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国后粟裕大将所犯的三大错误

建国后粟裕大将所犯的三大错误

建国后粟裕大将所犯的三大错误--------------------------------------------------------------------------------粟裕大将在1958年军委扩大会上受批评,但不作组织结论。

扩大会结束后,粟裕调到军事科学院任副院长,不再担任总参谋长。

粟裕受批评的原因,出版物上说是由于“彭德怀信不过粟裕,而粟又一向坚持原则。

”从已看到的历史文献看,粟裕是由于工作中疏忽大意,不谨慎而出错。

客观上越权,当时,则被批判为擅权,毛泽东认为这已不是日常工作中的普通错误,而是已涉及他本人的职权。

为此1958年3月在成都会议上,决定军委扩大会整风,应批评粟裕的错误,教育全军干部引以为戒。

粟裕三次被认为擅权情况:自行布置准备攻占马祖列岛彭德怀于1955年6月20日深夜,接到南京军区19时30分急电,说皮定钧(福建军区副司令、中将)从北京回来传达粟裕总参谋长18日指示:“对马祖列岛的作战方针:应该是全面准备同时连续攻击高登、北竿塘、南竿塘。

只准打好,不准打坏,以显示我国力量的强大,战斗实施应速战速决,准备工作应细致周到,并向最困难处着想。

限今年内完成解放马祖列岛的作战任务。

”电报上说,我们反复研究后,认为同时攻击三岛困难很大,没有一年半以上的准备,无法实施。

接着电报中又列举打马祖的困难和不利条件,需动用四个师(敌军为一个加强师),560只登陆艇,距大陆远,我岸上炮火支援困难,敌台湾空军到马祖上空可活动30~40分钟。

我军从浙江机场起飞的战机到马祖-上空只有7至8分钟作战时间。

我未掌握制空权。

登陆船队没有可靠的空中掩护。

如马祖三个岛同时攻击,还不如打小金门岛(敌军一个师),距陆岸近,便于船只起航和岸上炮火支援。

但也需要相当长时间准备。

彭德怀看电报后感到惊异。

因粟裕已于20日去旅大视察,接收苏军撤走时作价移走的武器装备(27日回京),于21日上午把主管作战的副总长陈赓召来询问。

陈说,18日那天粟总长召集皮定钧和作战部王尚荣等研究了福建前线作战问题,认为可准备攻打马祖列岛,并立即准备。

能三个岛同时攻击有利于速战速决,但应由南京军区许世友等研究后再定。

彭说,毛泽东批准的1954年8月13日军委关于东海沿海作战方针,你们也参与了制定。

明确规定每次只选定一个最小最弱的敌占岛屿攻击,求得战则必胜。

打一江山岛就是按这个方针选定的。

我曾告张爱萍要用牛刀杀鸡。

现仍要贯彻执行这一方针。

看来总参、南京军区、福建军区对这一方针还没有完全理解和掌握好。

选定攻击目标后报军委经毛泽东主席批准后再着手准备。

现可先告南京军区打马祖准备工作暂停,听候新的指示。

周恩来看到电报后,电话上问彭德怀,彭说不知此事,已告陈赓,要南京军区暂停准备,听候新指示,待主席回京请示后再定。

毛泽东于6月23日从杭州回京。

彭德怀就此电报事向毛汇报。

毛说,你出国(彭于5月2日至6月3日至波兰出席华沙条约国成立仪式)期间,粟裕报告,说福建前线机场于6月底竣工,建议空军进驻,以配合外交斗争,保护沿海航线,防止敌机骚扰空袭,为解放金门、马祖创造条件。

我批同意交贺龙、粟裕去办。

6月11日刘亚楼到杭州见我,我问他来干什么?他说准备组织空军入闽。

我考虑根据在印尼万隆业非会议情况为争取缓和局势,即告刘,空军暂不入闽。

打马祖事也应口后再定。

日前台海局势以平静为好。

彭说,中央曾批准1957年底前解放浙闽沿海岛屿,为解放台湾做准备。

现浙江敌占岛屿都已解放,福建沿海敌占岛屿,我们仍应积极准备,在国际局势有利时逐个逐个攻占。

现在看粟裕、陈赓、许世友等对军委8月13日的方针还缺乏深刻认识。

叶飞在福建主要搞省委和政府工作,他也应很好地掌握军委的方针。

为此提议请叶飞、许世友来北京开一次会,有利军委方针的掌握和贯彻。

毛表示同意。

经过准备后,7月8日,彭德怀主持关于福建沿海作战会议。

出席者: 粟裕、陈赓两位大将,叶飞、许世友、唐亮三位上将,海军副司令罗舜初、南京军区空军司令聂凤智、东海舰队司令陶勇、总参作战部代部长王尚荣四位中将,空军副参谋长何廷一少将,南京军区副参谋长王德和总参作战部处长雷英夫两位大校(均于六十年代晋升少将)。

