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步主义教育理论流派
45
(六)克 伯屈的设
计教学法 (
威廉·赫德·克伯屈
46
7
约翰逊(玛丽埃塔•约翰逊) 有机教育学校实验 柏克赫斯特(海伦•柏克赫斯特) 道尔顿计划 华虚朋(卡尔顿•沃尔西•华虚朋) 文纳特卡计划
沃 特(威廉•艾伯特•沃特) 葛雷计划
进步主义教育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介绍
杜 威(约翰•杜威 )
(Jone Dewey,1859年—1952年)美国哲学家、教 育家、实用主义哲学的重要代表人物。
欧洲自然主义思想
达尔文的进化论
杜威的经验自然主义
该时期主要教育思想与观点
关于教育本质 关于教育目的 以生活为内容的课程观 以解决问题为方法的教学观 淡化权威意识的教师观 强调合作精神的学校观
4
进步主义教育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介绍
帕 克(弗兰西斯•韦兰•帕克 )
5
杜 威(约翰•杜威 )
德曾提出过三种官能:一般
感觉、想象和记忆。这种学 说认为人的灵魂是独立的,
人有不同的能力,经过训练、
培养能够变为现实的能力。 进步主义者否定这一观点, 亚里士多德(Aristotélēs) 是建立在对其批判的基础上
34
达尔文的进化 论
–世界的基本特 征是变化。
–推翻了上帝造
人的观念。人是
查尔斯·罗伯特·达尔文 (Charles Robert Darwin)
)
20
进步主义教育的影响
只是衰弱,从未消亡。
1.及时适应了美国工业化进程中工业文化等 方面的需求,对美国工业化发展和美国文 化的形成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抨击了传统教育的弊端,推动人本主义在 现代教育中的盛行 3进步主义教育思潮来源于广泛的教育活动, 具有超越前人的创造性。
21
资料展示
22
《我的教育信条》 (1897) 《学校和社会》 (1899) 《儿童与课程》 (1902) 《民本主义与教育》(1916) 《明日之学校》 (1915) 《经验与教育》 (1938) 《人的问题》 (1946)
基本主张
9
一、对教育的根本看法
二、教育目的观
三、课程论 四、教学方法 五、教育应有利于发展民主和自由
约翰逊(玛丽埃塔•约翰逊) 柏克赫斯特(海伦•柏克赫斯特) 华虚朋(卡尔顿•沃尔西•华虚朋) 沃 特(威廉•艾伯特•沃特)
进步主义教育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介绍 帕 克(弗兰西斯•韦兰•帕克 )
1、学校在制定教育计划时必须以儿童为中心。
6
2、儿童的发展必须处于一种不断地“建立民主”的 温暖集体气氛中。 3、提出新的课程观和教学观,认为学校的课程应该 尽量源自儿童的实践活动。
•学校应鼓励合作而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是竞争;
•教育必须与民主社会相适应;
•教师的地位和作用;
•儿童的地位和作用。
16
进步主义教育的评价和影响
王宁 12级教育学1班
17
进步主义教育的评价
• 进步主义教育的优点 1.解放了儿童 2.确立了新五观 3课堂生活的意义发生了深远变化 4 对成长中的人有了更多的认识 5师生关系富有人性和民主化
27
进步教育运动始末
成型阶段 (1918~1929年) 1929年经济大萧条使进步教育运动发生转 向。 内部的分裂,如“改造主义”正是分化的 产物。 1944年进步教育协会更名为“美国教育联 受到新保守主义教育思潮的攻击。 谊会” 转折阶段 (1929~1943年) 1955年,协会解散。 1957年《进步教育》杂志停办。 衰落阶段 (1944年~1957 年)
资料展示
23
资料展示
24
进步主义教育
梳理回顾!
