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学》(第二版)2016年3月考前练习题一、名词解释1. 变动成本法是指在产品成本的计算上,只包括产品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中的变动性部分,而不包括制造费用中的固定性部分。
制造费用中的固定性部分被视为期间成本而从相应期间的收入中全部扣除。
2. 现金持有动机企业持有一定数量的现金,主要基于以下三个方面的动机:(1)支付动机,即企业为正常生产经营保持的现金支付能力。
(2)预防动机,即企业为应付意外情况而需要保持的现金支付能力。
(3)投机动机,即企业为了抓住稍纵即逝的市场机会,以获取较大的利益而保持的现金支付能力。
3. 资金时间价值资金在周转使用中由于时间因素而形成的差额价值,即资金在生产经营中带来的增值额,称为资金的时间价值。
4. 年金年金是指一定期间内每期相等金额的收付款项。
折旧、租金、利息、保险金、养老金等通常都采取年金的形式。
5. 股票是股份公司为筹集自有资金而发行的有价证券,是持股人拥有公司股份的入股凭证。
它证明持股人在股份公司中拥有的所有权。
6. 财务杠杆是指在企业运用财务费用固定型的筹资方式时(如银行借款、发行债券、优先股)所产生的普通股每股收益变动率大于息税前利润变动率的现象。
企业利用财务杠杆会对权益资本的收益产生一定的影响,有时可能给权益资本的所有者带来额外的收益即财务杠杆利益,有时可能造成一定的损失即遭受财务风险。
7. 资本成本比较法是计算不同资本结构(或筹资方案)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并以此为标准相互比较进行资本结构决策的方法。
8. 每股利润分析法是利用每股利润无差别点来进行资本结构决策的方法。
每股利润无差别点是指两种筹资方式下普通股每股利润相等时的息税前利润点,根据每股利润无差别点,可以分析判断在什么情况下运用债务筹资来安排和调整资本结构。
9. 投资利润率又称投资报酬率(记作ROI),是指达产期正常年度利润或年均利润占投资总额的百分比。
10. 股利政策是企业就股利分配所采取的策略,如设计多大的股利支付率、以何种形式支付股利、何时支付股利等问题。
11. 完全成本法是指在产品成本的计算上,不仅包括产品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还包括全部的制造费用(变动性的制造费用和固定性的制造费用)。
二、计算题1. (CH 2)某公司拟筹资5 000万元,其中按面值发行债券2 000万元,票面利率10%,筹资费率2%;发行优先股800万元,股利率为12%,筹资费率3%;发行普通股2 200万元,筹资费率5%,预计第一年股利率为12%,以后每年按4%递增。
所得税税率为33%。
试计算该筹资方案的个别资金成本与综合资金成本。
解答:债券成本=%48.62%)-(1200033%)-(110%2000=⨯⨯⨯优先股成本=%37.123%)-(180012%800=⨯⨯普通股成本=%63.16%4%63.12%45%)-(1220012%2200=+=+⨯⨯综合资金成本=%63.1650002200%37.125000800%48.650002000⨯+⨯+⨯=2.74%+1.98%+7.32%=12.04%2. (CH 2)假设红星电器厂准备投资开发集成电路生产线,根据市场预测,预计可能获得的年报酬及概率资料见要求:试计算红星电器厂该方案的风险报酬率和风险报酬额。
解答:(1)计算期望报酬额。
=600×0.3+300×0.5+0×0.2=330(万元) (2)计算投资报酬额的标准离差。
2.0)3300(5.0)330300(3.0)330600(222⨯-+⨯-+⨯-=210(万元)(3)计算标准离差率。
V=210/330=63.64%(4)导入风险报酬系数,计算风险报酬率。
R R =b×V=8%×63.64%=5.09% (5)计算风险报酬额。
P R =330×5.09%/(6%+5.09%)=151.46(万元)3. (CH 2)国库券的利息率为4%,市场证券组合的报酬率为12%。
要求:(1)计算市场风险报酬率。
(2)当β值为1.5时,必要报酬率应为多少?(3)如果一投资计划的β值为0.8,期望报酬率为9.8%,是否应当进行投资? (4)如果某股票的必要报酬率为11.2%,其β值应为多少?解答:根据资本资产定价模型计算如下: (1)市场风险报酬率=12%-4%=8% (2)必要报酬率=R F +R P=R F +ß(K m -R F ) =4%+1.5×(12%-4%)=16%(3)计算该投资计划的必要报酬率。
必要报酬率=R F +ß(K m -R F )=4%+0.8×(12%-4%)=10.4%因为该投资计划的期望报酬率小于必要报酬率,所以不应进行投资。
(4)必要报酬率=R F +ß(K m -R F )ß=(11.2%-4%)/(12%-4%)=0.94. (CH 3)某股份公司1998年有关资料如下:金额单位:万元要求:(1)计算流动资产的年初余额、年末余额和平均余额(假定流动资产由速动资产与存货组成)。
(2)计算本年销售收入净额和总资产周转率。
(3)计算销售净利率和权益报酬率。
