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语言排名世界50大语言排名(按人口排)1. 8亿8千5百万-- 中国普通话/国语2. 3亿3千2百万-- 西班牙语3. 3亿2千2百万-- 英语4. 2亿3千5百万-- 阿拉伯语5. 1亿8千9百万-- 孟加拉语6. 1亿8千2百万-- 印度语7. 1亿7千万-- 葡萄牙语8. 1亿7千万-- 俄语9. 1亿2千5百万-- 日语10. 8千9百万-- 德语11. 7千7百万-- 中国江苏方言12. 7千5百万-- 爪哇语13. 7千5百万-- 朝鲜语14. 7千2百万-- 法语15. 6千9百万-- 突厥语16. 6千7百万-- 越南17. 6千6百万-- telugu (印度土语的一种)18. 6千5百万-- 中国白话(粤语)19. 6千4百万-- 马拉地语(印度土语的一种)20. 6千3百万-- 坦米语(印度土语的一种)22. 5千8百万-- 乌都(阿富汗, 印度土语的一种)23. 4千9百万-- 中国闽南话24. 4千5百万-- Chinese, Jinyu China25. 4千4百万-- Gujarati, (印度, 巴基斯坦土语的一种)26. 4千4百万-- 波兰语27. 4千1百万-- 乌克兰语28. 3千7百万-- 波斯语29. 3千6百万-- 中国湖南话30. 3千4百万-- 马拉也菻语Malayalam (印度土语的一种)31. 3千4百万-- 中国客家话32. 3千3百万-- 坎那鞑Kannada (印度土语的一种)33. 3千1百万-- Oriya (印度土语的一种)34. 3千万-- Panjabi, (西印度, 巴基斯坦土语的一种)35. 2千7百万-- Sunda (印尼土话的一种)35. 2千6百万-- Panjabi, (东印度土语的一种)36. 2千6百万-- 罗马尼亚语37. 2千5百万-- Bhojpuri (印度, 尼泊尔土语的一种)38. 2千4百万-- 亚塞拜疆语40. 2千4百万-- Maithili (印度, 尼泊尔土语的一种)41. 2千4百万-- 吐萨语Hausa (非洲土语)43. 2千2百万-- 缅甸语45. 2千万-- 中国浙江话46. 2千万-- Awadhi (印度, 尼泊尔土语的一种)47. 2千万-- 泰语48. 2千万-- 荷兰语49. 2千万-- 懮鲁巴语Yoruba (非洲土语的一种)50. 1千9百万-- Sindhi (印度, 巴基斯坦, 阿富汗土语的一种)应用方面:据联合国官方资料报道,新的世界十大语言依次是:1 英语2 日语3 德语4 法语5 俄语6 西班牙语7 韩语(朝鲜语)8 阿拉伯语9 汉语10 葡萄牙语毫无疑问,除了英语之外,西班牙语是当今世界上应用最为广泛的实用语言之一。
全球讲英语的人约为4.9亿,讲西班牙语的则有4亿多, 同时有二十多个国家的官方语言是西班牙语,这其中包括了大部分的中南美洲国家,而美国的官方语言除了英语之外,也包括西班牙语。
这使得学习西班牙语的国际学生越来越多。
西班牙是欧共体成员国,获得了西班牙的学生签证则意味着学生可以自由进入其他欧洲国家,这其中包括了德国、法国、意大利、比利时、荷兰、北欧等国家。
对大部分渴望出国留学的中国学生而言,昂贵的留学费用使得其中的大部分留学生望而却步,而留学西班牙则为这部分学生带来了福音。
留学西班牙的费用远远低于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瑞士等国家。
学生除了需要支付学习语言的费用外,进入大学后所需要的学费非常低廉,甚至低于国内的高等教育。
而且学生在上学期间还可勤工俭学,所获得的费用足可以支付生活费用。
同时西班牙与中国关系友好,所以在中国的投资也较多, 随着中国加入WTO,与普遍说西班牙语的南美洲各国的经贸关系会逐渐增强,而目前我国国内的西班牙语人才极为匮乏,这必将使得有着良好西班牙语言水平的人才有着极大的用武之地。
