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探讨《中医药学概论》的教学方法

探讨《中医药学概论》的教学方法

探讨《中医药学概论》的教学方法
中医药学概论是药学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内容广泛抽象,特别是中医基
础理论知识博大精深、抽象难懂、不易理解。为了有效组织课堂教学,提高课堂
教学效果,笔者根据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学生的特点,就《中医药学概论》的教
学方法做一探讨,旨在达到教學相长,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标签:中医药学概论 教学方法 教学效果
《中医药学概论》是高职高专药品经营与管理、药物制剂技术、生物制药技
术及药学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课程包括中医学、中药学、方剂学和中
成药学等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1]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初
步具有从事药品经营等工作所必需的中医药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形成良好的职
业道德,为学生今后学习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奠定坚实的
基础。由于课程内容涉及面广,需要理解、记忆的基本理论知识较多,特别是中
医基础理论知识博大精深、抽象、难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普遍感到枯燥、难以
理解、学习难度较大,针对这种情况,作者认为课堂教学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
为了有效组织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根据药学专业学生的特点,就《中
医药学概论》的教学方法做一探讨。

一、理论讲授结合实物教学
针对《中医药学概论》的实验内容大部分为中药材饮片的识别,有针对性的
设计学做一体化教学内容,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例如学习清
热解毒药黄连、黄柏、金银花、连翘等时,把黄连、黄柏、金银花、连翘等药材
饮片或标本带到教室,有组织的引导学生仔细观察,通过眼观、鼻闻、口尝等感
知药材的性状特征,加深学生对黄连、黄柏、金银花、连翘等中药材饮片的感性
认知;为了更好的达到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效果,老师还要利用多媒体通过课件展
示这一类药材的共性及黄连、黄柏、金银花、连翘等中药的性味、归经、功效、
主治及其用法用量、使用注意等相关内容,并适当的板书,使学生对清热解毒药
黄连、黄柏、金银花、连翘等有全方位的认知、理解和学习。

二、取象比类教学方法
在《中医药学概论》教学中采用取象比类教学方法,将抽象的中医基本理论
形象化、生活化,比如讲解五行相生相克基本理论时联想生活中用金属工具砍树
(金克木),小树长在土里(木克土),土能掩水(土克水),水能灭火(水克火),
火可以将树木燃成灰烬(火克木);在讲阴阳学说时首先说明阴阳是一个抽象的
概念,所指无定在,代表着相互对立又相互关联的事物属性,把 阴 阳 和 空 间
(上下) 、时 间(昼夜)、 季 节(春 夏 秋冬)、 温度(温热寒凉)、湿度(干
燥湿润)、亮度(明亮晦暗)、重量(轻重)、 运动状态(亢奋抑郁)等有机结合
起来说明自然界和社会有阴必有阳,其次再对阴阳属性进行取向分析并取向归类
[2] 。这样把深奥的理论知识转化为贴近生活的案例,便于学生的理解、记忆,
有利于学生初步建立中医的思维方式,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三、案例教学法
在学习中医学的基本特点辩证论治时,结合临床常见病症,针对教学内容,
突出教学目的,选取典型案例[3],例如选取“感冒”这一常见病,列表介绍“症”、
“证”、“病”、“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不同,这样便于学生对上述基本概念的
理解,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以便加深学
生对辩证论治基础理论的理解和掌握,使学生在案例中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

四、理论讲授结合多媒体教学
在学习中药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时,由于中药品种较多,教学内容包括
中药的来源、性状鉴别性味归经、功效主治、用法用量、注意事项等,知识点多,
易混淆难记忆。特别是学习中药的性状鉴别时,涉及到抽象的“经验术语”,例如
大黄根茎横切面上的“星点”、何首乌块根断面的“云锦状花纹”等,通过多媒体课
件把大黄根茎横切面上的“星点”、何首乌块根断面的“云锦状花纹”展示给同学们
观看,讲述大黄根茎的“星点”、何首乌块的“云锦状花纹”是微观“异常维管束”的
宏观表现,这样把抽象的“经验术语”转化为直观的画面,有利于同学们对大黄、
何首乌的性状鉴别特征的理解和记忆。另外中药的学习还需要大量的中药材标
本、饮片等实物做教学演示,然而在课堂上不可能把所学中药的不同品种、不同
产地、不同规格、混淆品、代用品、常见伪品等中药材的样品都展示给学生,但
使用多媒体可以较好的解决这一问题,所以老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
组织教学,以便提高教学效果。

总之,在《中医药学概论》的教学中,老师要根据学生的理解情况和教学效
果,随时调动自己的教学资源,学法上以学生思考为主,教师引导为辅,尽可能
的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整个教学过程中[4]。教师应根据自身的特点,形成自己
的教学风格和主要的教学方法, 不可局限其中一种或几种,教学方法要灵活多
样、综合运用,因为教学过程是复杂的师生互动过程,需要多种教学方法结合、
灵活运用[3],才能有效组织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
效果。但是,在实战的课堂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在大班上课,虽然
把学生分成了若干个小组,但因为组数太多,课堂教学进度很难控制,小组发言
也因受课堂时间的限制,不能达到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些问题都需要在
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许兆亮.王明军.中医药学概论(第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 ,
319.

[2]陈绍成.高等院校药学类专业中医药学概论教学方法创新与实践[J]. 重庆
医学,2013,42(24):2939.
[3]郑建芳.荆云,吴艳芳.案例教学法在中医药学概论教学中的探索[J].新乡医
学院学报,2012,29( 9) :729-730.

[4]赵喜兰.探讨生药学教学方法[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3,11(8):
7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