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中药学课件第二十五章补虚药文稿演示
中药学课件第二十五章补虚药文稿演示
西洋参
太子参
西洋参
力宏,补心
—补气 生津 气 ,养阴
—用于气虚津伤 清火。
太子参
力薄,补脾
气 ,不清火。
黄芪
黄芪
1. 甘而不壅,温而不燥,气味平和。
2. 甘温补又升,故补气又升阳,为补气要药。
归脾——托疮生肌
3. 甘温补气
益卫固表
归肺
利水消肿
• 应用:
1. 广泛用于脾胃气虚证及中气下陷证。 2. 肺气虚弱卫外不固——自汗、易感。 3. 气血不足,疮疡内陷——脓成不溃或溃久不敛。 4. 气虚不能运化水湿——浮肿,小便不利。
• 用法:
燥湿利水生用,补气健脾炒用,健脾止泻炒焦用。
• 比较:
白术 燥湿健脾 甘和,健脾为主,利小便,止汗
苍术
辛烈,燥湿为主,祛风湿,发汗
• 使用注意:口干舌燥,大便干结者不宜用。
山药:
甘平,入脾肺肾,既补气又养阴,肺脾 肾统补,性兼涩而有固精止带作用。故还 用治肺虚咳喘或肺肾两虚咳喘、肾虚不固 遗精尿频和白带过多以及阴虚内热消渴等。
• 用量用法:
常用量1.5—9克,文火另煮兑入他药汁中服下。 研末量1—1.5克,日2—3次。 救脱量15—30克,煎汁分数次灌服。
• 使用注意:
服人参后不宜喝茶叶茶及食萝卜。
人参
—益气生津 —脾肺气虚
和气津两 党参 伤证
补气力强,大补元气,且 安神益智,为峻补药。
补气力弱,专补脾肺, 且养血,为平补药。
冲任失调胎动不安、相须 降低血压
习惯性流产、胎 合用
续断 漏下血等。
行血脉作用较强
疗伤续折
菟丝子--沙苑子
共性:
——甘温质润,归肝肾 ——补肾固精,养肝明目 ——肾虚腰痛,阳痿遗泄、尿频、带下等和肝肾不
足的目昏头晕、视力减退等。
菟丝子
沙苑子
个性
• 菟丝子
温补脾肾而止泻;补益肝肾以安胎。 故还常用治脾肾虚泻和肝肾不足的胎动不 安。
湿盛胀满、浮肿、呕吐者不宜用。 反大戟、甘遂、芫花、海藻。 久服大量生甘草,可引起浮肿等。
• 比较:
大枣 益气补中 养血安神 蜂蜜 调和药性 润燥解毒,缓急
白扁豆
白扁豆
• 甘温芳香,专入脾胃,功能健脾化湿 消暑。常用治脾虚泄泻、脾虚带下过 多和阴暑吐泻。
• 健脾止泻炒用;消暑解毒生用。
第二节:补 阳 药
补气药甘温壅气,易致中满,故常配理气健 脾药。
人参
党参
人参
• 功效及机理: 甘微温——大补元气,补脾益肺 安神益智 甘微苦——生 津 止 渴
• 特点:重在大补元气,为补气固脱首选药。 • 应用: 1. 气虚欲脱——面色苍白,瞳散失神,口开手撒,
气息低微,汗出肢冷,脉沉细或微。 2. 一般的脾肺气虚证。 3. 热病伤津口渴多汗和消渴。 4. 气血亏虚的心悸、失眠、健忘。
鹿茸
个性
鹿茸
甘温温补,咸味走肾,故又有强筋骨,调冲 任,托疮毒作用,故还可用治肝肾精血不足的筋 骨痿软,小儿五迟。用治冲任虚寒,带脉不固的 崩漏不止,带下过多。
用治疮疡久溃不敛,脓汁清稀或阴疽内陷。
• 使用注意:
宜从小量起用,缓缓增加,不宜骤用大量,以免 阳升风动而现头晕目赤,或助火动血而现鼻衄。 凡阴虚阳亢、血热、胃火、痰热和外感热病,均 应忌用。
