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分析方法的总结PPT
此方法的不足之处,当有新数据加入时会影响最大最小值,需重新计算。
权重确定方法(目标优化矩阵表):将人脑的模糊思维转化为计算机 的1/0式逻辑思维,最后得出量化结果。
某指标权重=(某指标新的重要性合计得分/所有指标新的重要性合计得分)*100%
2.数据分析方法
原始数据 48 37 29 23 35 20 44 24 42 25 33 40 标准化值 1.00 0.61 0.32 0.11 0.54 0.00 0.86 0.14 0.79 0.18 0.46 0.71
1.数据分析方法论
逻辑树的适用要遵循以下原则:
要素化:把相同问题归纳总结成要素 框架化:将各个要素组成框架,遵守 不重不漏的原则 关联化:框架内的各元素保持必要的相互关系,简单不孤立
例 逻辑树分析法在利润分析中的应用
客户少?
收入 利润增长 缓慢
质量变差?
对手竞争?
成本
材料成本? 人工成本? 广告成本?
经济环境
行业、企业
社会环境
技术环境
1.数据分析方法论
例 用PEST分析法对互联网行业进行分析
国家出台哪些政策?有何影响?制约还是促进?
政治
相关法律有哪些?有何影响? GDP及增长率、进出口总额及增长率 消费价格指数、失业率、居民可支配收入 中国网民与中国公民在人口规模、性别比例、人 口分布、购买习惯、教育情况、宗教信仰等方面, 网民与全国是否有区别? 技术的发明、技术传播、更新、商品化速度、技 术发展趋势 国家重点支持项目、国家投入费用
产品 Product
价格 Price
4P 营销理论
促销 Promotion 渠道 Place
1.数据分析方法论
例 4P营销理论在公司业务中应用
公司提供什么产品和服务?哪个销量好?
产品
与用户需求是否一致? 购买产品的用户都是何人? 公司销售收入怎样?增长还是减少?
价格 公司业务 分析 渠道
用户接受的合理价格是多少? 用户购买支付方式怎样? 公司在各地区有多少销售渠道? 用户通过何种渠道购买? 公司渠道政策是否具有吸引力?
优先改进区 高度关注区
无关紧要区
维持优势区
低
满意度
高
2.数据分析方法
高
重 要 性 C 低 高 重 要 性 I D F 低 满意度 J B 满意度 C E A G H 某公司3年来用户对 公司各指标满意情况 变化
A
B
D 高
改进难易程度 气泡大代表改进难度大 气泡小代表改进难度小
高
3.数据分析的误区
公司提供什么产品及服务?与用户需求一致?
谁是我们的用户?用户有何特点? 何时购买?多久再次购买? 用户在哪购买?各个地区用户构成怎样? 用户购买支付方式怎样? 用户购买花费时间、交通等成本各是多少?
通过上面可以看出5W2H分析法让分析问题变得简单有条理,更有 逻辑性与全面性。
1.数据分析方法论
1.4 逻辑树分析法(业务问题专题分析)
对比找出自身发展 部门A 部门B 部门C 部门D 方向,属于横比
2.数据分析方法
2.1 对比分析法
注意事项 1.指标的口径范围、计算方法计量单位一致 2.对比的对象要有可比性 3.对比的指标类型必须一致
2.数据分析方法
2.2 分组分析法
定义:根据数据分析对象的特征,按照一定的指标,把数据分析 对象划分为不同的部分和类型来进行比较研究。 目的:把总体中具有不同性质的对象区分开,把性质相同的对象 合并在一起便于对比。分组分析一般都与对比分析结合使用。 步骤:1.确定组数 2.确定各组组距 组距=(最大值-最小值)/组数 3.根据组距大小,对数据进行分析整理,划归到相应组内
2.1 对比分析法
定义:对比分析法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其 中的差异,从而揭示这些事物所代表的发展变化情况和规律性。 特点:非常直观的看出事物某方面的变化或差距,而且可以准确、 量化的表示出变化的差距是多少。 分类:静态 在同一时间下,不同总体之间的比较,也叫横向比较。 动态 在同一总体条件下对不同时期指标数值进行比较,也叫纵 向比较。
逻辑树分析法是将一个已知问题当成树干,然后考虑这个问题和 哪些问题有关。每想到一点,就给这个问题所在的树干加一个树 枝,并标明树枝代表什么问题。逻辑树方法又称问题树、演绎树 或分解树。
问题一
问题二 问题陈述
· · ·· · · · · ·· · · · · ·· · ·
· · ·· · · 问题三
问题N · · ·· · · · · ·· · · · · ·· · · · · ·· · ·
2.数据分析方法
2.6 综合评价分析法
定义:将多个指标转化为一个能够反映综合情况的指标来进行分析 评价,用于解决复杂的分析对象。 步骤:1.确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2.搜集数据,并对不同计量单位的指标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 3.确定指标体系中各指标的权重,保证评价的科学性 4.对经处理后的指标进行汇总计算出综合评价指数 5.根据评价指数对参评单位排序,并得出结论 特点:1.评价过程不是逐个顺次完成,而是将多个指标评价同时完成
