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现代居住区景观设计
通过对居住区发展过程的介绍,说明现代居住区景观设计必须做到以人为
本、因地制宜,且不违背自然环境发展,为居住区整体环境的完善提供条件。文
章还简单分析了居住区景观设计的组成和功能划分,让人们了解现代居住不再是
简单的“住”,而是要“住好”。
标签:现代居住区;生态居住区;居住区景观
居住是人类与天地人神沟通与交流的场所,居住不仅是物质世界,居住也是
精神世界。 居住是人类的基本生活需要,居住区是城市社会组织和居民生活的
基本。随着科技应用水平的提高以及保护生态环境的迫切性,生态城市将成为我
国新一轮城市规划的主题。在如今环境日益恶化的背景下,体现可持续发展意识
的生态建筑研究越来越受到国际学术界关注。我国城市规划正步入高峰期,这正
是推广生态居住区规划设计理念的大好时机。
1、我国传统居住区发展
中国传统的居住区是由大大小小的胡同组成,最为代表的是北京四合院式住
宅。四合院是人们在生产协作中形成的,它是一个家庭范围的标志,代表着家族
与家族的关系。建国后大量住房成了人们的急需。以小区形式出现的居住模式取
代了家族型的四合院,大量苏联模式的居住小区被建造起来。可这些标准较低的
居住小区由于功能较为单一,其中有许多不符合国情的地方。在90年代中期,
房地产市场相对的低潮时,购买者此时对居住条件要求变得更高,开发商必须进
行改变,更加精心设计的居住小区出现了。
2、现代居住区的现状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变迁,居住区不断地演变的过程中,也使现代居住区
的样式和环境景观存在了许多弊端和不足。很多城市没有本着保留中国历史文化
传统的基础情况下,开始着无尽的抄袭与复制欧洲设计,且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
以人为本、开拓创新。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居住区环境
的品质,重视居住文化的塑造。进而带动景观设计产业的行业链在中国的起步和
发展。现代居住区设计将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结合起来,创造自然、
舒适、亲近、宜人的景观空间,是现代居住区的又一趋势。
3、居住区的生态景观设计
为了创新良好的人居环境,人们开始关注环境的健康性和对自然生态的保
护。在规划初期就注意保护和利用原有生态资源,并且在环境建设中,加大植物
种植的覆盖面积和保持足够的绿量,精心配置植物品种,提高居住区的生态性和
景观性。在环境设计的内容方面,紧密结合居民的生活需要,提供丰富多样的活
动场地与设施,如增加生态步行系统的建设、贯穿小区的步行系统和小型的运动
场地,以满足居民健康生活的需求。依靠新技术,例如中水回用技术、雨水收集
和垃圾生化处理等技术,提高住区的生态功能,在节水、节能、减排和提高舒适
度方面取得重要成就。
3.1居民区的景观设计原则
居住区应以人的舒适要求为出发点,贯彻“以人为本、尊重自然、可持续发
展”思想,来建设生态型、人性化居住空间环境,创造一个富有人情味,布局合
理,功能完善,交通便捷,绿色生态的舒适方便的人性化居住环境。
3.1.1生态设计原则
生态设计的核心思想就是人与自然生态的共生共存、和谐发展。应在尊重传
统文化和乡土知识,因地制宜考虑当地人的风俗文化传统,合理利用原有景观,
能尊重它加以适当的改造,完全能创造出充满自然生态的景观。
3.1.2以人为本原则
景观设计只有在充分尊重居住区各式各样不同的人的生理和审美,才能体现
设计以人为本理念的真正内涵。景观不是单纯的观赏和生态价值,应形成有序的
空间层次、多样的交往空间,加强人与自然的交流和居民的交流参与。还应考虑
到居住区外部空间的空气环境、湿热环境、声环境、光环境、水环境等五大环境
健康性问题。通过景观的高低、穿插、围合、引进、以及生态技术等的运用,尽
量消除或减轻五大环境的污染。
3.2居民区的组成和功能分区
3.2.1居住区的组成要素
物质要素。地形地质、水文气象、植物、各类建筑物及工程设施。
精神要素。社会制度、组织、道德风俗、宗教、文化艺术修养。
3.2.2居住区的用地组成
住宅:住宅建筑基础占有的用地及四周的一些空地(其中包括住宅入口的小
路,宅旁绿地和家务院)。
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只与居住人口规模相对应配建的。如居住服务和使用的
各类设施的用地,应包括建筑基础地及所其所属场院,绿地和配建的停车场等。
道路用地:住居住区内各级道路的用地,其中包括道路,回车场,停车场用
地,小广场。
公共绿地:只居住区级,小区级及街坊内的公共使用绿地,包括居住区级公
园,小区级小游园,小面积和带状绿地。
3.2.3居住区的功能分区
一般的居住区会将功能区分成:景观区、休闲区、儿童活动区、老人活动区、
体育活动区、示范区。
景观区:提升居住区档次,以绿化增加提升人们的生活环境。开放空间、视
线开阔、景观丰富、注重美观。
休闲区:提供一个安静舒适的户外休息场地,安静避开人流交通,私密空间
尺度小而分散,共同使用者不多。
儿童活动区:应避开人流量大的地方,特别要避开车流,尽量避开主要的景
观区以及不能离住宅太近,以免儿童活动的噪音影响他人。
老人活动区:为区域内老人提供一个活动的空间,适应放置休息與健身设施,
一般要求有大树遮阴,常设置于儿童活动区旁边。
体育活动区:为区域内年轻人或中年人提供一个进行体育锻炼的场地,会产
生较大的噪音,尽量围闭,减少对周边的干扰。
在居住区景观设计过程中要根据居住区的实际情况进行多方面的考虑。这样
才能设计出外观效果较好,功能性较强的城市景观。居住区景观设计的科学、合
理,能够美化居住区的环境,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提高城市的整体形象。为了
更好的完善未来城市居住区景观的设计,加快城市化建设的进程,我们要不断的
完善设计过程中的不足,更进一步的去探索。
参考文献:
[1]沈志.论中国居住区的发展及现状[J].房地产导刊,2015年14期
[2]《现代居住区景观设计研究进展》.沈阳农业大学学位论文文献综述
[3]开彦,赵文凯.中国住区规划发展60年历程与展望
[4]于一凡.《城市居住形态学》.东南大学出版社,2010年5月
[5]刘骏.《居住小区景观设计》.重庆大学出版社,2014年2月
才华,女,汉族,生于1982年2月,籍贯辽宁省葫芦岛市,毕业于北京师
范大学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现从事园林景观设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