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南充地方文化

南充地方文化


精髓,汇巴蜀文化之遗风,在美丽富饶的嘉陵江
流域创造了独特、凝重的川北文化。川北灯戏被
邀进了中南海,为国家领导人献艺;世界唯一的
川北大木偶被推上国际舞台,多次参加国际木偶
艺术节,在世界艺坛上被誉为“东方艺术的冠
冕”;川北皮影被推到世界音乐之都维也纳表演, 轰动了欧洲;鲜为人知的川北剪纸,以奇险的刀 法,细腻、精美的造型闻名全国。
西充凤凰山——张献忠殉难处
主共 席和 张国 澜副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 参谋长:罗瑞卿
南充曲艺
拽跳逗欢的川北灯戏
酷似真人的川北大木偶 古老久远的川北皮影戏
玲珑剔透的川北剪纸
古朴神秘的南充傩戏
风姿绰约的川北歌舞
驰名中外的川北杂技 高亢嘹亮的嘉陵江号子
远古的天籁巴渝舞
聪明、勇敢、俭朴的南充人民融中原文化之
南充地方文化
源远流长嘉陵江 千年绸都南充城
南充是已有建城2200年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
四川省八大中心城市之一,川东北中心城市,位
于四川盆地东北部嘉陵江中游,古老嘉陵江畔一
颗璀璨的明珠,闻名遐迩的丝绸之乡,久负盛名
的水果之州,面积12494平方公里,人口730万,
地理坐标北纬30°35′~ 31°51′、东经 105°27′~ 106°58′之间,南北跨度165公里, 东西跨度143公里。
傩戏
奇特的服饰,狰狞的面具,凝重的动作,古怪的言语,
香雾缭绕的场景,双手握着两把神秘的香蜡,似乎于原始 人在狂欢……这不是古希腊的酒神狂欢仪式,也不是印第
安人的原始宗教活动,而是广泛流传于川北阆(中)苍
(溪)南(部)三县市民间的一种古老的剧种——傩戏表 演!
巴渝舞
巴渝舞是古巴人在同猛兽、部族斗争中发展起来的一种 集体武舞。武王伐纣的“牧野之战”,就是由巴人组成的 “龙贲”军,执看挺仗,前歌后舞,“凌殷人倒戈”,从而 取得胜利。秦末,阆中巴人领袖范目率七姓巴人帮助汉高祖 “还定三秦”,在冲锋陷阵中,巴渝舞又起了重要作用。
川北大木偶
我国的木偶戏有着悠久的历史,它始于汉,兴于唐,到 宋时就相当盛行了。南充地区的木偶戏有川北大木偶与京木 偶,二者都是杖头木偶,此外还有指戏木偶,即被单戏。京 木偶较小,川北大木偶较大,京木偶与流行于其它地区的京 木偶相同,而川北大木偶则风格别具,颇有特色。川北大木 偶身高四尺有余,比京木偶大出三倍以上酷似真人,且表演 不受剧种限制,人和木偶混合(阴阳班)演出时,神貌无异。 据口碑,川北大木偶已有300余年历史。清初湖广人青发荣。 青发旺在湖广填四川移民时,将大木偶艺术带到了川北仪陇 县,后来青氏又将此技艺传给了杨三合。1914年仪陇县包包 场(今石佛乡)木偶艺人李约之买了杨三合后代的木偶,率 其子李章福、李章祥,创建了“福祥班”,或称“李家班”。 此后,大木偶艺术在川北地区活动频繁,妇孺皆知,人称 “川北大木偶”。2006年6月10日,我国第一个文化遗产日, 川北大木偶被列入我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宗教文化
巴巴寺
巴巴寺,位于四川省阆中市蟠龙山南麓,为伊斯兰教嘎德 忍耶教派第一位来我国传教的祖师华哲· 阿卜董拉希(又称“西 来上人”)的墓地。“巴巴”,即为阿拉伯语“祖先”、“祖 师”的意思。 清康熙二十三年(1864),沙特阿拉伯麦加城人 穆罕默德第二十九代裔(yī)孙华哲· 阿卜董拉希,从甘肃、 陕西来到阆中传教,阆中川北镇总兵马子云待为师长,让他定 居在铁塔寺(古城东门北侧)。这位“西来上人”神形古健, 状貌若仙,他“胸藏三教之书而不以文名,艺精百家之奇而不 以技称”,言语诙谐,善于骑射,尤工诗歌。他同马子云常游 蟠龙山,见南麓处居蟠龙山龙脉之首,便卜阴宅(坟地)于水 池之中。康熙二十八年三月,阿卜董拉希去世。他的高足弟子 祁静一与马子云便在他生前所卜之处建造“拱北”(墓亭), 排水填土,将其安葬于内,并命名为“久照亭”,俗称巴巴寺, 占地20亩,建筑面积1800平方米。
古天文文化
南充是古天文研究的中心。西汉伟大的 天文学家、历史学家落下闳在其家乡阆中蟠 龙山建立了我国最早的民间观星台、创制了 第一台浑天仪,奠定了世界最早的浑天说的 基础,发明了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明确文字记 载的历法——《太初历》。独特的地理位置 和研究天文学的深厚传统,吸引了无数天文 学家到阆中,形成了中国古代天文研究的灿 烂星空。
邦借机由西门出逃,结
果纪信被项羽投入油锅 烫死。后刘邦战胜项羽
建立汉王朝,念纪信救
汉有功,便在纪信故乡 今西充一带设安汉县以 记之。
张宪祠
名人文化