(4)假定该公司1999年的投资计划需要资金2 100万元,公司项目资金结构是维持权益乘数为1.5的资金结构,请按剩余股利政策确定该公司1998年向投资者分红的金额。
解答:(1)计算流动资产的年初余额、年末余额和平均余额流动资产年初余额=7200+0.8×6000=12000(万元)流动资产年末余额=8000×1.5=12000(万元)流动资产平均余额=(12000+12000)÷2=12000(万元)(2)计算本年销售收入净额和总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净额=4×12000=48000(万元)总资产平均余额=(15000+17000)÷2=16000(万元)总资产周转率=48000÷16000=3(次)(3)计算本年销售净利率和权益报酬率销售净利率=%100480002880=6%权益报酬率=资产净利率×权益乘数=6%×3×1.5=27%(4)计算该公司1998年向投资者分红金额1999年投资所需自有资金为:2100÷1.5=1400(万元)因此,向投资者所分红利为:2880-1400=1480(万元)5. (CH 3)假设某制造公司的资产组合如下:流动资产:30 000万元固定资产:70 000万元变动前该公司的筹资组合如下:流动负债(短期资金):10 000万元长期负债(长期资金):90 000万元现在该企业计划采用比较冒险的筹资组合如下:流动负债(短期资金):50 000万元长期负债(长期资金):50 000万元已知资产组合变动前后息税前利润均为30 000万元,流动负债的成本为5%,长期资金的成本为12%。
要求:(1)试计算变动前后该公司的利润总额、投资报酬率和流动比率。
(2)说明该企业的盈利能力和财务风险的变化情况。
解答:(1)变动之前利润总额=息税前利润-资金成本=息税前利润-(短期资金成本+长期资金成本)=30 000-(10 000×5%+90 000×12%)=30 000-(500+10 800)=30 000-11 300=18 700(万元)投资报酬率=利润总额/资金总额=18 700/100 000=18.7%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30 000/10 000=3(2)变动之后利润总额=息税前利润-资金成本=息税前利润-(短期资金成本+长期资金成本)=30 000-(50 000×5%+50 000×12%)=30 000-8 500=21 500(万元)投资报酬率=利润总额/资金总额=21 500/100 000×100%=21.5%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30 000/50 000=0.6由于该企业使用了较多的流动负债,该企业的利润总额由18 700万元增加到21 500万元,投资报酬率也由18.7%增加到21.5%,但是流动比率由3下降到0.6,表明虽然该企业的盈利能力增强,但是财务风险却增大了。
6. (CH 4)某企业只生产和销售A 产品,其总成本习性模型为Y =10000+3X 。
假定该企业1998年度A 产品销售量为10000件,每件售价为5元;按市场预测,1999年A 产品的销售数量将增长10%。
要求:(1)计算1998年该企业的边际贡献总额。
(2)计算1998年该企业的息税前利润。
(3)计算销售量为10000件时的经营杠杆系数。
(4)计算1999年息税前利润增长率。
(5)假定企业1998年发生负债利息5 000元,且无优先股股息,计算复合杠杆系数。
解答:(1)1998年企业的边际贡献总额=S -V =10000×5-10000×3=20000(元)。
(2)1998年企业的息税前利润=边际贡献总额一固定成本=20000-10000=10000(元)。
(3)销售量为10000件时的经营杠杆系数=边际贡献总额/息税前利润总额=20000/10000=2 (4)1999年息税前利润增长率=2×10%=20% (5)复合杠杆系数=[(5-3)×10000]/[(5-3)×10000-10000-5000]=47.(CH 4)某公司的固定成本总额为80万元,变动成本率(变动成本与销售额之比)为60%,当销售额为400万元时,息税前利润为80万元,税后利润为29.48万元。
该公司所得税税率为33%。
要求:(1)计算该公司的经营杠杆系数、财务杠杆系数和总杠杆系数。
(2)对该公司经营及财务面临的风险进行分析。
解答:(1)根据有关公式,可计算经营杠杆系数、财务杠杆系数和总杠杆系数分别为:280%60400400=⨯-==息税前利润边际贡献经营杠杆系数82.1%)331(48.2980=-÷==-=税前利润息税前利润利息息税前利润息税前利润财务杠杆系数总杠杆系数=经营杠杆系数×财务杠杆系数=2×1.82=3.64(2)对该公司经营及财务面临的风险进行分析:对该公司来说,当销售收入增减变化为1%时,其息税前利润增减变化百分比将是它的2倍。
当销售收入降低到边际贡献等于固定成本时,公司将进入盈亏平衡点。
当息税前利润增减变化1%,其每股收益的增减变化将是它的1.82倍。
总杠杆系数为3.64,说明当销售收入增减变化为1%时,其每股收益的增减变化为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