为了在世界各国大力推广西班牙语,西班牙政府也乐意吸收更多的外国留学生前往西班牙学习并了解西班牙的文化,这使得前往西班牙的签证相对便捷。
目前在西班牙就读的外国学生主要以美国学生为主,美国学生前往西班牙就读的主要原因有三点,第一是学生可以学习到正宗西班牙语,这对他们回国工作有极大的帮助,第二是与美国国内相比较,西班牙的学费比美国便宜了很多,第三是西班牙的教育制度更为灵活,这使得学生更容易获得相关的毕业证书。
西班牙语为当今世界上应用最为广泛的实用语种,是继中文、英文后的世界第三大语言。
全球有近30个国家,4 亿多人口讲西班牙语,通行西班牙语的国家除西班牙外,还有北美洲的墨西哥、中美洲的危地马拉、洪都拉斯、萨尔瓦多、尼加拉瓜、哥斯达黎加、巴拿马,加勒比地区的古巴、多米尼加、波多黎各,南美洲的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厄瓜多尔、秘鲁、玻利维亚、巴拉圭、智利、阿根廷,非洲的赤道几内亚、西撒哈拉以及西属安道尔。
在美国的西部和南部,有超过2000万的居民讲西班牙语,在美国,以西语为母语的人非常多,也是大学开设的第一外语。
它广泛通行于纽约、德克萨斯、新墨西哥、亚利桑那和加利福尼亚,在新墨西哥州,西语和英语并列为官方语言。
所以在美国有些地方不会英语会西班牙语照样可以通行无阻。
现在很多国家的电视台均有西班牙语节目播出。
全世界利用西班牙语进行交际的人越来越多,欧盟成员国中很大一部分人都通晓西班牙语。
现在西班牙语已成为很多国家语言学院的最热门专业,在日本,有109所大学正在教授西班牙语,学习西班牙语已经成为最有长远前景和具有广阔发展空间的教育投资项目。
由于目前国内高校培养的西语专业学生人数极为有限,高级师资大部分流失,中青年骨干教师断层现象严重,而国内外对于西语人才的需求却直线上升。
西班牙方面,政界、文化界、经济界及外交界人士更是大叹中西语言人才的稀缺。
为此西班牙政府及外交部特准在西班牙最繁华的工商业大都市巴塞罗那成立亚洲之家,宗旨就是大力培训人才,努力促进交流,积极发展贸易。
从目前的西班牙对外政策可以看到,西班牙对发展同中国的多方面关系非常重视,经过3年共同筹划和酝酿,中国--西班牙论坛于2004年7月7日在北京启动。
论坛的中方主席为前全国政协副主席胡启立,西方主席则由前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担任。
我们有理由相信中西之间的文化、教育、经贸、艺术的交流与合作即将全面深入地展开,学习西班牙语言、了解西班牙文化,融入中西经济的大潮已经势不可挡。
学习西班牙语到西班牙留学的优势已经清晰地显现在我们面前。
我们相信留学西班牙必将成为我国广大渴望出国留学学子的明智的选择。
中国与西班牙自1973年建交后,两国的友好合作关系一直在不断地加强,双方的经贸往来也连年递增,2003年我国与西班牙的经济往来超过200亿美圆。
随着我国加入WTO,与普遍说西班牙语的南美洲各国的经贸关系会逐渐增强,同时随着西班牙旅游的开放,文化交流也将越发密切。
而目前我国国内的西班牙语人才极为匮乏,西语人才储备情况非常严峻,这必将使得有着良好西班牙语水平的人才有着极大的用武之地。
无论是选择回国就业,还是在西语国家,既懂西班牙语又有一定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和广阔的就业、发展空间。
就业去向主要在外贸公司、旅游、外事、会展、文化、新闻、出版等部门从事管理、外销员、翻译、导游等工作。
根据来自中国日报网站消息:就业火爆使小语种留学越来越吃香。
如下是该网站对小语种留学就业优势,特别是西班牙留学的相关报道:小语种国家的留学越来越吃香。
来自有关部门的统计,今年1到3月份,留学小语种国家的人数比去年翻了一番。
