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一流企业的八个特征
2012-09-27
我想从以下八个方面来对世界一流企业的内涵作一简要的定义:
第一,竞争。
如果一个企业不是在国际、国内竞争当中锤炼出来的,就不能称作世界一流企业。
比如,中铝集团这两三年能有脱胎换骨的变化,我觉得与竞争有很大关系。
如果没有与民企的竞争,很可能会故步自封,裹足不前。
竞争使企业进步,垄断使企业落后。
第二,份额。
在竞争当中,一流企业一定能够不断地争取更多的市场份额,而且能够保持比较高的水平。
之所以强调份额而不是销售额,是因为要竞争就要抢市场份额,但并不是说非得每个企业都是财富500强,都能达到两三百亿美元或是更高的销售额。
有些小行当做得再大,不一定能达到很高的销售收入。
比如说基础元器件,有些基础元器件产值做不了多么大,但能够成为行业的小巨人,在这个行业市场占有率相当高。
第三,价值。
世界一流企业没有一个不创造和分享价值。
竞争和占领市场的过程和结果都指向价值。
要给股东带来价值,给客户带来价值,给员工带来价值,等等。
一些企业有充分的市场竞争的锤炼,也有比较高的市场占有率,但创造不出更高的价值,而是靠不断地降低售价、压低成本或者是大规模的资源投入、资源占用,这不能称之为一流企业。
每个企业都要发展,都要参与竞争,重要的是看能否创造价值,是不是有经济增加值,而不是仅仅拥有很多资源。
而且要懂得让很多利益相关者分享价值。
第四,产业。
企业发展了、壮大了,仅仅是积累财富还是发展产业呢?一些大企业,从规模上来看好像能进500强榜单,但是不知道这些企业推动了什么产业发展,我们看到的只是企业老板有很多财富,不知道企业在哪个产业有竞争力和引领能力,这包括要有先进的产业技术,或者良好的产业发展模式。
从更高层面上讲,一流企业应该对世界、社会有所贡献,而不光考虑赚了多少钱。
第五,品牌。
要成为全球一流企业,应该有品牌,品牌凝聚了产品、产业、商业模式、质量、管理、文化、成本控制等一系列要素,而且品牌要能够传承下来。
第六,人才。
如果没有一流的人才,成不了一流的企业。
我们很高兴地看到,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这些年培养了很多优秀的人才。
第七,机制。
要有适应国际先进惯例和规则的机制,否则将不能实现长远发展。
当前中国产业发展到重化工业的阶段,重化工业企业得以实现飞速发展,而重化工业企业大多是国有企业。
我们应该居安思危,当重化工业发展的阶段过去,这些企业该怎么办?如果没有好的机制是不行的。
良好的机制包括良好的用人机制,还包括良好的公司治理。
公司治理要商业化,要进一步跟市场经济接轨。
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机制改革、机制的现代化、机制的全球化是必须要推进的。
第八,文化。
企业的文化是软实力。
我讲的文化不是简单地搞点企业文化建设,而是指企业的内在气质。
自然人有气质,企业法人也有气质。
一些企业很有资金实力,但是产品的品质不行,或者是产品的品质也可以,品位不够。
我们中国企业的产品在全球范围内应有自己独特的品质和品格,上升到这个层次,就能够真正地成为世界一流企业。
作者: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副所长张文魁来源:《港口经济》2012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