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世界一流大学教育理念的特点与启示_别敦荣

世界一流大学教育理念的特点与启示_别敦荣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一五”规划2008年度教育学重点课题(AGA080340);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重大课题(08QG01005);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08JZD0029)。

世界一流大学教育理念的特点与启示别敦荣 张 征【摘 要】 世界一流大学教育理念是教育的必然规律与应然理想的完美结合,对教育现实具有强大的规范和引领作用。

世界一流大学教育理念具有共同的思想内核,呈现出许多共同特点,比如,教育理念是大学历史发展的积淀;教育理念具有内在统一性;教育理念契合大学的发展定位,等等。

研究世界一流大学教育理念,有助于从深层次上揭示这些大学走向卓越的思想根基,对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 教育理念 世界一流大学 特点 启示【收稿日期】 2010年8月【作者简介】 别敦荣,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张征,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博士研究生。

《世界一流大学的教育理念》[1]一文全面梳理和总结了部分世界一流大学的教育理念。

从世界一流大学的形成与发展看,毫无疑问,教育理念是引领一流大学人才培养的价值准则,是教育的必然规律与应然理想的完美结合,对教育现实具有强大的规范和引领作用。

总结和归纳世界一流大学教育理念的特点,不仅有助于从深层次上揭示这些大学走向卓越的思想根基,而且对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一、世界一流大学教育理念的特点世界一流大学教育理念不仅是这些大学走向世界一流的共同经验,也是高等教育活动基本规律的反映,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积淀与现代文明的思想结晶。

世界一流大学的发展历程表明,一流大学既有共同的思想内核,又有匠心独运的个性化创新,并以此为基础形成了其极具特色的教育模式。

第一,教育理念是世界一流大学历史发展的积淀。

大学是文化集成的产物,任何存在的大学都是一种文化的外显和历史传统的再现,历史悠久的大学如此,历史短暂的大学也是如此。

在大学的精神信念中,历史文化的印记是不可磨灭的。

就世界一流大学而言,它们更多地承载了大学精神文化的历史积淀。

在人才培养上,牛津大学、剑桥大学侧重于培养引领未来社会发展的政治、经济精英,麻省理工学院重视培养工程技术英才,尽管它们在培养目标上旨趣各异,但培养社会英才却是其共同的追求,而且这一追求与大学恒久的历史使命是不可分割的。

牛津大学、剑桥大学脱胎于古典大学,有着深厚的人文传统,延续了其一以贯之的历史命脉;而麻省理工学院在赠地运动中兴起,最初的定位是为工业生产培养技术人才,尽管这一适应时代需要的创新塑造了其崇尚实用的品格,但在其走向一流的征程中,又不断注入追求卓越、造就英才、服务社会的大学历史文化元素。

历史与文化虽然无形,但却无声地孕育出了世界一流大学。

创新教育理念,既要准确把握时代需要,又要尊重大学的历史与文化,避免历史虚无主义。

教育理念创新不能拍脑袋,不能指望灵光一闪,它需要扎根于大学的历史发展进程,在文化积淀中寻找值得继承的传统,这样凝练出的教育理念才有生命力。

教育理念可以继承和借鉴,但不可简单移植。

看见别人有什么先进教育理念,一味照搬的“拿来主义”做法不仅难以推行,而且也不会产生多大效果,相反还会出现水土不服的问题,影响大学发展。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有必要借鉴世界一流大学的经验,深入到其历史与文化中去理解其教育理念的精髓,汲取其文化传统的营养。

第二,世界一流大学教育理念具有内在的统一性。

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人的发展不仅关涉知识传授,还包含道德养成;不仅需要科学技术,同样还要有人文精神;不仅要服务社会,服务国家,还要心系人类,胸怀全球。

世界一流大学的教育理念是一个统一体,具有内在的逻辑一致性。

培育英才是其教育理念的核心,体现了高等教育的总体目标与要求,是高等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注重道德和责任教育,强调在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不能忽视了人格的养成、道德的提升;重视营造宽松自由的教育环境,表明只有在自由的环境中,才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奉行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力求在教育活动中培育学生的人文精神;重视教育的开放性与国际化,重在让学生具备国际视野,站在人类和全球的角度观察问题,探寻解决之道,进而增强使命感与责任感。

这些理念紧扣几对主要矛盾关系,确立了大学教育的基本准则。

创新教育理念,要遵循教育规律。

洪堡在论及柏林大学时指出,大学有双重任务,一是对科学的探求,二是个性与道德的修养。

[2]耶鲁大学前校长理查德·列文也谈到,“我们的责任是教育和引导,塑造更广阔世界的价值,这些价值可以激励人的潜能的充分实现”。

[3]尽管这两人生活的时代相距一百多年,但他们对教育的看法却有着高度一致性,那就是大学要重视学生的品格修养,提升学生的道德素质。

无疑,这些相同的认识属于教育规律的范畴,是创新教育理念中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因此,对教育的深度理解直接关乎教育理念的科学性和进步性,世界一流大学正是基于其对教育的深刻理解,尊重教育规律,才确保了其走向卓越的正确方向。

第三,世界一流大学教育理念与其自身发展定位有着高度的契合性。

培养高素质的优秀人才是世界一流大学教育的共同外显特征,它们对人才培养的定位十分明确,能够有针对性地组织高质量的教育教学活动。

比如,在学科布局上,世界一流大学并不贪大求全,且不说像普林斯顿大学、加州理工学院这样的小型大学,即便像哈佛大学这样的巨型大学,它也只有11个学院,其中1个本科生院(即哈佛学院),10个研究生院。