据分析,小语种国家留学人数的剧增与其就业吃香密切相关。
在北京,经常有重大的外事活动、体育赛事,如举办世界妇女大会、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等。
每当此时,北大、北语、北外等校的西班牙语学生便全体出动当志愿者,并被主办单位全部分配给来华的外国官员、重要人士当翻译,经受外事纪律、语言翻译能力的锻炼。
而更多其他专业的大学生志愿者,尽管英语、日语成绩甚好,也只是在基层做―般事务性工作。
小语种志愿者稀缺的遗憾,再一次提醒了筹办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的人们:培养小语种人才的紧迫性。
此外贸易、制造、服务也对西班牙语人才需要一路上升,造成这几年自学西班牙语的人员增加。
根据欧盟的规定,进入西班牙的中国商品无须再次报关查验,就可以便捷地转口欧盟各国,同时西班牙还可辐射北非和南美市场。
随着我国对欧洲、拉美地区广泛的经贸、文化、政治合作,西语的地位不断提高。
西班牙语作为世界上应用最广泛、历史最悠久、最有生命力的语言将在中国发挥它巨大的影响力。
有机会了解这些信息的家长和学生,也意识到目前国内西班牙语人才溪缺,意识到小语种可以开拓大空间。
随着中国经济日益全球化,国内众多企业在走向国际的时候,都将拉美作为一个广大的市场。
比之非洲,那里的经济比较好;比之欧美,那里的竞争和起点都不高,市场也很大。
同时,中国的市场也被许多西班牙语国家所看重,但这些地方英语普及率不高,他们的企业在进入中国的时候,语言成了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之一,精通西班牙语的人才甚为抢手。
从西班牙传回的消息是,会中文和西班牙文的学生在西班牙也同样受到欢迎,鉴于近一两年华语学生在西班牙的增多及众多西班牙企业到中国投资的趋势,越来越多的当地西班牙企业急需精通中西文的中国人才。
两年前在西班牙留学的学生大部分被西班牙的当地公司录用了。
优美动听的西班牙语是21世纪的官方语种,她是欧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贸总协定等的重要官方语种之一。
她也是很多国际政治会议的最重要语种之一。
但是,西班牙语在我国一直被称为“小语种”。
一直以来北京地区有西语大专以上文凭课程的学校主要是北京语言大学、北京城市学院、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成教学院,而上海培养小语种人才的只有上海外国语大学一家。
由于小语种专业的师资也属紧缺人才,没有条件的高校是不能像争开计算机专业、金融专业、法律专业等那样“分割蛋糕”一样开设小语种专业的,这就为小语种学生的“供小于求”提供了客观条件。
每年当其他专业的毕业生为找不到工作发愁时,而小语种的毕业生却在为选择哪一个单位发愁,摆在面前的大都是一些军区、外事、高校、旅游等令人艳羡的好单位,其中还有―部分是来自京津沪的要害部门的。
于是乎,每年都有许多单位“落选”,它们便将主意打到了低年级学生身上:对自己相中的学生许以优厚条件,先行签订协议,待毕业后立即到本单位就职。
小语种由此成了罕见的“订单学业”。
随着边贸的兴起,一些商人还主动上门“求师”,小语种学生轻轻松松就当起了小家教,生活在舌头的一伸一卷中变得滋润起来。
处在这样经济与贸易的发展期,国内的西语人才却相当缺乏,每年从大专院校毕业的百来人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
据了解,很多大公司在制定国际拓展战略的时候,往往都要先提前两年送人到专业的外语院校去培训,这种语言被需求拖着走的状况远远满足不了国际市场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