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师职业压力的表现及应对策略(同名43238)

教师职业压力的表现及应对策略(同名43238)

教师职业压力的表现及应对策略
近年来,我国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给职业学校教师带来了极大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大的压力,甚至有些教师由此产生了种种心理困扰及不健康行为。

一、职业学校教师职业压力的表现及压力源分析
(一)压力的表现
生理方面,主要表现为头痛、肠胃失调、心血管疾病等;心理方面,主要表现在注意力不集中,易怒,急躁,忧虑,紧张,冷漠,对周围环境持消极态度等;行为方面,主要表现为产生职业倦怠,经常迟到、早退、牢骚满腹、拖延事情等。

(二)压力源分析
在与职业学校教师进行深入访谈的过程中,笔者根据教师们对目前工作现状的回答情况总结如下:“这破学生太差,教也白教,真是一届不如一届”;“一个月挣那点钱,不够给孩子买奶粉的呢,看人家××中学的老师,一个月补课费就能挣……”;“进个职称也太难了”;“××老师怎么那么爱管闲事呢”;“我们去招生,招生办公室去干嘛?”;“有的学生太不争气了,推荐就业好几次也推荐不出去”;“头疼,太累了,快放假吧!”……根据教师们的回答情况,我们可以分析出职业学校教师的职业压力源主要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
1. 职业学校学生学习现状
职业学校的学生大都是来自初高中老师眼中的“差等生”,学习积极性不高;部分学生选择职业学校完全由父母代办,对于他们个人而言,实属无奈之举;部分家长对职业学校的认识不够,导致学生有到学校混个毕业证的想法……因此,学生入职业学校之后,组织纪律性差,没有理想,没有目标,学习兴趣不高,虽然教师想尽办法进行教学改革,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是课堂上聊天、看课外书、玩手机现象却屡禁不止,导致师生矛盾日趋白热化,教师厌教情绪日趋严重。

2. 招生现状
目前,虽然国家大力支持职业教育,但是有些家长对职业教育的认识依然不够,依然认为孩子只有读高中、读本科将来才有出路,只要有希望读高中,就不读中专;有希望读本科,就不读高职,使得职业学校包括中职和高职在内,生源数量都明显下降。

基于此,各职业学校都想尽办法“挖生源”,也就是说,现在职业学校的招生,不能只是仅靠招生办公室一个部门来完成,而是要全体教师都积极参与,甚至有的学校发布政策,招不来既定名额的学生,要扣除相应的奖金,这就使教师在正常教学的同时,又多了招生的压力。

3. 就业现状
职业学校都是推荐学生就业,但是有个别学生因其个人综合素养不高,连续几次推荐就业失败,这就会导致企业对职业学校毕业生的认识有偏见,不但如此,家长还对学校不能顺利推荐孩子就业牢骚满腹,使得推荐就业的老师有着教学、推荐就业的双重压力。

4. 竞争现状
与初高中的教师相比,虽然职业学校教师没有升学压力,但是教师评职称压力很大,不是完成教学任务、评上优秀教师就能进职称,而是有发表论文、编写教材、进行课题研究的相关要求,具备了这些条件的同时,还有学校职称名额的要求,导致教师间的竞争激烈,人际关系复杂。

此外,各职业学校对老师评职称还有不同的要求,使得教师工作压力非常大。

5. 自我学习现状
职业学校的教师需要不断地充实、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尤其是专业课教师,要定期到企业参加实践,了解企业的新工艺、新方法等内容,并搜集相关工作实践的案例,充实
到课堂教学中来,只有这样,所讲授的知识才能与企业对接。

此外,职业学校教师的工资待遇较之初、高中比不是很高,部分教师认为自己付出了劳动,但是收获却比不上付出同等劳动的人,尤其是和自己的同学相比,如果差距太大,就会产生强烈的心理落差,这也是造成教师职业压力的主要来源之一。

二、职业学校教师职业压力的负面影响
教师的职业压力可以说是具有双面性的,即这种压力既可以转化成动力,使其具有积极的作用,同时也会出现消极的影响,其压力的作用是积极还是消极,主要取决于教师压力的大小及对待压力的态度。

如果教师缓解压力有方,那么适度的压力可以增加教师的心理警觉,引发高级认知与行为表现,这将有利于教师的心理成长。

但是如果没有能够及时排解压力,使得压力超载,就会给教学、学生的心理健康、教师自身的身心发展等方面带来负面效应。

1. 对教学工作的影响
教师职业压力过大会导致教师出现一些消极情绪,如紧张、忧郁、焦虑等。

这些消极情绪的产生,会使人在一定时间内的活动感染上同样的色彩,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就会伴随着一定的消极情绪,从而影响教师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甚至教师的负面情绪还会迁怒于学生,影响师生关系的良性发展,最终导致学生的纪律问题越来越严重,使得师生间形成消极的互动,其必然结果就是课堂教学效果直线下降。

