结算与支付。
第十四条农村公路项目建设单位应实行工程质量保证金制度,项目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结算工程价款时,应按工程价款的 5%预留质保金;工程验收合格且缺陷责任期满后,支付预留的质保金。
第十五条农村公路项目建设单位应严格控制支出,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努力降低造价。
农村公路建设项目不得拖欠工程款和民工工资。
第十六条通乡公路项目建设单位支付建设资金时,必须按照财政部发布的《内部会计控制规范》执行,并必须符合下列程序:(一)有关业务部门审核。
工程、计划等业务部门应根据有关合同、协议对结算凭证(发票、收据、工程价款结算单等)进行审核,并签署意见。
实行工程监理制的项目,其工程价款结算单必须经监理工程师审查签字同意后再交给业务部门审核。
(二)财务部门审核。
财务部门应根据有关规定和合同、协议,对有关业务部门审核同意支付的凭证的合法性、手续的完备性和金额的正确性进行审核,审核无误后签署同意支付意见。
(三)根据业务和财务部门的同意支付审核意见,单位领导或其授权人审核无误后签署同意支付意见。
(四)财务部门根据单位领导或其授权人的同意支付签批意见办理付款手续。
第十七条通村公路项目建设单位必须以村民委员会的名义开设银行帐户,银行预留印鉴应包括村民委员会公章、村民代表印鉴、财务人员印鉴,并分别进行保管。
县级相关主管部门拨付给通村公路建设项目的农村公路建设资金必须全部拨付到村民委员会开设的银行帐户,通过银行帐户进行结算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