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楚国的屈原忧国忧民,“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宁愿沉江以明志,不愿“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留下千古一叹。
司马迁在《史记》中赞屈原:“其志洁,其行廉”;东汉庐江太守羊续把来客送的鱼悬挂风干,警示送礼者,“悬鱼”以明志,故有“悬鱼太守”之美名;东汉名臣杨震面对故交趁夜色送来黄金十斤和“暮夜无知”的耳语,以“天知、神知、我知、你知”自律,留下“夜畏四知,严拒私谒”的故事;三国东吴郁林太守陆绩任期届满,两手空空返乡,为防止风大浪急行船不稳,不得不以重石压舱,留下“廉石”的美誉;明朝巡抚于谦“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抄家的官员发现于宅竟“家无余财”,他的明志诗“要留清白在人间”被吟诵至今;清朝总督、兵部尚书于成龙整顿吏治一身正气,狠刹贿赂之风,他清廉俭朴,死后财物仅有“一袭绨袍,几罐盐豉”,百姓闻讯“罢市聚哭,家家绘像奠祭”,康熙皇帝称他为“清官第一”;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忠肝义胆,清贫一生,廉洁一世。
他写对联曰:“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表达了高洁的人生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