首先由王德汇报福建沿海敌情和关于攻马祖列岛的问题(内容与电报略同),粟裕说,6月18日开会时,只是告皮定钧要加紧全面准备,并未说三个岛要同时攻击,皮定钧可能把全面准备误解为全面攻击。

陈赓说先全面准备,攻击时再选择最小最弱的岛,符合军委8月13日作战方针。

王尚荣和雷英夫先后发言,说我们那天听到的和皮定钧是一致的,我们也是这样理解的,回到部里也是这样传达的,我们在研究时认为同时攻击的好处是三个岛敌军不能互相支援策应,有如解放战争中分割歼敌一样,只是需要投入足够兵力。

罗舜初说,登陆艇无处买,只能自己造,但无主机,我们以渔船公司名义到香港去买,美英帝国主义阻挠未成。

苏联主机功率小,质量差,因他们是计划经济,订货周期长。

何廷-说,福建龙田、漳州等地机场即将竣工,但通往厦门、福州铁路一两年后才能完成。

争夺制空权兵力小了不行,至少需6~8个飞行团,屯积三个月油料、弹药,靠公路难办到,最好是等铁路修通。

彭德怀重申了军委作战方针后,说不能单从军事出发,还要从国际局势,政治、外交等因素,综合考虑。

至于先打哪个岛子?请福建、南京军区和总参具体研究并作现地勘察后,报军委批准,再着手准备。

雷英夫整理会议记录时,7月9日,王德到作战部对雷说,今天粟总长召集叶飞、陶勇、聂凤智和我开会时声明:根据那天会议记录证明,皮定钧同志未传达错误,此事粟总长自己负责。

粟总长因高血压已人院治疗,雷英夫把会上粟裕先说皮定钧把全面准备误解为全面攻击,王尚荣和雷英夫的证言及粟裕9日声明,均写入记录中。

彭德怀审定的记录打印出来后,7月12日呈毛泽东并附一便函:“主席:关于福建沿海作战问题,7月8日召集了一次会议,其经过内容附记录,请审核批示,如可用时,拟分送叶飞和许世友同志各一份”。

毛泽东于14日批:“退彭德怀同志同意。

”毛先于13日在记录上批:“6月18日讨论这样大的问题,不得中央批准,是很错误的。

”彭德怀接到毛泽东批示后,即于15日把批件送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邓小平“轮阅后退彭德怀。

”刘、朱、邓圈阅。

周恩来于17日批:“德怀同志:总参谈福建沿海作战计划,已在刘亚楼回来传达主席意见和我在军委的报告休息时谈话之后(6月12至13日),为何粟、陈等不向军委和中央请示,就向下指示。

请查。

退彭。

”周恩来批语中的“在军委的报告”,是指他在全军高级干部战役法集训班的报告。

这次集训由叶剑英主持。

参训干部兵团以上64人,军职145人,师职110人,共319人。

于5月23日开始,6月15日结束。

参训干部希望周恩来讲讲国际形势。

周即于6月13日来作报告。

地点在新街口总政排演场。

除参训干部外,彭德怀、叶剑英及各总部(粟裕、陈赓、张爱萍)与各军兵种领导人均到会。

周恩来从1954年10 月西方九国巴黎协定,重新武装西德,引起局势紧张,苏联组织华沙条约集团,中国打下一江山岛,美国杜勒斯声言,继朝鲜、印支战争后,同中国第三次走近战争边缘。