2. 对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影响
所罗门教授说过:“在个体人格发展方面,教师的影响仅次于父母。

一个孩子如果拥有甜蜜的家庭,享有父母的爱,又得到一个身心健康的教师,那是无比幸福的。

相反的,如果他既不能由父母那边得到足够的关怀与爱护,又受到情绪不稳定的教师的无端困扰,必将造成许多身心发展的问题。


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不但是传道授业解惑者,而且还是学生行为的示范者。

如果教师出现了消极的情绪,必将会对学生的身心发展造成不良的影响。

如教师心理出现负面情绪,往往会迁怒于学生,动辄训斥,甚至辱骂、体罚学生,使学生感到莫名其妙或心情压抑,紧张不安。

目前,许多学校出现了体罚学生等现象,这种现象的发生,不能说与教师的职业压力毫无关联。

3. 对教师个人身心发展的影响
从医学、心理学的角度分析,超负荷的心理压力会使人情绪低落,内分泌系统失调,同时会使人产生心理障碍,甚至是心理危机,使人体处于亚健康状态,从而引发各种疾病,这不但会导致教师工作效率下降,也会使一些教师觉得工作压力大选择跳槽,导致学校教师人员流失。

三、职业学校教师应对职业压力的策略
应对职业压力的目的不是要完全的消除职业压力,而是要采取行之有效的策略来缓解压力,避免伤害。

近年来,许多专家、学者都在研究应对职业压力的对策,但是因其压力源不同,应对的方式也就没有唯一正确的方法。

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应对职业学校教师职业压力的办法。

(一)积极的自我心理调适
职业压力是教师个体感受到的一种心理体验,任何外界的刺激都必须转化为教师内在的体验,因此,采取积极的自我心理调适策略,既能治标又能治本。

因此,当教师职业压力过大时,进行自我心理调适、把握住自己的情绪尤为重要。

1. 提高自身业务素质
此外,学校还要为教师设立娱乐、体育中心,并建立相应的娱乐、健身制度,使全体教师都能够做到劳逸结合。

同时,为教师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在日常生活中多关心教师,对教师也采取鼓励、赏识的措施,本着以人为本、以情感为纽带、以精神为依托的原则,建立人性化的管理体制和环境。

2. 合理进行心理辅导与培训
学校要定期组织教师参加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与培训,通过聘请资深专家进行讲座、心理知识相关专题的学习与资料阅读相结合的方式,引导教师学习心理健康知识,完善“内环境”,提早杜绝心理疾病的发生。

同时,在职业生涯的管理等方面为教师提供多维视角和基本方法,如职业生涯规划短期目标、中期目标、长期目标的制定方法及如何顺利实施给予充分的指导,对教师的时间管理、家庭生活管理等方面提出合理的意见和建议……减少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的潜在可能。

创设教师心理辅导室,为教师提供心理服务和心理咨询。

心理咨询可以是涵盖教师工作、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如教师工作中出现了焦虑、紧张、注意力不集中、抑郁、恐惧、焦虑、紧张等情绪问题,可以为教师提供鉴别并矫正这些异常心理现象和行为基本调适方法。

还可以指导教师通过集体行业个案研究等方式,寻求影响教师教学情绪的主要因素,并围绕教学能力的提高,指导教师调节课堂教学情绪,减轻教师的职业压力。

3. 学校领导与主管部门的重视
学校领导对教师的支持与关心,能有效地减轻教师的心理压力,防止教师心理问题的产生。

领导对教师的关心,既要帮助教师解决生活、工作中出现的实际问题,也要为教师提供一定的教学自主权和管理自主权,提供更多的展示自我的舞台,为教师提供更多的晋升空间,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师评价指标,以满足教师的成就动机。

并在学校能力范围之内,提高教师的福利待遇,让教师有一种荣誉感、胜利感。

学校领导的支持与关怀,离不开教育主管部门的重视。

因此缓解教师职业压力,也需要教育主管部门逐步让社会理解、认识职业教育和关心职业教育,尽可能协调社会各部门给职业教育以大力支持,充分认识到现阶段我国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使职业学校的教师能够在社会的支持下,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降低职业学校教师的工作和心理压力。

此外,家人的关心对缓解教师的职业压力也很重要。

作为教师的家人,要充分理解职业学校教师这一职业的特殊性,在生活中给予一定的关怀和理解,支持与关照,当他们在工作或者生活中遇到困难时,家人要进行耐心的劝导,做他们背后克服困难的强有力的后盾。

职业学校教师应对职业压力的策略不是唯一的,而是要依据每名教师自身的心理特点、各个学校的工作特点等不同情况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探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