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提高铁路运输能力措施研究

提高铁路运输能力措施研究

提高铁路运输能力措施研究-. ———————————————————————————————— 作者: ———————————————————————————————— 日期:

ﻩ提高铁路运输能力的措施研究 摘要 长期以来,我国铁路货运服务始终是以运输能力为前提,采用计划分配的形式进行,未能实现真正意义的市场化。虽然近年来铁路部门针对货运市场开展了一系列的营销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对于客户需求一直缺乏系统、全面的分析研究。随着《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的实施,到2020年,我国铁路营业里程将达到12万公里以上,主要繁忙干线实现客货分线,运输能力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如何充分发挥客货分线后释放出来的铁路运输能力,推动铁路货运市场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不断提高铁路货运在运输市场中的份额,对于提高铁路经营效益,推动铁路现代化建设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这个转变过程中,分析掌握不同类型客户需求,提出有针对性的营销措施,是十分关键和必要的。本文通过对铁路货运客户营销现状和铁路货运客户需求的深入分析,结合营销理论和方法,提出了在新形势下改进和提高铁路货运客户营销方法的措施,具体在加强客户关系管理、畅通客户营销渠道、提供多元化运输产品、应用先进技术与工具4个方面进行了具体论述。

关键词:铁路货运;运输能力;客户需求;对策 目录 引言 1、影响铁路运输能力的主要因素 1.1主要干线通过能力接近或迭到饱和 1.2 分界口能力影响 1.3 运输生产组织没有完全达到科学合理 1.4 运输生产力布局不合理 2、货运量需求呈现逐年增长的特点 2.1 货运总需求量逐年增长 2.2 大宗货物运量逐年增长 2.3 集装箱货运的需求量逐年增长 3、我国铁路货运客户营销方法制定 4、中国铁路货运改革发展策略 4.1 改革铁路物流管理体制 4.2 稳定并扩大重点领域物流发展 4.3 做大做强铁路专业化物流

引言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铁路建设步伐加快,路网规模不断扩大。运输能力不较大增强.但就铁路发展的总体状况而言.总量偏少、运能紧张的问题仍然突出。运输能力与日益增长的运输需求不相适应的矛盾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随着我国铁路运输能力的大幅提升,预计到2015年,铁路货运量将达到48亿吨,铁路货运能力远小于社会需求、开发货运新产品“有心无力"的局面有望得到改变,从实践角度来讲,怎样提高我国铁路货运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1、影响铁路运输能力的主要因素 1.1主要干线通过能力接近或迭到饱和 京广、陇海、石太、津浦线沿线分布着首都、广州、河北、河南、西安、山西、天津、济南、南京、上海几大区域性城市.人口比较稠密.工业相对发达.旅游资源丰富,铁路客、货运运输需求十分强劲,致使北京局、郑州局、武汉局、太原局、西安局、济南局、上海局管内各主要干线能力利用率大部分都达到或接近甚至超饱和,严重制约以上各铁路局客、货运量增长。 1.2 分界口能力影响 由于全路统一运价和各局成本差异的矛盾,还必须做到完全的自负盈亏.因而,局间分界口尽管目前能力均有较大提高,但其下稳定性对各铁路局仍然影响较大。特别严重的是个别铁路局车流不足情况下。为了减少自局分界口接人列车数,无视部运输局的命令.拒不向邻局放单机,造成邻局车流积压,运用车保有量增加.加大邻局部属运用车的使用成本.而且严重干扰了邻局正常的车流运输组织。再就是各局为了完成装车任务。私自扣压空车装车,而向邻局少排空车,影响邻局装车任务和运输收入。 1.3 运输生产组织没有完全达到科学合理 现有的运输方案、列车编组计划与实际运输生产存在脱节现象。没有完全根据新线、新设备、新技术的投人运用及运输市场变化适时修订。旅客列车大幅度提速后,客、货列车速差越来越大,通过能力的计算有必要在确定合理的客、货列车比例的基础上重新进行研究。施工组织不规范,综合“天窗”兑现率不高,要点不施工、延长慢行距离及施工延点现象时有发生。 1.4 运输生产力布局不合理 中间站设置过多.作业频繁,运输效能较低。以太原铁路局南同合维修天窗兑现比较困难。在繁忙干线,施工与运输的矛盾十分突出,设备故障对铁路运输能力的干扰也非常大。 2、货运量需求呈现逐年增长的特点 由于近30年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铁路货运需求量逐年快速增长,主要表现在货运总量、大宗货物、铁路集装箱运量逐年增长。 2.1 货运总需求量逐年增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经济发展需要大量的物资运输。我国铁路运输的年货运量也随着经济发展迅速增长,从1978年的年货运量1 101 19万吨增长到2008年的330354万吨,年平均增长率3.6%,如图

