阑尾炎超声诊断医学PPT
患者女,40岁左右,月经规则,下腹痛3天, 偶有呕吐感。B超所见,右下腹部见一腊肠 状低回声包块,边界清晰,内部呈无回声 暗区;右下腹及子宫直肠窝见少量积液暗 区。 患者女,20多岁,停经2+月,上腹部不适 伴偶有呕吐来诊。临床怀疑早孕反应或胃 肠道不适。B超所见:宫内妊娠约2+月, 附件区未见异常。 成年女,月经规则,下腹痛数天。
单纯性阑尾炎
化脓性阑尾炎
阑尾粪石
阑尾周围脓肿:经穿孔的溢出物是 腔内寄存的脓液,无肠内容物,加 之有大网膜包裹,很少继发弥漫性 腹膜炎,而形成阑尾周围脓肿。
。
患尾炎:检查不能配合,不能口 述病情。发展快,病情重,穿孔率高,并 发症多。1岁以内的婴儿急性阑尾炎几乎 100%穿孔,两岁以内70%~80%,五岁 内约50%。死亡率约2%-3%。
鉴别诊断
右下肺炎和胸膜炎:右下肺和胸腔内炎性 病变,可反射性引起右下腹痛。常有咳嗽、 咳痰及胸痛症状。胸部X线。 肠系膜淋巴结炎:常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 之后,小肠系膜淋巴结广泛肿大,回肠末 端尤为明显。可伴有高烧,腹痛较为广泛。 美克尔憩室炎:为一先天性畸形,主要位 于回肠末端。
右侧输尿管结石:疼痛沿输尿管向外阴部 大腿内侧放射。血尿、肾绞痛、肾积水、 输尿管扩张及内强光团。 局限性回肠炎:非特异性炎症,青年人多 见。大便异常,肠壁增厚(>4mm),无转 移性腹痛。 妇科急症:1、右侧附件异位妊娠2、附件 炎3、卵巢瘤蒂扭转4、黄体破裂 胃肠道穿孔:慢性溃疡病史,腹壁呈板状, 膈下游离气体,诊断性腹穿可抽出消化道 液体。
急性单纯性阑尾炎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 坏疽及穿孔性阑尾炎 阑尾周围脓肿
随着病变进程临床表现不一:
内脏疼痛定位不明,上腹部或脐周隐痛, 常伴恶心及呕吐、全身不适。 腹痛逐渐转移至右下腹部,麦氏点局限性 压痛(右髂前上棘与脐联线中外1/3处)。 全身症状严重,右下腹疼痛明显,出现局 限性腹膜炎,肌紧张和反跳痛。 体温超过38.5°C,外周血白细胞增多, 中性粒细胞数增多。
胆囊炎、胆石症:胆绞痛发作史,伴右肩 和背部放射痛。莫菲氏征阳性,胆囊肿大 和结石影。 肠道蛔虫症 阑尾扭转、阑尾蛔虫症、阑尾占位病变
应用超声测量的阑尾直径比来预测阑 尾穿孔的可能性:阑尾的内外径比值 以小于0.5来预测有阑尾穿孔或很可能 穿孔,其特异性和敏感性分别为75% 和85%。
病例讨论和回顾性分析
声像图表现:
阑尾呈蚯蚓或腊肠形肿胀,其内径成人>6mm,儿 童>5mm,壁厚>2mm;横断面呈“靶征”或 “同心圆征”。单纯性阑尾炎内部显示为低回声, 坏疽形阑尾回声强弱不均。 阑尾腔内存在粪石,可在阑尾腔内见斑块状、弧形 强回声伴声影。 回盲部出现无回声暗区或阑尾周围非均匀性包块, 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内部回声杂乱,提示阑尾 周围脓肿形成。 盆腔内可及少量液性暗区,内可见点状回声。
阑尾炎超声诊断
人体淋巴器官之一,具有具有免疫功能 和分泌功能(不建议轻易切除) 由内向外分为粘膜层、粘膜下层、肌层、 浆膜层。
阑尾位置决定于盲肠的位置,附于其后内 侧壁,随盲肠位置而变异,以回肠前位最 多,其次为盆位 、盲肠后位、盲肠下位、 盲肠外侧位、回肠后位。 血运来自阑尾动脉,它是无侧枝的终末动 脉,是肠系膜上动脉所属回结肠动脉的分 支;因此,一旦发生血液循环障碍,易发 生坏死。 阑尾静脉回流经阑尾静脉、回结肠静脉、 肠系膜上静脉、门静脉入肝,因此阑尾发 生化脓性感染时,细菌栓子可引起门静脉 炎和肝脓肿。
患者男,30多岁,右下腹阵发性疼痛发作数月, 近日加剧。临床怀疑阑尾炎。B超所见:右下腹 探及一低回声包块,壁稍厚,呈“葫芦”状,边 界清晰。 一剖腹产史孕妇,孕约35W,腹痛一天,阴道少 许流血。临床怀疑先兆流产、胎盘早剥,阑尾炎 待排。床边B超所见,胎儿未见畸形,胎心良好, 胎盘未见异常;孕妇腹腔见中量积液,右侧中上 腹腔内探及一较大低回声包块,形态欠规则,边 界欠清晰。
老年急性阑尾炎:
腹肌已萎缩,反应能力低,压痛不明显, 临床表现不典型,容易误诊漏诊。 老年人抵抗力差,阑尾壁薄,血管硬化, 大约1/3的病人就诊时已经发生穿孔。
妊娠期阑尾炎:
孕妇阑尾向上、向外或向后移位,阑尾难 以探及。 妊娠期急性阑尾炎的死亡率约2%,比一般 人高十倍,胎儿的死亡率约为20%。
诊断技巧:
首先使用普通腹部(3.5~5.0MHz)探头,对右 侧腹腔由上至下常规扫查,了解有无异常包块及 积液情况,排除肝胆、泌尿系及妇科疾患。 在右下腹找到解剖定位标志,回肠末端横跨腰大 肌,连于盲肠——腰大肌及髂外动、静脉为寻找 阑尾的重要标志。 切换高频探头(5.0~10.0Hz,7.5MHz效果较 好),在腹部最强压痛点采用逐渐加压及向四周 扫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