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广东海洋经济发展趋势及可持续发展对策分析

广东海洋经济发展趋势及可持续发展对策分析

广东海洋经济发展趋势及可持续发展对策分析 2012-7-19 13:46:00 来源:互联网 广东位于我国大陆最南端,毗邻港、澳,面临东南亚,区位优势明显。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广东海洋资源开发不断深入,海洋开发规模不断扩大,海洋经济总产值多年来一直处于我国沿海地区首位。以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为龙头的广东海洋经济在全国海洋经济和广东沿海城市国民经济中均占有重要地位。海洋经济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有望成为广东省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海洋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将会使广东省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得以进一步优化和调整,为广东未来经济的发展拓宽空间,带动东西两翼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从而形成广东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好局面。 一.广东省海洋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 (一)海洋资源条件 广东省邻接南海,陆域面积17.79万km2。海域和海岸呈条带状自东北向西南展布,基本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属热带、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全省海域面积41.93万km2,其中内水面积4.89万km2,领海面积1.64万km2,200海里专属经济区面积35.40万km2。海岸线长3368.1km,为全国最长岸线的省份,占全国海岸线总长的五分之一。广东沿岸10m等深线以内的浅海滩涂面积136.7万km2,沿岸港湾153个,拥有大小海岛1431个(含东沙群岛),其中海岛面积在500m2以上的759个,海岛总面积0.16万km2,岛岸线长2428.7 km。 广东省自然地理条件优越,海洋生物资源丰富,海洋生物种类达3000多种,潮间带生物1000多种,潮下带浮游植物约300种,浮游动物约200种。沿岸浮游鱼卵、仔稚鱼有100多种,底栖生物200多种,南海还有海参、海龟、海蛇等生物30多种。 广东省所辖海域大陆架石油天然气含量丰富,主要集中在珠江口盆地,可预见性石油资源储量达50亿吨以上,并且大多具有勘采价值。海滨砂矿富集,分为粤东锆石矿带、粤中锡石矿带、粤西独居石矿和磷钇矿带,雷州半岛钛铁矿和锆石矿带。其他如煤、铁矿石、有色金属、建筑材料、非金属矿和地下热水资源含量丰富。许多地区具有制盐必要的气候和海水盐度以及滩地地质,开发潜力巨大。另外,广东沿海的光热和水资源、海洋潮汐能、潮流能等未来能源也极具开发价值。 广东海岸曲折多湾,港口资源丰富,可开拓成多种类型港口超过120处。以汕头港和汕尾港为主体的粤东港口群,以深圳港、广州港、珠海港为主体的粤中港口群和以湛江港为主体的粤西港口群,港区多具有岸线较长、水域面积宽阔、泊稳、水深条件良好等建港条件。此外,广东在发展滨海旅游方面同样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广东常年气候宜人,全年日照充沛,大部分近海海水平静湛蓝,海滩平坦舒展,沙质细腻柔软,广东拥有多种海洋观光生物,许多海岛也具有很大的旅游开发价值。另外,广东海洋文化资源丰富,广州是我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发祥地,南海海上丝绸之路连接的古海港遗址众多,几乎遍布整个广东沿海。同时,广东也是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的教育基地,属于中外多元文化相融合之地。除此以外,粤东的潮人文化,素有“海滨邹鲁”之称,粤西的雷州半岛文化,具有典型南国风情。 (二)社会经济条件 雄厚的社会经济基础能够对发展海洋经济提供充足的人、财、力支持,海洋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广东位于我国大陆最南端,是内陆通往港澳、东南亚、太平洋地区的主要通道,西有环北部湾经济区,东有台湾省、厦门经济区金三角,南临广阔的南海,区位条件优越。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的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整体经济实力雄厚,多年来一直居于全国前列,为海洋经济发展提供了很好的经济基础。另外,广东海洋科技力量比较雄厚,属地内拥有多家海洋科研机构,各类海洋科技人才约占全国的1/4,近年来广东省在海洋生物技术、海水综合利用技术、海岸带资源环境利用关键技术、海域地形地貌与地质构造探测技术、海洋疏浚泥资源化处理技术等高新技术研发方面取得了许多成绩,为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人才智力保障。 二.广东省海洋经济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广东省海洋经济发展现状 海洋经济的发展主要以海洋产业的形式表现,海洋产业是海洋经济存在的基本前提和基本条件。2004年广东全省海洋产业总产值2600亿元,比上年增长15.56%,占同期广东地区生产总值的16.21%,占全国海洋产业总产值的20.29%。2004年末,广东海洋从业人口约60万人,基本分布在海洋第一产业。 2004年,广东省主要海洋产业有海洋渔业、海洋油气业、海滨砂矿业、海洋盐业、海洋生物医药业、海洋电业、海洋船舶工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滨海旅游业等9个门类,产业门类较为齐全。海洋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结构为19.5:41.4:39.1,与上年相比,第一产业比重略有下降,第二、三产业比重均有上升。海洋渔业、海洋油气业、海洋电力工业、海洋交通运输业和滨海旅游业等五大产业约占全省海洋产业总产值的96%。传统产业海洋渔业与海洋交通运输业稳步发展,新兴产业成长迅速,其中,海洋电业为广东近年来发展最为迅速的产业,所占海洋产业总产值的比例约为28.8%。 1.海洋渔业及相关产业。2004年,全省海洋捕捞产量为177.90万吨,比上年减少2.2%,海水养殖产量为210.70万吨,比上年增加6.8%,全年海洋渔业产值498.00万元,比上年增长8.3%,占广东海洋产业总产值的19.2%,占全国海洋渔业及向光产业总产值的13.1%。 2.海洋石油天然气。