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学方式单一
一些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喜欢讲授学生很难理解的音乐理论知识,忽视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

这种传统单一的教学方式不仅禁锢了小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还导致课堂氛围过于沉闷。

沉闷的课堂教学,很可能使小学生缺乏对小学音乐的学习兴趣,这样一来,我国的小学音乐教育将很难得到进步。

我国的小学音乐教师受教育的程度参差不一,较少具有本科或音乐专业的相关文凭。

由于教师本身知识水平的关系,很可能导致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教学质量受到直接影响。

因此,学校应大力引进高素质、专业能力强的教师,加强师资队伍,进而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教学质量和有效性。

2、课堂教学模式固化
在课堂教学中,教学设计是重要环节,其影响小学课堂教学质量。

当前,一些教师的教学设计较为模式化。

教师严格按照备课稿来进行讲解,导致学生学习模式过于机械化,制约了学生的思维,进而影响了学生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

二、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措施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是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

教师在进行音乐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范唱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音乐。

范唱是让学生接受一首歌的敲门砖,如果教师范唱得生动好听,就能够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教师声情并茂的演唱能够很好地感染学生,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此外,信息化教学手段也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之一,多媒体技术在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拓展音乐教学课堂的教学内容,丰富小学音乐教学形式。

针对小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多媒体技术能够将枯燥乏味的乐理知识变得生动,使学生乐于接受。

2、提高教师的素质
作为知识与学生之间的媒介,教师在教学中的关键作用毋庸置疑。

一方面,学校要强化教师的职业素养,使教师不仅能够严肃正确地看待教育事业,还能够认清自己肩负的使命和责任。

另一方面,教师应当不断提高、充实自身的专业知识水平,多参加学校及教育部门组织的教学交流活动,加强对自身教学能力的培养。

3、丰富教学手段
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例如,将音乐课设计成一场有趣的游戏活动,让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不断发掘和学习音乐知识。

通过这种
教学手段,学生不仅能在游戏中获得足够的乐趣,活跃以往沉闷的课堂氛围,还能使学生学习到一些基础的乐理知识,为学生以后学习音乐做好铺垫。

三、结语
在新课改的背景之下,实现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广大一线音乐教师不断探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诙谐、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感受音乐、学习音乐,从而真正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