浏览商品
100% 40% 30% 20%
40%
放入购物车
75%
生成订单
67%
支付订单
85%
完成交易
17%
2.数据分析方法
2.7 矩阵关联分析法
定义:将事物(产品、服务等)的两个重要属性(指标)作为分析 的依据,进行关联分析,并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方法:以属性A为横轴,属性B为纵轴,按某一标准进行划分,构成 四个象限,将要分析的事物对应投射到四个象限内。 高 重 要 性
20%
C用户 4.42万
15%
B用户 2.44万
49%
24%
业务戊 0.39万
18% 业务甲
0.17万
业务乙 11.1万 32%
业务丙 21% 2.99万
业务丁 2.05万 105%
73%
2.数据分析方法
2.7 漏斗图分析法
定义:漏斗图是一个适合业务流程比较规范、周期比较长、各环节 流程涉及复杂业务比较多的分析。
人才评价 人品 动手能力 创新 教育背景
人品 1 0 0
动手能力 0 0 0
创新 1 1 0
教育背景 1 1 1
合计 2 3 1 0
排序 2 1 3 4
权重 30% 40% 20% 10%
0-1标准化实例
目标矩阵优化实例
2.数据分析方法
2.7 杜邦分析法
定义:利用各主要财务指标间的内在联系,对企业财务状况及经济 效益进行综合分析评价的方法。
2.数据分析方法
2.3 结构分析法
定义:结构分析法是指被分析研究总体内各部分与总体之间进行 对比的分析方法,即总体内各部分所占 比例,属于相对指标。 公式:结构相对指标(比例)=总体某部分的数值/总体总量*100% 典例:市场占有率=(某商品销售量/该种商品市场销售总量)*100%
2.数据分析方法
2.数据分析方法
2.5 交叉分析法
定义:同时将两个有一定联系的变量及其值交叉排列在一张表内, 使各变量值成为不同变量的交叉结点,一般用二维交叉表 分析法。
地区 苹果 香蕉 雪梨 小计 A 73 64 72 209 B 70 63 56 189 C 69 48 68 185 小计 212 175 196 583
经济
互联网 行业分析
社会
技术
1.数据分析方法论
1.3 5W2H分析法(用户行为分析、业务专题分析)
5W2H分析法是从回答中发现解决问题的线索的方法,即何因 (why)、何事(what)、何人(who)、何时(when)、何 地(where)、如何做(how)、何价(how much),这就构 成了5W2H的总框架。该方法简单方便,容易理解,广泛应用 于企业营销管理活动等方面。
1.数据分析方法论
1.2 PEST分析法(主要用于行业分析)
PEST是指对政治(Political)、经济(Economic)、技术(Technological)和 社会(Social)这四类影响企业的主要外部环境因素进行分析。一般用于对 宏观环境的分析,由于行业和企业自身的特点和经营方式,分析的具体内 容可能会稍有差异。
菜鸟一书 常用分析方法介绍
中国数据分析行业先行者和领导者
1
1.数据分析方法论
1.1数据分析方法论与数据分析法的区别
数据分析方法论是对数据分析的宏观指导,就像是一个数 据分析的前期规划,指导着后期数据分析工作的开展。 如数据采用何种方法分析?有几个方面需要分析?各个方面有何指 标?· · ·· · · 数据分析法是指具体的分析方法,常见的有对比分析、交叉 分析、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等。数据分析方法主要是从微观 角度指导数据分析。
2.4 平均分析法
定义:运用计算平均数的方法来反映总体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 下某一数量特征的一般水平。 作用:1.利用平均指标对比同类现象在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之间的 差异程度,比用总量指标更具说服力。 2.利用平均指标对比某些现象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变化,更能说 明其发展趋势和规律。 公式:算术平均数=总体各单位数值的总和/总体单位个数
其他
缺点:涉及相关问题可 能会有遗漏。所以在用 逻辑树分析法的时候尽 量把涉及的问题或要素 考虑周全。
· · ·· · · · · ·· · ·
1.数据分析方法论
1.5 4P营销理论(公司整体经营状况)
4P营销理论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它随着营销组合理论的 提出而出现。它将营销要素概括为四类:产品(product)、价格 (price)、渠道(place)、促销(promotion)。如果需要了解 公司的整体运营情况,就可以采用4P营销理论进行分析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