2004年全省海洋油气业总产值250.00亿元,占全国油气业产值的42.0%,居全国首位。 3.滨海砂矿业、海洋盐业与海洋生物医药业。2004年全省上述三类产业产值分别为1.00亿元、0.80亿元、1.20亿元,与2003年基本持平。在广东海洋产业中份额较少,三类产业总产值不足广东省海洋产业总产值的1%。其中,广东在海洋生物医药业研制方面取得了不少突破。近年来,中山大学、中科院南海所、湛江海洋大学的教学科研机构的相关研究均取得了较大进展,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许多成果极具推广应用价值。 4.海洋电力工业。2004年全省滨海电业产值750.00亿元,比上年600.00亿元增加150.00亿元,增幅达25.0%。近年来,广东滨海电业发展快速,在国内同类产业发展中独占鳌头,2004年,广东滨海电业产值约为全国同类产业产值的 88.8%。 5.海洋船舶修造业。2004年全省海洋船舶制造业总产值52亿元,比上年的50亿元略有增加。 6.海洋交通运输业、滨海旅游业。2004年全省海洋交通运输营运总收入247亿元,比上年增长8.81%。2003年全省滨海旅游业总收入750亿元,比上年增长19.05%。 (二)海洋经济发展存在问题 广东省海洋经济虽然发展较为迅速,在我国海洋产业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但由于起步较晚,受到海洋开发技术水平的限制,海洋经济在发展过程中依然存在着诸多问题与不足之处。 1.海洋产业发展不平衡,海洋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明显。从产业结构上来看,三次产业结构虽然逐渐优化,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产业结构依然不尽合理。其中,第二产业内部发展不平衡,大部分产业发展则明显滞后。第三产业中的海洋交通运输业,滨海旅游虽然有较大发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在技术水平、管理水平及配套服务等方面还存在明显差距。传统产业发展较为稳定,新兴产业发展较为单一,海洋电力工业一枝独秀,主要原因为近年来广东电力供应严重不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广东为解决电力能源短缺,在沿海新建多家大型电厂,致使该产业发展超常,从长远来看,电力供应一旦饱和,此类产业将大大放缓发展速度,其他新兴产业虽然有所发展,但总体上还没有形成规模,产业门类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从产业布局上来看,珠江三角洲一带,海洋产业发展较为迅速,海洋产业产值占广东省海洋产业总产值的90%以上,东西两翼海洋产业发展相对缓慢,产业门类尚不齐全,主要为对资源依赖型极强的渔业资源依赖型产业,尤其是第二、第三产业发展缓慢,且自身发展能力相对较弱。 2.海洋产业技术水平不高。海洋产业主要为资源依赖型产业,且技术含量相对较低。传统产业在广东省海洋产业中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但产业的技术构成较为落后,由于受渔船技术水平的限制,海洋捕捞绝大部分为近海作业,从事外海及远洋捕捞的能力明显较弱。海洋交通运输方面,大型集装箱运输港口较少,港口的自动化、机械化水平总体不高,部分港口虽然发展迅速,但仍不能满足国民经济发展需求。未来产业中的海水综合利用技术、海洋能利用技术、深海油矿开采技术虽然有所发展,但仍处于起步阶段,且发展速度缓慢。 3.经济发展过程中环境问题日益突出。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的快速消耗,广东省所辖海域尤其是重要河口区,由于毗邻陆域经济的快速发展,陆源污染物大量排放,致使海域污染日益严重,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渔业资源日渐枯竭,生物多样性锐减,海域功能明显下降,资源再生和可持续发展利用能力不断减退。另外,风暴潮、咸潮、赤潮、溢油等灾害、事故频繁发生,严重影响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4.海洋经济发展的社会支撑体系有待完善。近年来,随着广东省海洋综合管理能力的不断提高,海洋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海洋经济管理制度也不断建立和完善,但与海洋经济发展的速度相比,仍处于滞后状态,尚缺乏细致的海洋开发总体战略规划,海洋经济发展的融资机制、政策法规体系相对单一落后,推动海洋经济发展的海洋科技创新体制尚未形成,海洋科技研发仍处于分散状态,缺乏统筹管理,研究成果的推广利用价值不大。另外,全民海洋观念相对落后,加强海洋宣传教育任重而道远。 三.广东省海洋经济发展趋势与可持续发展对策 (一)广东省海洋经济发展趋势 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经济增长的重心逐渐转向亚太地区,尤其是太平洋西岸的中国,被誉为未来全球经济发展的发动机。广东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在参与全球经济合作与竞争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如今,陆域资源日渐短缺,向海洋进军,加大海洋开发力度已经成为沿海国家的重要战略。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经济快速增长,但基础产业比较薄弱,在经济发展中存在着结构性风险。另外,人多地少的省情也决定着广东必须实施海洋开发战略,必须把发展海洋经济作为夯实经济发展基础的重要手段。总体来看,广东海洋经济的发展战略趋势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着眼全球海洋发展形势,广泛开展合作,积极参与竞争。广东海洋经济的发展一直处于我国前列,为我国海洋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新世纪海洋经济发展方面,广东担负着我国海洋经济排头兵的重任,需要在对外合作、参与全球竞争等领域起到表率的作用。这就要求,广东省不仅要在海洋经济产值上有大的发展,更应该在海洋高新技术领域取得突破。 2.将进一步发挥市场对资源的配置作用,加强政府主导作用。要使海洋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必须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广东海洋经济的发展将会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进一步发挥市场对资源的配置作用,政府在海洋经济的发展中将发挥主导作用,积极实施扶持政策,相应的法律、法规保障体系逐渐完善,有利于海洋经济健康发展的各种渠道将逐渐形成、拓广,海洋经济发展更加有序,更富活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