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八大民主党派

八大民主党派

民革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厦门大学总支部委员会(简称民革)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成员称为党员)厦门大学支部委员会于1951年9月成立,陈明鉴任主任委员,邓子基为副主任委员。

由于文化革命民革工作中断,拨乱反正后于1979年4月27日民革厦大支部恢复工作,邓子基任主任委员。

1989年12月21日民革厦大总支委员会成立,先后由李景禧、常勋、秦长安、国桂荣、蓝小玲任主任委员。

现有党员55人,两个支部,民革厦门市委副主委徐迪教授兼任总支主任委员,杨玉荣、徐方成任总支副主任委员,潘建康、孙怀清任总支委员。

厦大总支1995年被民革中央评为“全国先进支部”。

曾有1人为全国人大代表。

现有市人大代表1人,市政协委员1人,区政协委员2人。

以宋庆龄女士为代表的中国国民党人执行孙中山先生“联共联俄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并与中国共产党人共同反对蒋介石专政,支援抗日和支持解放战争,率先参加全国政治协商会议。

民革厦大总支继承和发扬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与中国共产党“肝胆相照,荣辱与共,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优良传统,主动积极地履行参政党的职责,同时肩负着祖国统一的任务,这是民革责任感、使命感的特色。

民革总支多年来组织生活开展正常,活动内容丰富有益。

民革党员中精英辈出,享誉中外。

邓子基教授有《财政学原理》等著作50余种,发表论文260多篇,荣获国务院授予的“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福建省授予“五一劳动奖章”,曾任福建省和厦门市政协委员;已故的李景禧教授有《法学通论》等著作3种,发表论文数十篇,曾任全国人大代表三届,对《保护消费者利益基本法》、《经济特区基本法》、《继承法》等提出不少建设性意见;已故的著名语言学家黄典诚教授著有《切韵综合研究》、《福建省汉语方言概要》等专著十余部,论文近百篇;已故的洪文金教授有《中国财政年表》等6种著作和译著,论文40余篇,曾任厦门市人大代表;常勋教授有《国际会计》等著作21种,论文60余篇,荣获国务院授予“五一劳动奖章”,曾任省政协委员;林国宁教授发表“图论中若干问题的理论与算法研究”等论文30余篇,“代数图论研究”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三等奖等6项奖励,曾任厦门市政协委员,提出“金卡工程”等6项合理化建议和提案,多被采纳;廖泉文教授承担各种课题,著述甚丰,在人力资源的研究方面取得了开创性成果。

而民革青年党员们也都在各自的岗位上尽职敬业,勤奋耕耘,勇于创新,为所在专业的骨干,他们在经济、管理、法律、政治、数学、海洋、新闻、美术、音乐、体育、建筑、自动化、生命科学、化学工程、信息技术、对外汉语教学等领域做出了巨大贡献,取得了突出的成绩,获得了许多奖项。

民革厦大总支党员中多位台属,他们利用赴台探亲、学术交流和接待台胞的机会,进行亲情式交流,做好台湾人民工作,并就对台工作建言献策,提交提案,获得中央、省、市有关部门的肯定。

王光国同志被民革中央评为“台湾研究优秀特邀撰稿人一等奖”等20多项奖励,荣获“国家科技成果完成者证书”。

多年来,民革厦大总支的党员们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积极参政,建言献策,参加各类调研工作,反映社情民意,为社会工作提供各种服务,无私奉献。

历届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出了许多有远见、有价值的议案、提案、调研报告,涉及政府工作、百姓生活的各个方面,对经济发展、城市建设、环境保护、百姓福利、反腐倡廉等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所提意见许多为政府部门采纳,获得各方好评。

民盟中国民主同盟厦门大学总支部委员会中国民主同盟(简称民盟)是主要由从事文化教育以及科学技术工作的高、中级知识分子组成的,具有政治联盟特点的,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同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进步性与广泛性相统一、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参政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爱国统一战线的组成部分。

