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广播电视新闻写作复习重点归纳

广播电视新闻写作复习重点归纳

1 一、电视深度报道的写作要求 1.以思想和见识统摄整档节目:深度报道的核心是新闻五个W中的WHY和HOW。挖掘新闻背后的新闻是深度报道最突出的特色。

2.科学的调遣各种背景材料 3.充分把握客观解释的魅力,慎用主观议论 4.在宏观分析的基础上发挥逻辑论证的威力 二、导语 定义:导语又称“撮要”,是消息这一新闻文体区别于其他文体的重要特征。导语出现在一条新闻的开头部分,一般阐明最新鲜、最主要的事实或者发表紧紧依托新闻事实的精辟议论。

导语的功能: (1)以最简要的手法勾勒出新闻事实的要点和轮廓,使观众通过导语就可以对整个新闻事实有大致的了解。

(2)唤起观众的注意,激发观众继续收看新闻背景和主体。 (3)为整条新闻定下报道基调。导语制作得如何,将直接影响到整条新闻的风格和发展。

三、广播新闻的优劣势: 优势: 1.广播新闻的最大优势是“先声夺人”,迅速、及时地报道新闻事件。广播的这一优势是和电视分享的,但比报纸要强。报纸有出版周期,就算用电子出版系统出“号外”,也快不过广播的速度。

2.广播新闻的另一大优势是“真实感人”。声音符号的传真性,提高了新闻传播的准确性;而声音符号的情感性,又强化了新闻的感染力。声音比文字具有更强的感染力,因为声音中有情。听众面广,是广播新闻的又一优势。

劣势: 1.清晰度低,是广播新闻的一大劣势。原因在于,广播的传播结构是线性一元的,它用声音这唯一的元素把新闻事实纳入时间的一维线性结构之中。报纸新闻是在二维平面上的文字,阅读顺序由读者决定。

2.听众的伴随行为也会干扰新闻信息传播的清晰度。收听的方便性是广播的优点,同时也是缺点。方便就不免随意。

3.广播新闻还有一个劣势,就是容量有限。口播新闻每分钟最多200字,30分钟的新闻节目也只有6000多字,只抵得上对开报纸的半个版。根据测试,同样30分钟内,看报纸比听新闻广播获得的信息更多。 2

四、广播消息 1.广播消息的特点和写作要求: 定义: 广播消息,也就是狭义上的广播新闻。广播媒介播出的所有新闻性稿件,如消息、通讯、特写、专访、评论、录音报道等,都可称为广播新闻。

要求: 新闻写作的一般要求: (1)用事实说话 (2)功能强 新闻写作必须有现实针对性和指导性,以实现其舆论宣传功能。新闻写作要有深度、有高度、有力度。

(3)反应快 十分迅速的反应外部世界的变动 “时效性”是其区别于其他文体独具的特色

(4)内容新 不仅体现在时间上,更重要的是新闻的立意 (5)形式活 选取新的角度、新的选题,采取新的表现形式,用多种手法写作,也是出奇制胜的法宝

广播消息写作的特殊要求: (1)短小精悍 (2)单线结构 广播消息的结构属一维线性结构,信息以声音的形式,依时间顺序进入听众大脑

五、增加冗余度的方式: 1.重播 ; 2.新闻提要(开始、结束时各重播一次,中间播送下半段提要);3.交代背景和知识点能辅助说明,加以解释;4.必要的内容要适合重复(人名、地名、单位、专有名词、不能用简单的代词代替)

冗余度计算公式:

冗余度=不带信息的符号量 总的信息量=含信息的+不含信息的 3

六.电视新闻的类型:电视短新闻、电视深度报道和电视评论等(P140页以后)

百度答案:时政新闻、经济新闻、科教新闻、社会新闻、人物新闻、批评性新闻

电视新闻文字稿写作的三种形式:证实性写作 叙事性画面+解释性语言 叙事性画面+点缀性语言

电视短新闻的写作要求: (1) 阐释画面,补充其信息量的不足。①用文字对画面含义进行解释;②拓展画面的含义,增加新闻的立体感和厚度,进行必要的新闻背景介绍。 (2) 电视短新闻的写作必须清晰准确,杜绝含混。 (3) 电视短新闻的文字稿要注意口语化; (4) 电视短新闻是完整的新闻文体,要复合一般新闻文体的写作规律。

七、广播消息的结构形式:倒金字塔式、金字塔式、倒金字塔和金字塔相结合(P58)

倒金字塔式:它的特点是“重心前置”,把新闻信息中越重要的部分越先说。 金字塔式:按照新闻事件发生发展的时间顺序,从头到尾叙述其过程。最精彩的部分往往要到后面才出现。 倒金字塔和金字塔相结合

开头、目的、选词?

