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类的聚居地——聚落 优秀PPT—人教版2020-2021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册 (42张)

人类的聚居地——聚落 优秀PPT—人教版2020-2021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册 (42张)



2.所以如 果你有 愿望, 如果你 真的还 有力量 去实行 它,我 觉得我 一定要 即刻就 出发, 去完成 自己的 愿望, 让自己 更少的 遗憾。 人生是 一个漫 长的过 程,年 轻是多 么的好 ,但是 请你们 记得, 记得有 很多的 东西, 当你不 懂的时 候,你 年轻, 当你懂 得了以 后,你 已年老 。
发展的是( D )
A.资源丰富
B.交通便利
C.人口密集
D.山清水秀
14.该游客发现聚落里有好多古建筑,且有保 护标志。你认为当地保护这些古建筑的主要原因是
(D ) A.它能适应当地环境 B.它能适应现在的社会发展 C.它比现代建筑好看 D.它记录的信息具有研究价值
二、综合题 15.读下面三幅图,回答问题。
3.聚落的分布。 稠密区:在一些河流中下游 _平_原__地_区_或__河_口_、_沿__海_________地区,聚落分布比较密集。 稀疏区:在_高_山_、__荒_漠______地区,则少有或没有聚落。 4.聚落的形态。 因自然环境而异,有的聚落沿河流、山麓、谷 地等延伸呈___条_带____(团块/条带)状;在平原地区的 聚落一般是__团__块____(团块/条带)状。
一、单项选择题 考点一 聚落与环境 读城市和乡村景观图,完成 1~2 题。
1.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乡村交通发达 B.城市建筑高大、密集 C.城市人口密度小 D.乡村房屋高大、分散
2.图中两种聚落的最主要差异是( D ) A.房屋建筑的差异 B.人们收入的差异 C.人口数量的差异 D.劳动生产方式的差异
大型人类文明最早诞生的地区,而稍后的爱琴文明 未被包含其中。四大古文明的意义并不在时间的先 后,而在于它们是后来诸多文明的发源地,对其所 在地区产生了巨大影响。四大古文明是原生文明, 而其他文明属于派生文明,深受临近地区原生文明 的影响。

1.当我们常常以为自己顶不住的时候 ,并不 是最后 的时刻 ,而是 我们的 精神崩 溃了。 那你只 要坚持 精神的 重整, 坚持精 神的出 发,其 实当我 们觉得 ,那是 万劫不 复的情 景,也 依然可 以去找 到它的 出口, 也依然 可以坚 持过来
第四章 居民与聚落
第三节 人类的聚居地——聚落
考点一 聚落与环境 1.我们把人们的聚居地——乡村和城市,统称 __聚__落____。一般先有__乡__村____,后有__城__市____。
2.乡村和城市。 根据劳动生产方式的不同,一般乡村聚落分为 ___农_村____(从事耕作业),__牧_村_____(从事畜牧业)以及 __渔__村____(从事渔业);城市主要从事__工__业____和商 业;乡村和城市还在人口、交通、建筑、生活方式 等方面存在差异。
5.聚落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
地区
民居图片
当地的
民居建
两者的相互
气候特
筑特点
关系

双层木楼或
东南亚_热__带_ 气候区
竹楼通风好,
双层木 炎热多
人居住在楼
楼或竹 雨、潮
上,不仅比较

湿
凉爽而且可
以避免潮湿
西亚热__带__ _沙__漠_____ 气候区
墙厚可以减 炎 少白天通过 热、 墙壁传导进 墙___厚_____、 干 入的太阳热 窗___小_____ 燥、 量,窗小可以 多风 减少从沙漠 沙 地区吹来的
考点一 聚落与环境 例 1 下列关于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的对比,不正确 的是( D ) A.乡村聚落的居民以农业为主要生产活动方式 B.乡村聚落有农村、牧村、渔村、林场等不同类型 C.城市聚落的居民主要从事工业、服务业等工作 D.城市聚落有住宅、学校、医院、影院,而乡村聚 落没有
典例分析:乡村是人口规模不大、主要从事农 业生产活动的居民聚居地,A 项正确;乡村聚落有 农村、牧村、渔村、林场等不同类型,B 项正确; 城市聚落居民主要从事工业、服务业等工作,C 项 正确;城市聚落和乡村聚落都有住宅、学校、医院、 影院等,D 项错误。故选 D。
A.福建土楼
B.陕西窑洞
C.北京四合院ຫໍສະໝຸດ D.云南竹楼6.关于传统民居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D )
A.福建土楼受土质条件影响 B.陕西窑洞受水源条件影响 C.北京四合院受地形条件影响 D.云南竹楼受气候条件影响
读某地区聚落示意图(单位:米),回答 7~9 题。
7.该地区的聚落中,建有多座尖顶的宗教建筑

7.要写好 一篇记 叙文, 首先必 须确定 自己的 情感, 然后根 据自己 的情感 选择提 炼材料 ,再加 以细致 的描写 ,在必 要的地 方画龙 点睛地 穿插一 点议论 。

8.对任何 一篇记 叙文而 言,叙 述是骨 架,描 写是血 肉,而 抒情与 议论则 是灵魂 ,这四 者是缺 一不可 的。总 之,我 们要学 会综合 运用多 种表现 手法, 使我们 笔下的 文字显 得生动 活泼、 形象可 感、醒 人耳目 、启人 深思。