1951年初,厦门大学成立民盟厦大小组,直属民盟厦门市分部领导。

1953年4月,成立民盟厦大区分部。

首届委员会委员有傅家麟、魏嵩寿、韩国磐、郑道传、陈昭桐、何景。

傅家麟任主委。

区分部下设历史、中文、经济三个小组。

1955年4月,民盟厦大区分部换届,组成民盟厦大区分部第二届委员会,由傅家麟、魏嵩寿、韩国磐、郑道传、陈昭桐、潘懋元、顾学民7人组成。

傅家麟任主委。

1956年5月,民盟厦大区分部改称民盟厦大支部,产生第三届委员会。

由顾学民、潘懋元、罗耀九、陈仁栋、余绪缨、韩振华、严家理7人组成,顾学民任主委。

1958年12月,民盟厦大支部换届,产生民盟厦大支部第四届委员会。

由顾学民、潘懋元、罗耀九、余绪缨、韩振华、谢佑权、李百龄7人组成,顾学民任主委。

1961年,民盟厦大支部换届,产生第五届委员会。

由顾学民、魏嵩寿、罗耀九、谢佑权、余绪缨、潘懋元、李百龄7人组成,顾学民任主委。

1963年,民盟厦大支部由顾学民、魏嵩寿、罗耀九、谢佑权、余绪缨、何启拔、李百龄7人组成民盟厦大支部第六届委员会,顾学民任主委。

至1966年,“文革”前,厦大有盟员45人,其中,教授、副教授17人,正副系主任5人。

1967年至1977年,民盟停止活动。

1978年,粉碎“四人帮”后,民盟与其他民主党派恢复活动。

由顾学民、魏嵩寿、罗耀九、谢佑权、余绪缨、李百龄6人组成民盟厦大支部第七届委员会,顾学民任主委。

1984年,民盟厦大支部改称为民盟厦大总支,下设理科和文科二个支部。

民盟厦大总支由余绪缨、何启拔、罗耀九、崔盈达、周祖撰、颜金锐、郑朱梓7人组成第八届委员会,余绪缨任主委。

1985年,政经支部成立,至此,民盟厦大总支有三个支部。

1986年3月,民盟厦大总支选举产生第九届委员会,由何启拔、罗耀九、郑朱梓、周丽芳、周祖撰、崔盈达、颜金锐7人组成。

何启拔任主委。

1990年5月,民盟厦大总支选举产生由何启拔、郑朱梓、周丽芳、冯洪生、周祖撰、吴在庆、颜金锐、李少蓉、郑剑顺9人组成的第十届委员会。

何启拔任主委。

1995年,民盟厦大总支选举产生第十一届委员会,由余扬政、吴在庆、周丽芳、颜金锐、冯洪生、郑剑顺、郑耀宗、黄荣彬、邹恒富9人组成,余扬政任主委。

2000年,11月,民盟厦大总支选举产生第十二届委员会,由吴在庆、黄荣彬、戴一峰、周丽芳、郑剑顺、郑耀宗、胡荣、苏新春、朱梓忠、邹恒富、梁基选、谢灵、吴成共14人组成。

吴在庆任主委。

2004年5月,民盟厦大总支选举产生第十三届总支委员会,由吴在庆、黄荣彬、戴一峰、周丽芳、郑剑顺、苏新春、胡荣、朱梓忠、梁基选、杨世钦、余章宝、谢灵、郑建红、吴成共14人组成。

设五个支部,后并为四个支部。

吴在庆任主委。

2010年7月,民盟厦大总支选举产生第十四届总支委员会,由黄荣彬、高爱国、余章宝、郑若玲、苏新春、朱梓忠、梁基选、王明非、宋佳样、于杨丽、吴光辉、谢灵、杨世钦、吴成共14人组成。