从图2.3中可以看出,因为国际金融危机,我国铁路货运总需求量的增长在2008年有所降低,但随着经济形势的逐步好转,我国铁路货运的总需求量的增长还将加快。特别是随着大规模铁路建设不断加快,一大批客运专线、城际铁路、区际干线和大能力货运通道的陆续投入运营,铁路货运能力将大幅度得到提高。由于铁路具有大运量、长运距、低运价的优势,预计未来几年,我国铁路货运的总需求量将快速增长。 2.2 大宗货物运量逐年增长我国铁路大宗货运量一直占铁路货运总量的90%以上,且呈逐年递增的趋势,2003年我国铁路大宗货物运量为180505万吨,到2008年增长到253791万吨,5年来大宗货物运输量将近翻了一番。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煤炭、石油、钢铁、粮食、化肥农药等大宗货物运量在未来还将继续保持增长的趋势,铁路必须做好充分准备,以便能够最大程度的满足这些关系国计民生的大宗货物的运输需求。 2.3 集装箱货运的需求量逐年增长 有关统计显示,2000-2008年,我国铁路集装箱运量年均增长率为15%,而公路的这一数字高达32%,海运则为20%。同一时期,公路集装箱运输的市场占有率从44.7%增至58%,而铁路集装箱运输的市场占有率却从16.6%跌至12%。我国每年的铁路集装箱运量不到1 000万TEU(标准箱设计载荷约22t),不到货运总量的2.5%,这一比例明显偏低,与铁路在我国运输体系中的地位极不相称。铁路集装箱运输的需求量还将继续保持一个高速增长的态势。 3、我国铁路货运客户营销方法制定 铁路货运是我国重要的运输方式之一,多年来始终负担着关系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资的运输,在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为适应未来日趋激烈的运输市场竞争,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占有更大的市场份额,我国铁路货运需要在以下5个方面进行提升: 一是提高客户满意度。通过业务流程的优化,提高货运客户的整体货运服务水平,使得客户能够享受到方便、快捷、高效、经济性良好的货运服务,从而提高客户满意度,提高铁路货运部门的市场竞争力。使得铁路货运部门在面对来自公路、水运和航空等运输方式的竞争时,能够保持老客户,吸引新客户,实现铁路货运市场份额的稳步增长。 二是提高客户忠诚度。在改善服务的基础上,通过客户信息的收集和分析,对客户进行细分,充分挖掘客户价值,主动向客户提供客户关怀和个性化服务,提高客户特别是大客户的忠诚度。针对价值客户群,进行货运资源的优化配置,开展一对一的互动,防止价值客户的流失。 三是挖掘潜在客户。对客户价值的理解,不仅要从同客户已发生的交易中去分析客户,还要以发展的眼光,考虑客户潜在的价值增长。因此,在保持价值客户群的同时,要看到客户的发展以及其在未来能给企业带来的收益,只有通过对潜在客户的挖掘,才能保证企业的长期发展。 四是提高铁路货运的效率。通过对有限的铁路货运资源的优化,尽可能的满足客户的需求,从而提高铁路资源的利用率;通过提高客户服务质量,使得从办理货运业务到客户提取货物的整个过程变得高效化,从而缩短货物运输的周期,从而在现有基础设施条件不改变的条件下,提高铁路货运运力和货物运输的效率。 五是降低营销成本。通过基于客户关系管理的客户营销,一方面,提高铁路货运部门的营销效率和精确度,将企业有限的资源用于重要的客户身上,从而降低营销的成本;另一方面,通过客户关系管理,提高的客户忠忠诚度,使得铁路货运部门能够在最大程度上保持老客户,从而降低营销成本。

4、 中国铁路货运改革发展策略 2013年6月铁路货运组织开始改革,铁路总公司向客户作出了“简化受理、随到随办、规范收费、热情服务”的服务承诺,在改革后,铁路货运受理手续得到了极大的简化,取消了一系列的不必要的繁杂手续;业务接收渠道也大为拓宽,客户可以选择致电、12306网站和营业所直接办理等形式联系发货配送;随到随办,大力发展了铁路“门到门”式物流服务,收费也将实行“一口报价、一张货票验收”。借助于货运改革的东风,我国铁路货运仍需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4.1 改革铁路物流管理体制 4.1.1 调整物流管理战略 首先要确立物流在铁路运输中的战略地位,确立运输在物流市场的核心的支持服务策略,重塑铁路运输的企业核心竞争力。其次,要依据符合市场的需求,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调整货运营销策略。 4.1.2 积极转变物流管理观念 要积极改变目前普遍过时和落后的运输营销思想,提高铁路货运物流管理意识和一线员工的服务意识。(1)加强物流系统的概念。(2)加强物流管理的概念,实现合理运输,努力减少中间处理和存储成本,减少损失,提高物流活动的经济效益。(3)加强物流信息的概念。努力做好信息收集、处理和反馈,确保信息流畅通。(4)强化物流服务理念。增加流通加工、搬运配送等多个环节的人员和资源分配。 4.1.3 建立网络化物流组织 结合区域公路网规划的发展,适应区域分布的资源和能力的需求,优化布局,统筹规划,建设规模化运营,创新管理,积极构建物流中心节点,战略装(卸)汽车铁路物流网络,物流基地分支。(1)整合物流资源,对相对分散、规模不等、水平高低不同的相关设施和设备有机整合,实现资源共享,构建符合时代要求的物流中心、储运基地;(2)整合业务流程,对货运中的包装、搬运、装卸、配送运输 等各物流环节进行重整,对货运机制进行整合,缩短运输和手续时间,整合流程,实现铁路物流的有机管理和现代化运营。 4.1.4 改革运输组织体系 调整现有的运输组织系统,使之适应现代物流操作模式。以安全、快速、方便,准时为原则,积极优化改进现有的运输组织系统,改变粗放经营集约化经营。货物运输应:(1)首先加强安全管理,提高现有估值系统,提供快速便捷的损害赔偿,建立良好的企业声誉;(2)在运输组织建立相应机制,提高货物列车运行的速度。(3)对目的地的铁路运输和交付程序进行调整,增加改进业务大厅功能,简化程序和流程,提高效率。 4.2 稳定并扩大重点领域物流发展 4.2.1 继续推进大客户战略 大量、长路途的货物运输市场是铁路运输领域明显的优势,而散货运输市场稳定和扩大对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自2007年以来,铁路运输部门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