附:
鹿角胶:长于止血(虚寒吐、衄、崩、尿血)
鹿角霜:长于收敛止血(脾胃虚寒食少便溏者亦 可用)
紫河车:
甘温温补,味咸入肾,归心补养心血;入肺 补益肺气。故还可用治肺肾两虚的喘嗽的缓解期; 用治气血不足的消瘦痿黄,产后乳少等。
巴戟天
肉苁蓉
巴戟天
辛温祛风湿,用治风湿久痹,步履艰难。
肉苁蓉
药性滋润,归大肠,而能润肠通便。用治老 人肾阳不足,精血亏虚的肠燥便秘。
本品既补又泻,用途广泛。
1. 用于心气不足,常作主药;用治脾气虚常作辅 药。
2. 阴血不足,筋失所养的挛急作痛,或脾胃虚寒 营血不能温养所致的腹中挛急作痛。
3. 风寒、肺热、寒痰、湿痰、所致咳嗽均可配用。 4. 调和药性,应用广泛。 5. 热毒疮疡、咽喉肿痛。 6. 食物中毒、药物中毒。
• 使用注意:
• 补虚药宜饭后服。
• 使用注意:
纯实无虚,不用补药,以免“闭门留 寇”。
• 分类:
虚证证型不外气虚、血虚、阴虚、 阳虚四类,故补虚药亦相应地分为补 气、补血、补阴、补阳四类。
第一节:补 气 药
药性大多甘温,主要补益脾肺之气,主治脾 肺气虚证以及气虚不摄所致的失血、出汗、小便 不禁和血虚津亏等证。
中药学课件第二十 五章补虚药
应用:
• 根据虚证的不同属性而选择不同作用的补虚药, 亦叫直接补。
• 根据气血相关或阴阳互根或阴血同源的理论,互 相配合使用,亦称间接补。
• 根据病情轻重缓急,而分别采用不同的剂型。如 峻补多用汤,缓补多用丸散、酒、膏、片、颗粒、 口服液等。
• 汤剂宜多煎,所谓“补益滋腻之药,宜多煎取其 熟而停蓄。”
• 用法用量:补阴生津宜生用;健脾止泻宜 炒用。煎服10—30克,大量60—250克;研 末吞服,6—10克每次。
甘草
甘草
• 性能功效特点: 独具甘味,且甘味显著,药性——益气补中 甘味缓和—— 归肺——祛痰止咳 缓急止痛,调
和药性
生用甘平——清热解毒
• 应用:
淫羊藿
杜仲
续断
淫羊藿--杜仲--续断
共性:
——甘温而补,归肝肾 ——补肝肾,强筋骨 ——肝肾不足,腰膝酸痛,筋骨痿弱等 ——常两两相须合用。
个性
• 淫羊藿
甘温温肾壮阳,辛温祛除风湿。常用治肾阳 虚;阳痿不育,宫冷不孕及尿频和风湿久痹,肢 体麻木拘挛,步履艰难者。
杜仲 调冲任,固经安胎 —常 补肝肾作用较强,
药性大多辛、甘、温(热),主要温补肾阳, 主治肾阳不足、肾不纳气、脾肾阳虚五更泻、肾 虚精亏、肾阳虚水肿,以及下元虚冷冲任不调证。
本类助火伤阴,阴虚火旺者不宜使用。
鹿茸-- 紫河车--巴戟天--肉苁蓉
共性:
——甘温入肾 ——补肾阳,益精 ——肾阳不足,精血亏虚的男子阳痿、女子不孕、
腰酸耳鸣、肢冷等。
• 用量用法:煎服10—15克,大剂量30—60克; 益气补中升阳宜炙用,其他方面多生用。
白术
山药
白术--山药
共性:
——味甘 ——归脾 ——补气健脾 ——脾虚食少,泄泻或便溏。
个性:
白术:
1. 甘温补气健脾,止汗安胎(专入脾胃)为补气健脾 要药。
2. 苦温燥湿利水。故凡脾气虚弱、脾胃虚寒、脾虚停水 停饮以及脾虚气弱的自汗和胎动不安均作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