明代父子宰相陈以勤陈于陛 明代嘉靖才子任翰 明代诗书双绝黄辉

著名爱国将领邓锡侯 著名爱国民主人士鲜英 近现代名辩家伍非百


凤求凰
凤兮凤兮归故乡,遨游四海求其凰。 时未遇兮无所将,何悟今兮升斯堂! 有艳淑女在闺房,室迩人遐毒我肠。 何缘交颈为鸳鸯,胡颉颃兮共翱翔! 皇兮皇兮从我栖,得托孳尾永为妃。 交情通意心和谐,中夜相从知者谁? 双翼俱起翻高飞,无感我思使余悲。
卓文君数字诗
一别之后,二地相悬,只说是三四月,又谁知 五六年,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无可传,九连环从 中折断,十里长亭望眼欲穿,百思想,千系念,万 般无奈把君怨。 万语千言说不完,百无聊赖十依栏,重九登高 看孤雁,八月中秋月圆人不圆,七月半烧香秉烛问 苍天,六月伏天人人摇扇我心寒。五月石榴如火偏 遇阵阵冷雨浇花端,四月枇杷未黄我欲对镜心意乱。 忽匆匆,三月桃花随水转。飘零零,二月风筝 线儿断,唉!郎呀郎,巴不得下世你为女来我为男。
栽赃的著名例子:满清的“七杀碑”传说
满清说张献忠不仅杀人如麻,还在他杀人的地 方立了个碑,碑上写有: “天生万物以养人,人无一善以报天,杀、杀、杀、 杀、杀、杀、杀” 但后来,在广汉的一个公共墓地里,出土了张 献忠的“圣谕碑”。碑文上却是: “天生万物与人,人无一物与天,鬼神明明,自思自 量” 即慈悲的上天赐万物于人类,而人却没有一物 可用来报答上天。所以人需要反省。根本就没有丝 毫的杀气。
川北皮影戏
中国地方皮影戏 的一种。又称川北灯 影儿、川北皮灯影、 川北影子等。以加过 工的黄牛皮雕镂成影 偶,借助灯光由人操 纵取影,在屏幕上表 演戏剧故事而名。川 北皮影戏主要有土皮 影、陕灯影和王灯影 三种。
川北灯戏
川北灯戏也叫“农民戏”,又称“鼓乐神”,是流行在
川北一带历史悠久的民间歌舞小戏。明清以来,灯戏频繁演 出于川东北的广大山乡,延绵不绝。川北灯戏在川北流传甚 广,中心地带是阆中、苍溪、南部、盐亭、剑阁、昭化、江 油、西充、南充、仪陇、巴中、广安等地。灯戏除多在春节、 中秋、春种、秋收等传统节日演出外,也在民俗祭神,如春 社、秋社、清明、建庙迎神、神福生日、请神传坛……,以 及个人红白喜事,如结婚、出嫁、祝寿、丧葬道场演出。 川北灯戏被称做“传统戏曲的活化石”,独具地方特色,是 一种综合性、娱乐性、参与性极强的艺术形式,2006年5月, 被国务院授牌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科举制从隋朝大业 元年(605年)开始实行,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 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
名人文化

