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语码转换成因研究

语码转换成因研究

内这 方面 的研究 还 比较少 。 本文 拟 以社 会语 言学 变
分 为语 码 转 换 (o e s i hn ) 语 码 混 合 (o e cd —w t ig 和 c cd —
mi n ) 前者指 句际的转换 , x g。 i 后者指句 内转 换 。 但有 的学者 认 为 . 际转换 与句 内转换 的分 界并 不 十分 句
3 2 礼 貌 规 则 .
可 以说 , 于每 一个 学 生 来说 , 对 外语 是 必 修 课 之 一 。也就 是说 每个人 都要 求 至少 掌握 一 门外语 ,
日常生 活 中 . 礼貌 ”本 身 具有 道 德 或 伦理 意 “ 义 , 人人 都 应 遵 守 和维 护 的一 项 行 为 准则 ; 是 而在 语 言学 领 域 ,有 些 学 者 ( r e 17 ;ec 9 3 G i 9 5 L eh 1 8 ; c
收稿 日期 : 0 0 0 — 5 2 1— 3 1 基 金 项 目 : 国教 育 科 学 “ 一 五 ” 划 教 育 部 课 题 ( 准 文 全 十 规 批 号 : B 6 2 4 子 课 题 的 阶段 性 研究 成果 。 F 0 04 ) B 作 者 简 介 : 苏 ( 9 6 ) 教 授 , 士 导 师 , 事 大 学 英 语 教 韩 15 一 , 硕 从
中使 用 的语言 系统 。著名语 言 学家 郭熙 在 《 国社 中
会语 言学 》 中指 出 :语码 可 以用来 指任 何一 种用 来 “
交 际 的系统 , 至可 以用来 指 只供 自己使用 的一 种 甚 秘 密 的符 号 系统 。 所 以 , ” 可简单 地将其 理解 为人 们 日常交 际中所使 用 的某个 语 言类 型 ,比如汉 语 、 英 语 或者汉 语普 通话 和方 言 。 语 码转 换 (o e s i hn ) 社会 语 言 学 研 究 cd —wt ig 是 c
2 0

苏: 语码转 换成 因研究
V l3 o 01 . _ N2
语 码 转 换成 因研 究
A s a c n o t e Ca s fLa g a e Co e wic i Re e r h i t h u e o n u g d -s th ng
韩 苏 刘婵 娟 山东科技 大 学 山东 泰 安 2 1 1 70 9
近 三 十 年 来 , 码 转 换 (o e s i hn ) 西 语 cd —wt ig 在 c
的重要 课题 之一 。很多 学者认 为 。 人们 在 同一次 交 际 中使 用两 种或更 多 的语 码 进行 交际 , 这就 是语 码 转换 。 比如 . 目前 大众传媒 中出现 的越来 越多 的汉 语
化 , 地方 言 、 地 方言 、 通 话 , 可 能会 在 交 际 本 外 普 都 中 占据一席 之地 。 由此 决定 了它 必定 是一 个多 语多
山东 电力 高等专 科学 校学 报
第l 3卷 第 2期
J u n lo h n o g E e ti o rCol g o r a fS a d n lcrc P we l e e
夹杂英语 的现象 。社会 语言学将 这一现象进一 步 区
方语 言学 界受 到 了多方 面 的关 注 。学者 们 从 句 法 学 、 篇分 析 、 语 心理语 言学 、 和社 会语 言学 等 多个 角 度 . 讨 了 自然语 言 交际 中第一 语 言和第 二语 言 之 探 间 或标准语 与方 言 之间语码 转 换 的原 因 。 目前 , 国
【 要】 摘 语码 转换是 言语 交 际 中的一种 常见现象 。 社会语 言 学认为 , 言行 为 因说话 人/ 语 受话 人
的个 人特 征及 社会 环境 等 因素 的变 化 而产 生 变异。本研 究 首先从 社会语 言 学的角度 探讨 了语
码、 语码 转换 的定 义 问题 , 后 以大 学校 园、 然 电视 节 目及 报刊 杂志 中存在 的语 码 转换 的实例 为
学 及 应用 语 言 学 研 究 。
形 式及 成 因 . 括语 言 内部 尤 其是 语 意 因素 、 言 包 语
使用 者 的个 人 因素 、 以及社会 动 因。
2 大 学 生 的语 码 转 换 的 形 式
大学是 一个特 殊 的社会 团体 。 在这样 一个 环境
里 , 与人 之 间的交 际手段 不可 避免 地会 出现 多元 人
现代 社 会 的发 展 与进 步 .使 得 单 一 的语 言 形
1 语 码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码 转 换 的定 义 语
在社 会语 言 学 中 , 语码 cd ) 一术 语指 交 际 oe这
式, 已远远 不 能满 足 交 际 的需要 , 以语 码转 换 现 所 象 的出现 , 是势之 必然 。 本 文将 以出现在 大学校 园 、 报刊 杂志及 电视节 目中的语码 转换 实例 为分析 文本 , 讨语 码转 换 的 探
语料。 分别 从 语 言 自身 、 言语 行 为参 与者 的个 人 层 面 以及 社 会 背景 等方 面探 讨 了语 码 转换 的 形 式及 成 因。
【 关键 词 】 社会 语 言学 语 码 转换 形式 成 因 【 中图分 类号 】 H391 1. 【 文献 标识 码 】 A
异 理论 为 基础 . 语 言 自身 、 言使 用 者 的个 人 特 从 语
征、 以及社 会环 境这 三个层 面探 讨分 析语 码转 换 的
形式 及成 因 。
清楚 , “ 码混合 ” 有贬意 , 而且 语 带 因此用 “ 语码转 换 ”
作为包罗性 的术语来 涵盖句 际和句 内语码转换 。
2 1
方 言的特殊 群体 。 且会有 语码 转换 现 象发生 。 而
2 1 双 语现 象 : 们 主要指 两种 情况 . 我
2 11 汉 语 — — 外 语 ..
吧) 。这 些例子说 明 , 说话人 为 了保 持语 言 的纯洁 若
性, 坚持采 用 中文 对应译 词 , 便会 产生不必 要 的语 意 缺损或增 添 。这是 导致语 码转换 的重要 原因 之一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