尽管多次有人提议设置工学院,但哈佛大学不为其所动,坚信要办就要办出世界先进水平、办出特色,如果达不到这个要求,宁可不办。

哈佛大学这样表述它的教育信念:致力于克服各种限制,让学生全面参与,使学生发现自己的能力和兴趣,最大限度地发展自己的智力和潜能;哈佛大学的教育应该为学生提供一种基础,使其养成自我依靠和终身学习的习惯,以使其在今后的生活中发展知识,增进理解,服务社会。

[4]在这种信念的指导下,哈佛大学的各个学院也有着清晰的办学定位。

如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立足于培养为民主社会服务并致力于解决公共问题的领导人;法学院定位于创造一流的法律教育知识,以造福世界,等等。

创新教育理念,应当避免空想主义,而要与自己的发展定位保持一致。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定位是否适切直接影响发展水平,过大或过虚的办学定位都不利于大学发展。

我国大学在发展定位上“浪漫主义”色彩过重,很多大学的发展定位远远超过了当今许多世界一流大学。

尽管这种敢于超越的精神无可厚非,但宏伟的目标如果不建基于现实,就无异于空想。

教育理念指引大学前进的方向,发展定位则是大学的办学目标,二者结合起来方能形成合力。

第四,世界一流大学教育理念既有明显的共性,又有鲜明的个性。

虽然世界一流大学教育理念有诸多共同之处,但每一所大学的教育理念又有着自己的独特个性。

致力于培养英才是世界一流大学的共同教育追求,但在不同的学校,有着不同的理解和不一样的做法。

自由教育传统悠久的剑桥大学,在教育活动中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养成学生自由的心灵,反对教育功利主义。

其前副校长约翰·巴特菲尔德曾强调,我们需要警觉,大学与工商业之间的相互联系,不致损害我们的学术水平,或者导致我们不去认真研究问题。

[5]而斯坦福大学则直言不讳地主张,教育要使学生为个人的成功和生活中的实际工作做好准备,强调要培养有用的人,要掌握未来职业所需的实用技能,鼓励学生创业。

为此,斯坦福大学率先在大学建立科技园,支持教师和学生开办公司,孵化科技成果。

当然作为世界一流大学,斯坦福大学并不排斥普通文化的作用,也十分重视人文学科的教学。

创新教育理念,要从实际出发,避免本本主世界一流大学教育理念的特点与启示义。

我国大学在重视学习外国先进经验的同时,应当重视发掘自身的优秀传统、培养自身独特的个性。

对世界一流大学教育理念的共性,需要深刻领会与把握,学习与借鉴,但更需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根据我国高等教育的社会使命和具体环境,创造有自身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教育理念,引领我国大学稳健地迈上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之路。

第五,创新教育理念离不开教育家校长。

社会的期望决定大学的成就,而大学能否与时俱进,敏锐捕捉社会发展动态,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大学校长的素质。

大学是学术组织,其使命在于造就高级专门人才,传承人类文化与文明,发展文化科学技术,促进社会文明进步。

只有让懂教育的人来掌管大学,才能保证大学的发展不偏离教育的逻辑,因此,大学需要教育家校长。

世界一流大学的发展证明,教育家校长和现代一流大学有着高度相关性。

谈到哈佛大学,人们不由得想起艾略特40年治理下哈佛大学发生的巨变;谈到卡内基—梅隆大学,人们自然而然地就会论及理查德·赛特;谈到斯坦福大学,人们不会忘记华莱士·斯特林和特曼……这些校长的任职时间有长有短,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他们开启了自己所在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大门,带领大学迈上了正确而又快速的发展之路。

创新教育理念,校长是核心人物。

对志在创建世界一流的大学来说,更需要遴选教育家校长。

教育家视教育工作为生命,将个人的生命价值寄托于教育,对教育工作有着坚定不移的信念,对教育与人的关系、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教育与国家民族的关系、教育与人类的关系有着合乎规律和传统的深刻理解,具有将自己的认识转化为办学行为的才能。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不是一项格式化的工作,没有万灵妙方,不进行理念创新,就不可能找到正确的发展道路。

我们所处的时代不仅为教育家校长提供了成长的沃土,而且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广阔空间。

二、世界一流大学教育理念的启示世界一流大学教育理念是实然教育理念和应然教育理念的结合体,世界一流大学在办学实践中体现出来的教育理念毫无疑问是实然的教育理念,当然,其中不乏应然教育理念对教育现实的关照。

研究世界一流大学发展历程,考察其教育理念的思想内核,提炼总结其教育理念的特点,就是要从中发现规律性的东西,以期指导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伟大实践。

第一,准确定位,培育英才。

大学以教育立身于世,培养人才是首要使命。

世界一流大学不光要产出一流的科研成果,更要培养杰出人才。

学生质量是大学办学水平高低的直接反映,只有培养世界一流人才的大学才堪称世界一流大学。

不管是有着古典传统的世界一流大学,还是建校才百年左右的世界一流大学,他们都以培育英才为目标。

诚如现任普林斯顿大学校长雪莉·蒂尔曼所言,“让每一个学生拥有才智以及具备成为良好公民和英明领导者的必备性格”。

[6]当然,对世界一流大学来说,“英才”并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它们对“英才”的理解既丰富又具体,有着清晰的定位。

受古典文化传统影响极深的牛津大学,在过去几百年的时间里培养出的政治家和高级公务员比其他所有大学加在一起还要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