广播新闻写作中词语的选用:P44 1. 选词是为了便于理解 (1) 区分同音词 (2) 简称和缩略语的使用 (3) 文言词的使用 2.多用实词,少用虚词 (1)动词、形容词和名词 (2)数词的使用 3.少用“属于”,多用“熟语” 4

八、电视宣传语的作用: 导视:介绍——引导——收视 宣传:各栏目、各节目、各频道等的特点、看点、亮点等,加深印象 解读:进一步介绍、解释——内容、风格等 电视新闻主语 消息有哪些?

一、电子媒介新闻写作的特点 1.广播电视的新闻写作在整个媒介传播的过程中并不具备独立性的特点,也就是说它的写作并不是纯粹的,必须受到媒介特性的制约。广播稿语言的字音应该响亮,语句的声调应该和谐。

2.电子传媒的新闻写作都具备通俗性的特点,这是由电子传媒的传播特性,更准确地说是其受众的接受特征所决定的。广播是以声音为传播工具的,电视是以图像、声音和少量的文字为传播工具的。

3.广播电视新闻写作在整个文本制作中有一种隐蔽性的趋势。因为电子媒介毕竟不是以文字作为主要的传播方式,语言能力不能及的信息被画面所弥补。

1、(电视消息类节目的)报道方式分哪几种? 1) 影像新闻 2) 口播新闻 3) 图片新闻 4) 字幕新闻 5) 系列(连续)报道(A:围绕同一新闻事实,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的报道,个报道新闻间没有时态的连续性却有内在的必然联系。B::围绕同一新闻事实,以时间为顺序,随时间的发生发展进程而展开的连续性报道) 5

2、短新闻的主体结构 1)倒金字塔式结构 2)编年体结构 3)悬念式结构 4)问答式的结构形式

3、电视解说词的整体特点 (一)电视解说词是协调性的,并非独立文体 电视中,解说词塑造形象的手段是依靠自身不能独立完成的,只有当画面、解说、音乐音响构成“金三角”关系,既相互协调,又充分各展所长,才能产生理想的效果。

制约因素:画面长度、画面节奏快慢、与音响的配合等

(二)电视解说词是说明性的,并非修饰性文字

4、电视画面的局限 1)画面只能表现拍摄的进行时态 2)画面缺乏完整的情节和故事 3)画面不容易交代新闻五要素 4)画面难以表现内在的深层次的事物 5)画面表义有模糊性,容易产生歧义

5、电视宣传语有何写作要求? 1)突出个性(宣示节目的追求、定位等/预告新的节目或内容等等) 2)增阿加观众对电视节目的认知和识别能力 6

3)提升节目、频道的品质,增强其竞争力 6、声画对位的组合方式? 有两种情况: 1、画面信息较为明确,但观众想知道的另外一些和画面有关的信息,画面却不能传达。此时采用声画对位的手法,可以在限定的时空内扩大信息量。 2、由于电视只能拍摄正在发生的事实,一旦事过境迁,事实的进程没有拍到就会影响到电视传播的生动性。此时,用语言进行相应的弥补,再配上相关的画面也能达到较好的效果。

7、电视的声音语言如何跟电视画面语言互补? 电视中声音与画面两大语言系统,一个是作用于人的听觉,一个是作用于人的视觉,它们的关系应该是互为补充的关系,画面和声音是电视传播的主要媒介,它们是不同的传播通道,在电视传播中相辅相成,各自发挥独特的功效。

(1) 画面主导,声音补充。电视新闻主要是用图像反映新闻事件,表现新闻的主题,口播语言对画面图像给予解释、说明、补充。 (2) 口播主导,画面实证。即着重用声音和文字报道新闻事件,画面对新闻

事件起到实证性的作用。 (3) 声画平行。新闻报道中声音(同期声、画外音)与图像画面并驾齐驱、

互相补充。以达到声画俱备,形象生动的效果。

1、什么情况下电视新闻可以采用? (1) 符合思想政治标准。从总体上说,要符合国家、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不违背党和政府的思想、路线、方针和政策。 (2) 符合新闻价值标准。①是对新近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实以及事实变动信息的报道。必须符合新闻真实性原则。②能体现重要性、时新性、趣味性和接近性等新闻价值因素。 (3)符合媒介传播标准。电视媒体的传播特性决定了电视新闻报道是画面、声音、文字等多种传播符号的组合。电视新闻报道要充分体现电视的多媒体性,优先选择画面和声音素材丰富的题材进行报道。

广播新闻选题? 7

我们常说,新闻的选题主要来自两头,一是来自上头,即党和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会议精神;二是来自下头,即突发事件和社会生活中涌现的热点难点。

(1) 选题要有议程设置意识; (2) 选题要注重重大题材; (3) 选题要有大视野; (4) 选题要关注民生; (5) 选题要提高预见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