25
一、形成背景
二、进步教育运动始末
三、理论基础 四、基本主张
五、几种重要的教育制度和方法
26
一、形成背景
发端于19世纪末、20世纪 初美国的进步教育运动, 同欧洲的“新教育”或 “新教育运动”在本质上 是一致的,它们都以传统 教育为批判的对象,倡导 儿童个性的自由发展或 “儿童中心”,以适应19 世纪下半叶第二次产业革 命以后社会迅速发展变化 所提出的各种需要。
35
实用主义
哲学
–“存在”就是 “有用”(皮尔 士)不产生效用 的事物,人们就 形不成对它的明
查尔斯·皮尔士(Peirce,Charles Sanders)
36
四、基本主张
对教育的根本看法
–教育即生长 –教育即生活,而不 是生活的准备 –教育即经验的继续
不断的改造
教育目的观
约翰·杜威(John Dewey, 1859年10月20日-1952年6月1 日)
第二次产业革命引起了物 质生产方式、交通、运输 的巨大变革.由此带来了 工业、商业的繁荣和大批 城市的兴起。与此同时, 人们的思想乃至生活方式 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所 有这些,都深刻地影响了 教育,进步主义教育思潮 就是在这种形势之下发展 起来的。
帕克(F.W. Parker, 1837~1902),先 后在马萨诸塞州昆西市和芝加哥库克师 1919年,教师科布(S. Cobb)发起建立 范学校进行教育革新实验,创造了“昆 “进步教育发展协会”,后改称“美国进 西教学法”,被杜威称作“进步教育之 步教育协会”。 父”。 兴起阶段( 19 1920年,协会提出进步教育的七项原则。 1896 世纪末至1918 年,杜威创办芝加哥实验学校。 1924年,协会创办《进步教育》杂志。 许多进步教育实验随之以各种形式展开。 年)
目 录
进步主义教育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其理论基础 该时期主要教育思想与观点 进步主义教育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介绍 影响评价与材料展示 梳理总结
2
进步主义教育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其理论基础
美国社会的转型
农业向工业国的转型 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的转型 殖民地文化向独立文化的转型
3
思想基础
基本主张
10
一、对教育的根本看法
• 教育即生活,而不是生活的准备;
• 教育即生长;
• 教育即经验的继续不断的改造。
基本主张
11
二、教育目的
• 对传统“教育即预备”教育目的的批判;
• “教育的过程,在它自身以外没有目的;它就 是它自己的目的。”不断生长就是教育的目的。
基本主张
12
三、课程论
• 传统课程:以学科为中心、以成人为中心; • 课程应以儿童的活动为中心,从做中学。
• (二)约翰逊的有
机学校(Organic
school)
玛丽埃塔·约翰逊
40
41
42
(三)沃
特的葛雷
制(Gary system)
威廉·艾伯特·沃 特
43
(四)华 虚朋的文 纳特卡计 划(
上海教育团体欢迎华虚朋(前排右六)时的合影
44
(五)帕克赫斯特的道尔顿制(
Dalton plan)
帕克赫斯特(Helen Parkhurst )
)亦称“三十校实验”。美国进步教
育协会1933—1940年在中等教育方面
开展的一项调查研究活动。因历时八 年,故名。旨在对进步主义学校毕业
生和传统学校毕业生在大学的学习情
30
三、理论基础
1、卢梭、 裴斯泰洛齐 的自然主义
2、官能 心理学
3、达尔 文的进化 论
4、实用 主义哲学
31
自然主义
卢梭的
自然主 义教育
理论
让-雅克·卢梭(Jean-Jacques Rousseau)
32
自然主义 裴斯泰洛齐的
和谐发展理论
霍拉斯·曼 在担任马萨诸塞州 教育厅厅长期间,
曾于1843年考察
约翰·亨里希·裴斯泰洛齐(Johan Heinrich Pestalozzi)
欧洲教育,为期数
月。在回国后的报
33
官能心理学
在中世纪,一种基于亚里 士多德的自然主义官能心理 学开始发展起来。这种心理 学把亚里士多德心理学的详 尽阐述与晚期罗马和伊斯兰 的医学结合起来。亚里士多
19
进步主义教育的不足
• 1.将“儿童中心”走向极端 • 2.忽视学校工作的一般规律
性 教师地位:轻视教师的地位和作用,要求过高 课程设置:缺乏全面计划、知识结构缺乏系统
学校职能;注重儿童个人成长,没有为社会做 总体规划
• 3.进步主义教育理论存在局限性
观点的多元性: 主观唯心主义哲学观 庸俗进化论的社会观 (强调个人经验) (强调点点滴滴的改良
基本主张
四、教学方法
• 对传统“教师讲,学生听”教学方法的批判; • 从做中学;
13
• 问题教学法(主动的作业用于课堂教学的实 践)。
基本主张
14
• 克伯屈的“设计教学法” • 如何理解“赫尔巴特的教学法是以思维附属 于获得知识的过程,问题教学法是以获得知识 附属于思维的过程”
基本主张
15
五、教育应有利于发展民主和自由
37
课程论 –对传统课程的批判 –课程应以儿童的活动为中心,从做中
学
教学方法(从做中学)
–对传统“教师讲,学生听”教学方法
的批判 –教学活动应唤起儿童的“思维”,培
五、几种重要的教育制度和方 法
38
• (一) 帕克的
昆西教
弗兰西斯·韦兰·帕克(Rrancis Wayland Parker)
39
二、进步教育运动始末
28
七项原则
1、学生有自然发展的自由 2、兴趣是全部活动的动机
3、教师是指导者,而不是布置作业的监工
4、进行有关学生发展的科学研究 5、对于儿童身体的发展给予很大的注意 6、适应儿童生活的需要,加强学校与家庭之间 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