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工程机械管理信息系统构建与实现

工程机械管理信息系统构建与实现

2 )使 用 信 息 使 用 单 位 、使 用 时 间 、使用强 度、役龄、使用年份等信息。
3 )保障性信息 保障性分析、保障设备、保 障设施、保障机构、保障性试验与评价、综合技
52 2005(9) CONSTRUCTION MECHANIZATION
企业管理
用户篇
术保障计划、部署保障计划、保障性评估计划等 规划文件信息。
建筑机械化 2005(9) 53
用户篇
企业管理
3 . 2 开发工具 工程机械管理信息系统基于 W i n d o w s 9 8 /
2000操作平台,在Delphi6.0的环境下开发而成。 它基于窗口和面向对象的编程方法,与 Windows 操作系统紧密结合,拥有强大的数据库技术支持, 同时兼备 Visual C++ 的功能强大和 Visual Ba- sic 的易用的特点。在Delphi 众多的优势中,数 据库方面的表现更为突出:适应于多种数据库结 构,从客户机 / 服务器(C / S )结构到多层数据 库结构及目前流行的浏览器 / 服务器(B / S )结 构;高效稳定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和新一代更先进 的数据库引擎(BDE );更新的数据分析手段和大 量企业组件的提供能力。 3 . 3 数据库设计
由于工程机械系列、种类繁多,不同的管理 单元运行环境和操作方式不同,而且各机械施工