设四个支部。

黄荣彬任主委。

民盟厦门大学总支现有盟员145人。

其中,科学院院士2人(黄本立教授、郑兰荪教授),具有教授(研究员)、副教授(副研究员)职称的100多人,民盟中央副主席1人(郑兰荪),民盟中央委员2人(郑兰荪、杨春时),民盟省委主委1人(郑兰荪)、常委2人(郑兰荪、张颖)、委员2人(郑兰荪、张颖),全国政协常委1人(郑兰荪)、委员1人(杨春时),省政协副主席1人(郑兰荪)、厦门市政协委员3人,副校长1人(张颖),副处级以上干部6人。

民建中国民主建国会(简称民建)厦门大学总支部委员会中国民主建国会是主要由经济界人士组成的,具有政治联盟特点的、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政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的参政党。

中国民主建国会厦大支部成立于一九八六年八月,二00七年十月升格为中国民主建国会厦大总支。

现有会员约三十人,其中80%左右会员具有高级职称。

总支主任薛雄志,副主任林季红、王重刚。

民建厦大总支成员虽然不多,但在厦门乃至福建民建中影响较大,发挥着骨干作用。

每年民建厦门市委的重点研究课题几乎都有厦大总支的成员担纲,省级、国家级的研究课题中也不乏厦大总支成员的身影。

在区域经济、对台研究、环境保护、资源开发、海洋管理、非公经济等领域的专题或议政研究中建树颇丰,成员们在参政议政方面获得了许多荣誉。

民建厦大支部历任主任:石景云:1986—1989年现任民建福建省委名誉副主委;陈铿:1989—1990年现移居国外; 徐楚炫:1990—2000年现任民建厦门市委副主任委员; 李非:2000—2003年现任民建中央委员、民建厦门市委副主任委员; 薛雄志:2003-2007年现任民建福建省委委员、民建厦门市委常委厦大民建在经济界有影响力的专家人士包括:石景云:经济学院教授,民建福建省委会第三、四届副主任委员,厦门市委会第五届主任委员。

现为民建福建省委名誉副主委。

专业研究领域为世界经济;王光远,原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导、现审计厅副厅长、民建中央委员、民建省委副主委、全国政协委员,专业研究领域:会计、管理审计;黄世忠:博士,教授,博导,现任厦门国家会计学院副院长,民建厦门市委会第八、九届副主任委员,厦门市人大常委。

研究领域为会计、财务审计等;李非:经济学博士,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两岸关系研究所所长、教授、区域经济学博士生导师;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央委员、民建厦门市委会第九届副主任委员,政协厦门市委委员。

专业研究领域为台湾经济和两岸经贸关系等。

蒋细定:南洋研究院副研究员,民建厦门市委会第七届、第八届副主任委员,民建福建省委会常委,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政治经济研究室主任,省政协九届、十届常委。

专业研究领域为世界经济、国际关系及东南亚华人经济;近几年民建厦大支部成员主笔的一些重大、重点议政调研课题:《福建建设海峡西岸繁荣带若干战略问题研究》,《厦门市电子商务发展的现状与对策》,《海峡两岸区域经济整合趋势》,《闽台经济发展比较与分工合作研究》,《我省“十五”规划实施“走出去”战略问题研究》,《我省“十五”规划加速推进城市化问题研究》,《厦门生态城市建设定位与对策思考》,《在厦门保护和发展闽南文化的研究》,《关于制定涉台法律冲突规范的研究》,《西海域结合整治生态效益分析及进一步做好海湾型城市海洋管理工作的若干建议》,《对东通道工程建设相关的城市配套、融资、环保问题的对策建议》,《厦门海洋生态系统安全保障体系研究》,《台湾政治生态分析与做好台湾人民工作》,《进一步推动两岸中小企业交流与合作》,《新时期新阶段如何最大限度争取台湾民心》,《厦门市水安全保障体系构建研究》等。

民进中国民主促进会厦门大学总支部委员会(简称民进)厦门市和厦大民进组织的创始者是德高望重的曾老(曾克同)和谢老(谢植桂)。

他们呕心沥血、访贤谈心,做了大量细致的思想和组织工作,在厦大党委和统战部及厦门市委、市统战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1986年4月民进厦大省直支部成立,初始会员有10人,邓光国任首届支部主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