3.抒情往 往不会 单独出 现在文 中,它 常与记 叙、描 写、议 论等结 合在一 起。一 般来说 ,直接 抒情一 般要与 议论结 合在一 起,而 间接抒 情一般 与叙述 、描写 结合在 一起。

4.借景抒 情又称 寓情于 景,是 指作者 带着强 烈的主 观情感 去描写 客观景 物,通 过景物 来抒情 。

5.融情于 事,指 通过叙 述事件 来抒发 感情, 让感情 从具体 事件的 叙述中 自然地 流露出 来,感 染读者 。这种 渗透着 感情的 叙述, 读者品 味起来 就更觉 得真诚 可亲。

6.通过对 客观事 物的描 写或刻 画,间 接表现 出作者 的志向 、意愿 。采用 托物言 志,关 键是志 与物要 有某种 相同点 或相似 点,使 物能达 意而志 为物核 。托物 言志常 借用比 拟、象 征等手 法。
(3) 聚 落 形 状 受 地 形 影 响 , 山 区 聚 落 一 般 为 ___条_带____状,平原地区呈___团_块____状。
(4)A 、 B 、 C 三 处 聚 落 分 布 的 共 同 特 点 是 __地_势__相_对_平_坦__,_沿_河__流_分_布___________________。
以冰雪制成, 严寒 冰层广布,易
于取材;防寒
木屋,室内有 壁炉、火炉
墙厚利于保
暖,窗小可减
_严__寒_
少冷空气进 入室内,双层
玻璃可以保

考点二 聚落与世界文化遗产 6.已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传统聚落有_意_大_利___ 的威尼斯城,法国巴黎塞纳河沿岸,我国山西省的 __平__遥_古_城______、__云_南__省___的丽江古城、_安__徽_省____的 皖南古村落、澳门历史城区等。对于文化遗产,我 们要做到保护和修缮。
C.德国
D.意大利
四大文明古国 四大文明古国,分别是古巴比伦(位于西亚,今 地域属伊拉克)、古埃及(位于西亚及北非交界处,今 地域属埃及)、古印度(位于南亚,地域范围包括今印 度、巴基斯坦等国)和中国(位于东亚)。四大文明古 国,实际上对应着世界四大文明发源地,分别是两 河流域、尼罗河流域、恒河流域、黄河流域这四个
物——“教堂”。试判断该地区最可能地处( C )
A.非洲南部
B.亚洲东部
C.欧洲西部
D.非洲北部
8.甲、乙、丙中,经济发展较快的是( A )
A.甲
B.乙
C.丙
D.一样快
9.以下不一定是甲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的是 (C )
A.有铁路和公路经过,交通便利 B.有河流流经,水源充足 C.人口众多,资源丰富 D.地势低平,有充足的土地发展工农业
__热__风____
中国黄土 高原
_门__洞__高__、__窗___ _户__大__,__内__部___ _空__间__为__拱__形___
利用黄土 的直立性 干 挖凿成窑 燥 洞,不易崩 塌
北极地 区
亚寒带 地区
__冰__屋__、__半__地__ _下__式__,__墙__体___ _厚__、__门__小_____
考点二 聚落与世界文化遗产 (2020·佛山禅城期末考)佛山祖庙东华里,100 多 年前,是佛山城里的“第一街”,是佛山现存最完 整的清代庄宅式府第建筑组,具有典型的岭南民居 建筑风格,2001 年被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结合材料完成 10~11 题。
10.民居与自然环境密切相关,东华里古建筑
C.承载着佛山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延续着佛山历史 的脉络
D.充分展现佛山文化,推动佛山文化名城建设
下面是某游客旅游时拍摄的一张照片。据此回 答 12~14 题。
12.从照片中可以看出,影响该聚落分布的最
主要因素是( A )
A.地形
B.交通
C.河流
D.资源
13.下列条件中,不属于促进城市聚落形成与
考点二 聚落与世界文化遗产 例 2 下列世界文化遗产的名称与其所在地一致的是 (C ) A.巴黎塞纳河岸——意大利 B.威尼斯城——法国 C.平遥古城——中国山西省 D.丽江古城——中国湖南省 典例分析:巴黎塞纳河岸位于法国,A 项错误;水上 城市——威尼斯位于意大利,B 项错误;平遥古城位于中 国山西省,C 项正确;丽江古城位于中国云南省,D 项错 误。故选 C。
读聚落景观图,回答 3~4 题。
3.四幅景观图中,属于城市聚落的是( C )
A.甲
B.乙
C.丙
D.丁
4.与丁聚落比较,乙聚落的( B ) A.居民全部从事海洋渔业 B.房屋更密集 C.交通经常堵塞 D.大气污染非常严重
读下图,回答 5~6 题。
5.具有坚固、防御性强特点的传统民居是( A )
(5)聚落与环境关系密切,下列关于聚落的说法 正确的是( C )
A.早期的聚落大都分布在经济发达的地区 B.自然环境的差异并不影响聚落的建筑风格 C.河流中下游的平原地区有利于聚落的形成 D.在热带沙漠地区的房屋一般墙厚、窗户大, 有利于散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