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课程标准背景下: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新课程标准实施已有多年,但许多教师还是沉浸在传统的教学模式当中,“师讲生听、师教生学,教师把知识点、解题方法总结好之后交给学生去套用。
”这种教学模式与新课程标准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是格格不入的,极大的降低了课堂教学效率。
新课程改革注重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注重体现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注重学生学习品质的养成。
那么在新课程标准下怎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呢?在这里只谈谈我的一些看法。
一、教师要扮演好“主导者”的角色
教师如何在“导”上下功?首先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包括学生的知识储备、认知结构、心理特征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整合,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其次加强对学生的引导。
学生学习方向不明确时要积极引导;学生学习情绪紊乱时要不断开导;学生学习遇到困难时要注意辅导;学生学习方法不正确时是要加强指导。
引导——转化——运用就是教学“主导者”的实质。
在教学活动中,要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教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变教师的“需要教”为学生的“需要学”,从而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教师要改变观念,变“教室”为“学室”,变“教时”为“学时”,树立责任感,摒弃“我的课堂我做主”的观念。
教师应切切实实的减
少自己的讲解的时间(不得超过15分钟),增加学生参与课堂的时间(不得少于15分钟),真真切切的让每个学生都有比较充分的时间自主去学习,从而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如在教《放风筝》这篇课文时,就可以让学生在“自读、圈画、模仿、想像、小组讨论”等活动去让学生自主学习。
学生自读课文,让学生圈画出“我”和哥哥放风筝时的动作词语;“一架飞机飞过来”时“我”的心情是怎样的,“小鸟奇怪地问”的神态是怎样的,一一让学生去模仿;“风筝越飞越高,热闹极了”,这是一种怎样的热闹景象?让学生发挥想象,分组讨论等。
整堂课中,教师讲解少,学生学习多,做到了学生学得主动、学得有趣、学得投入,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从而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三、精心设计课堂提问,提升问题价值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一个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在设计课堂提问时要遵循“问题要让学生有感而发,有话可讲的”原则,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习思维。
如何设计课堂提问?首先要问题要有的放矢,教师要在“吃透教材”和“吃透学生”的情况下,把教材实际和学生实际结合起来,设计出重点问题和有助于理解课文重点的辅助问题;其次问题要有目的性,切忌杂乱无章、琐碎杂乱;再次提问要有思考价值,提问应能让学生对课文的理解逐渐加深、认识逐渐深化。
如《落花生》一文,重点训练的项目是分清课文内容的主次,为了达到训练目的,根据课文提纲提出问题:“课文所给的材料中,那些内容是主要的,哪些内容是次要的?”学生回答后及时追问:“从
种花生到收花生要经历多少时间,在课文中占了多少篇幅?从吃花生到谈花生再到论人生经历了多少时间,在课文中占了多少篇幅?使学生在回答问题中达到训练项目的目的。
在这里还需要提出一点,教师不仅要精心设计问题,还在鼓励学生积极提出问题,从而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四、作业设计应由“量化”向“质化”转变
传统教学模式的作业设计往往是机械、重复的“题海”战术,大大制约了教学效率的提高,要想改变这一现状,课堂作业设计应由“量化”向“质化”转变。
教师就根据课文的类型、结构及课堂教学目标精心设计作业练习,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
教学中,可以把作业分成两类:必做题﹑选做题。
作业要有针对性,使优秀生“吃得饱”,中等生“吃得下”,后进生“吃得消”。
如《卢沟桥的狮子》一课作业为例。
全班学生必做题:
1.抄写课后生字词。
2.多音字组词。
3.用“有的……好像”造句。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部分段落。
选做题:
1.用总分的形式围绕一个主题写一段话。
作业设计要让学生要有选择性,有可能的情况下,还可以让学生设计“问题”作业,这样不仅强调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
且也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五、精心设计课堂板书
板书是“微型教案”,是课堂教学内容的高度浓缩。
一般来说,板书设计要有直观性、条理性、简洁性、多样性和启发性。
如《我的战友邱少云》一文板书设计:
时间外表内心
天没亮伪装隐蔽
烈火烧身纹丝不动为了……为了……为了中午
壮烈牺牲宁可……也要……
黄昏全歼敌人不畏牺牲,严守纪律课堂板书不仅向学生呈现了教学内容,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而且保留了教学信息,增强学生的记忆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总之,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提高学生在课堂四十分钟的学习效率,要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就应该多思考多总结,争取用最短的时间让学生掌握最多的知识,从而真正提高课堂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