辅佐刘邦定三秦的范目 开汉安汉的纪信纪通 西汉天文学家落下闳 汉代赋圣司马相如 蜀汉史学家教育家谯周
种。它源于汉,兴 于唐,发端于民间,蕴藏首古老文化的内涵,凝聚着中华民族 深厚的感情和心理意识,具有朴实、自然的艺术特色,天真、 雅趣的审美品格,简洁、明快的艺术语言,健康、浓郁的乡土 气息。作为有形文化传承的川北剪纸,从形式、内容到用途, 都有与全国各地剪纸不同特性和风格。它既不同于北方剪纸的 “天真浑厚”,也不同于南方剪纸的“玲珑剔透”,而是粗中 的细,细中见粗。川北剪纸的题材广泛,多样,飞禽走兽,五 谷六畜,随意剪来,无不栩栩如生,令人遐思无穷。其花样可 分为吉祥如意图,翎毛花卉图,古今人物图,现实生活图等五 大类。其技法和制作方法可分为阴阳套刻法、黑白贴刻法、暗 刺排剪法、折叠剪纸法、双手撕法和火烧烫绘法六种。
太极图说
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 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 仪立焉。阳变阴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五气顺布,四 时行焉。五行一阴阳也,阴阳一太极也,太极本无极 也。五行之生也,各一其性。无极之真,二五之精妙 合而疑。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二气交感,化生万物。 万物生生,而变化无穷焉。惟人也得其秀而最灵。形 既生矣,神发知矣。五性感动,而善恶分,万事出矣。 圣人定之以中正仁义而主静,立人极焉。故圣人与天 地合其德,日月合其明,四时合其序,鬼神合其吉凶。 君子修之,吉;小人悖之,凶。故曰:“立天之道, 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 义”。又曰:“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大哉易 也,斯之至矣。
丝绸文化
“巴蜀人文胜地, 秦汉丝绵名邦” 。
杭州、苏州、嘉兴、无锡、湖州、吴江
20世纪80年代中期, 南充丝绸到达鼎盛时期, 全行业总产值超过15亿元 (90价),出口创汇超过
5000万美元,产品远销
40多个国家和地区,这在 计划经济体制下,南充丝 绸业的“第一次创业”, 可谓风光无限。
“丝绸文化”引领 产业发展初见端倪, 1990年至1994年,南充 市连续举办了五届丝绸 节,使南充丝绸名扬中 外。“中国绸都”品牌 效应作用日益明显, “千年绸都第一坊”成 为集丝绸文化、蚕桑文 化和旅游为一体的全国 一大亮点。
四川保路运动领导人罗伦
开国元帅朱德 民主革命教育家张澜 国之栋梁罗瑞卿 共产主义战士张思德


著名藏学家张怡荪
著名历史地理学家任乃强 著名佛学家王恩洋 著名数学家张鼎铭 著名土壤学家蓝梦九
南充胜事联翩

司马相如蓬安留故墅 蜀汉大将张飞镇守阆中 诗圣杜甫吟诗赞阆中 画圣吴道子丹青绘嘉陵江 袁天罡李淳风阆中观天象 余王介运山城抗蒙军 忽必烈驻扎青居城 张献忠殉难凤凰山 顺泸起义震惊全川 红军战斗在南充 张澜南充办教育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