企业条件参差不齐,因此对管理系统的功能需求 也不完全相同,甚至差异很大。在针对某一具体 需求开发管理系统时,系统的可扩充性和可重用 性较差,当应用对象和需求发生变化时,都要对 系统进行较大的修改,甚至重新编写软件,造成 了人力、物力资源的严重浪费,延长了系统的开 发周期。正是从这一思想出发,本文将费效分析 与组件技术应用到工程机械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 中,提出了系统的组件化模型,力求从技术上创 建一种能够包含不同需求的管理系统体系结构。
[关键词]工程机械;管理信息系统;费效分析;COM 组件 [中图分类号]TP391;TU6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1366(2005)09-0052-03
Establishment of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about construction machinery and its application
1 工程机械管理信息包含的内容
在系统开发初期,我们做了大量的前期调 研,不仅制定了收集工程机械管理信息资料的相 关标准,同时对整个系统的用户需求有一个较为 全面的把握。在反复论证的基础上,确定了以下 的工程机械管理信息的主要内容。
1 )机械基本信息 机 械 名 称 、型号、类型、 生产厂家、生产年份、批次等信息。
的解决方法是开发该系统的通用组件和插件。基 于组件技术的复用技术是软件复用的主流技术, 组件是软件具有可复用特性的基本部件,一经产 生,就与具体实现语言无关,无需编程而直接作 为功能模块用于软件系统的装配。当应用系统随 着时间的变化需要增加功能或需要局部修改时, 只需增加、修改或更换相应的组件即可,这样可 以大大增加应用软件系统的柔性和可重构性。
一般来说,工程机械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主要 包括制定开发规范、模块及处理流程说明、数据 存储设计、代码设计、输出设计以及安全保密设 计等工作。 3 . 1 结构化系统设计
系统设计一般采用结构化、模块化设计原 则,分布式系统结构,能跨多种平台运行,支持 多种语言,顺利实现系统之间数据交换。采用大 型数据库或数据仓库,实现数据量的大型化数据 结构的多维化,便于对数据的挖掘和分析。
4 )维修性信息 维修性分析、机械维修规 划、故障模式影响与危害性分析、以可靠性为中 心的维修分析、维修级别分析、抢修性分析等信 息。
5 )综合性能信息 可靠性、可用性、测 试 性 、 安全性等相关信息。
6 )人员 信息 人员、专 业 技 能 、训 练 及 训 练 保障等信息。
7 )其它综合信息 机械储存条件、储存时 间、质量变化等信息;备件清单和器材供应信息; 图纸、规范、使用手册、维修手册及其它技术文 件信息;寿命周期费用信息;其它保障资源及行 政管理信息等。
在实际应用时,各单位根据管理体系框架的 要求,通过选择适当的通用组件进行组装,能够 快速开发满足各自需求的专门管理评估系统。利 用通用组件建立一个适应各种不同层次、不同地 区的开放型、通用的工程机械管理信息系统,为 工程机械管理部门提供客观真实的评估结果,并
为其管理训练工作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构建一个通用工程机械管理信息系统,有效
在一些大型企业或管理部门,由于工程机械 种类多、性能差异大、地域分布广的现状,在开 发相应的工程机械管理信息系统时,已越来越多 地将其考虑应用于分布式网络环境中,这就必然 要求系统应具有可靠性、安全性、可共享以及可 重用性等特点。运用分布式对象和组件技术开发 评估系统,能使管理系统灵活应用于分布式系统 环境中。
[参考文献]
图1 系统数据库内数据流向图
3 . 4 输出/输入设计 信息系统的主要任务是为用户提供所需要的
信息。因而输出信息的内容和格式是用户最关心 的问题,输出信息的质量是评价系统设计质量的
[1]花兴来,刘庆华. 装备管理工作[M ]. 北京:国防 工业出版社,2002 .
[2]陈学楚. 装备系统工程[M ].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 社,1995 .
输入设计是根据输出设计的要求确定的,在 保证输入信息正确性和满足需要的前提下,应做 到输入方法简便、经济和迅速。输入设计的工作 包括:确定输入内容;设计输入数据格式;选择 输入设备与介质;输入数据正确性校验,如重复 校验、视觉校验、程序校验、类型校验等。
4 结 论
本文将费用 - 效能分析的方法与组件技术应 用于工程机械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领域,构造了 一个完整的、有效的工程机械管理信息系统开发 体系,从而使工程机械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工作更 加科学、规范以及经济。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有 一些细节问题对系统开发的结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如管理层次范围及具体管理内容的确定、费用代 价准则的选择以至于算法的优选与改进等问题, 这些还有待于我们在后续的工作中作进一步深入 的探讨。 CoM
ZHANG Xing,YAN Jun,WANG Jian,SHEN Yun-feng
目前,工程机械施工、租赁公司设备管理越 来越多的呈现出信息化、智能化、规模化的发展 趋势。在大规模的施工行动中,机械整体作业效 率及经济效益已有了显著的提高,但由于施工力 量增多,协同关系复杂,对油料、机械零备件、保 障设备及人员的管理逐渐复杂化等问题,机械作 业效能的发挥越来越依赖于精确、敏捷、高效的 管理。为了适应这种新的需求,必须改变原有的 机械管理和保障模式,即要变被动反应式管理为 主动预见性管理。这就必然要求我们要充分利用 信息优势,建立一个完善的工程机械管理信息系 统。
数据库设计是工程机械管理信息系统的核心 基础,数据库的结构设计则是系统设计最为重要 的环节之一,其设计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整个系 统的功能与效率。因此,数据库的设计应该合理、 分类明确,避免造成数据冗余。
系统数据库属于关系数据库,由Paradox7构 建,采用流行的 BDE 引擎,通过交互式的命令方 式来建立数据库结构。系统对公用信息、各类机 械、系统管理信息、技术文件数据、查询信息等 分别建库,共有 5 个库,系统数据库以管理信息 库和公用信息库为核心,库内结构及数据流向如 图 1 所示。
3 工程机械管理信息系统设计
在对工程机械管理信息系统进行费用 - 效能 分析的基础上,管理信息通过采用统一的标准将 实施机械管理和保障过程中的技术数据与事务数 据数字化,并开发保障性信息系统,用数字形式 的数据进行交换、存储、处理、联机服务管理,为 保障性工作提供集成数据环境。其管理目标是: 从机械信息无纸化入手,最终建立集成数据环境, 实现机械全寿命过程信息的数字化、自动化、网 络化和集成化。
[3]钱月明,赵正明,董福亭. 高技术条件下工程装备 技术保障[M ].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98 .
(编辑 侍田田)
[收稿日期]2005-04-12 [作者简介]张 兴(1979-),男,江苏徐州人,讲师,硕士,研 究方向为军用机械装备综合技术保障与管理,南京市解放军理 工大学工程兵工程学院研究生四队.
2 基于组件技术的系统开发方案
工程机械管理信息系统利用数据库技术,建 立在 Windows 操作系统中,其最终的产品是可以 运行于 Windows98/2000/NT 的应用程序,供机 械管理人员进行日常管理和获得维修保养等技术 支持,方便管理人员随时进行添加、查询、修改 等操作。由于系统涵盖的工程机械型号繁多,覆 盖面广,系统功能、稳定性、安全性、易维护性 和易操作性都要求很高,因此在具体开发时必须 确立科学的开发解决方案。
主要标志之一。从系统开发角度看,输入信息是 根据输出要求而确定的。从用户角度考虑,输出 设计应包括使用者、使用目的、输出形式、输出 时限、数量要求、输出速度、安全与保密要求。输 出结果可以用打印机输出在打印纸上,也可输出 在显示器或其它设备上。输出结果的表示形式可 以依附多种媒体,如图形、图像、文字及语音等。
在对工程机械管理信息系统进行开发时,除 了受机械自身规律的制约外,还要受到经济规律 的制约,两者的综合权衡才是经济性的全部内涵。 因此,在保证用户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应对系统 进行费用和效能的综合分析,即:通过对方案各 项指标进行计算、分析和评价,在原始资料可比、 满足需要可比、消耗费用可比、价格可比和时间 可比的前提下,进行多方案比较,从而选出技术 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最优方案。
目前,组件技术领域比较成熟并获得广泛应 用的技术规范主要有微软的 C O M / D C O M 、对象 管理组(O M G )制定的 C O R B A 和 S U N 发布的 JavaBeans 等。本系统在进行开发时,采用了基 于 C O M / D C O M 的组件 / 架构开发技术。用 C O M 建立一个包含有主程序和插件的框架,它们可能 是用不同的编程语言写成,但由于建立在 C O M 之上,它们之间完全能够天衣无缝地结合在一起。 限于文章篇幅,其开发步骤在这里不再详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