通过4月万隆会议,中美将开始谈判,我们力争缓和国际局势,争取和平的建设环境。

看来还要继续努力。

(注:周恩来1956年说,到1955年底1956年初,开始感到国际局势缓和了下来。

)报告中间休息时,12日回京的刘亚楼在休息室传达了毛泽东在杭州的指示,即力争缓和局势。

粟裕、陈赓在场。

集训结束后,皮定钧回福建前,请示当前作战问题,粟裕于18日主持会议下达了前述指令。

粟裕未经请示布置打马祖,在听取传达了毛泽东批示和周恩来报告之后。

忽略军委逐岛攻击作战方针因而在军委扩大会议上受到批判。

又出现上述皮定钧确为受命要发起攻势问题。

忽略外事纪律涉外无小事。

国家公职人员在外事场合,片言碎语,喜、愠、严肃表情、鼓掌、起立、坐下、退场等行为,都体现国家意向和形象。

外事权高度集中于国家最高执政者,是国际通例。

1957年11月,俄国十月革命四十周年纪念活动期间,除毛泽东率高规格代表团出席外,中国还派出了规格最高的军事代表团,彭德怀、叶剑英领队,成员是各总部、各军兵种一把手。

代表团此行任务是显示中苏两国军队亲密友好团结合作,在国际上造声势。

没有商谈实质性问题任务。

因二十多天前,10月15日中苏国防新技术协定,苏联向中国提供核技术、导弹反常规武器装备的高技术样品、资料,满足了中方要求。

彭、叶率代表团到苏联各地参观后,11月23日回到莫斯科。

24日按预定日程,中苏两军领导人对口会见,但仅限于礼仪性质,除增加友好气氛外,不谈实质性问题。

粟裕总参谋长同苏军总参谋长索科洛夫斯基元帅会面时,粟裕先说到苏联参观学习了许多新东西,感谢苏军在多方面对中国军队建设的帮助。

粟裕接着说:“今天向索元帅还有一个请求,就是不知道苏军有没有国防部和总参谋部分工的材料,是否可以给我们一份。

因我们那儿国防部和总参的关系,也就是说它们之间的职责不太明确,我们总参谋部不是不管,而是管的东西太多了。

管得太多可能忽略大的问题,现在总军械部也由总参管了,这样发展下去,总参的工作越来越多了,国防部只剩下办公厅,也就是萧向荣他们了。

我们不太知道哪些工作应由国防部来管,哪些应由总参来管。

”索元帅回答说:“提出的问题本身是不正确的。

因为总参和国防部之间没有什么分工问题,是隶属关系。

总参谋部属于国防部系统的,也就是说,它隶属于国防部。

”粟裕说:“这一点我们是明确的,我是想请索元帅能否给我们一份关于国防部和总参谋部工作职责的书面材料。

我们带回去可以作为参考,进行研究,或者通过顾问也可以。

”索元帅说:“顾问团没有这么大的权限,现在我口头讲,请翻译记录就可以。

”接着索讲了苏军总参隶属于国防部,受国防部领导。

国防部的诸项任务;国防部下属的军种司令部及总参、总政、后勤等单位。

总参应负责大的工作事项,总参谋部下属业务部门等。

粟裕说,“这些我们都知道,我们是以苏军为榜样的,我们是向苏军学习”。

最后粟向索赠送礼品。

会面结束。

国与国之间,一方向另一方请其提供财、物、文献资料,另一方给子与否,都须经国家最高执政人决定。

毛泽东想了解苏共中央组织机构情况,没有通过中联部向苏共对外联络部提出,而是于]952年6月20日由他本人致电斯大林:“菲利波夫(斯大林化名)同志:由于经济建设即将成为我们国家的中心任务,我们拟即参考联共(布)中央的经验加强我们党的中央机构,为此,我们要张闻天同志和你所指定的一位同志,作一些谈话,以便使他了解联共(布)中央在这方面的经验。

请你允许张闻天同志和你所指定的苏联同志作这样的谈话,不胜感谢。

毛泽东-九五二年六月二十日”。

同时毛致电张闻天大使:“我们对于联共(布)中央的政治局、组织局和书记处三个机构的组成,职权和关系还不清楚,我们想了解联共(布)中央这三个组织机构的经验作为我们建立中央机构的参考,请你去找马林科夫同志或联共(布)中央其他负责同志作一些谈话,在谈话中,请你问明这三个机构的性质、任务、组织成分,职权、工作会议和他们相互之间的相互关系,各共和国和直属州的党机构等,以及你认为需要了解的事项,然后向中央作一报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