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水资源在工业和农业发展中也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本桃林口水库坐落在河北省秦皇岛市的青龙满族自治县的三道河上,并与长城诸多重要关口的桃林口相邻。
水库的主要作用有:防洪、供水发电、灌溉养殖等各种功能的大兴水利枢纽。
此次水利工程的完工将使得其库容量达到17.80亿立方米左右,所控制的的流域覆盖面积为5060平方公里左右,并且占有总流域的0.8倍。
青龙河是滦河支流其中较大的一条支流;它的水资源丰富,然而年均降水量分布却极其不均匀,所以必须依靠大型的水利工程来控制水资源的利用和分配,只有这样当地的水资源才能得到利用最大化。
此次实施的水利工程的组成部分有:挡水坝段、溢流坝段以及底孔坝段。
修建水库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调节水量,并且为秦皇岛、港口码头、钢铁工业基地及滦河中下游地区的农作物提供用水,同时可以利用水资源发电、发展渔业、错开当地洪水的高峰期......使得水库得到全面利用的作用。
这次的主要设计部分为混凝土重力坝其主要步骤为:坝段和坝址的选择、水库枢纽的合理布置、剖面设计、水力计算、稳定计算、细部构造......关键词:桃林口水库重力坝枢纽布置目录摘要 (1)Abstract (2)前言 (6)第一章基本资料 (7)1.1枢纽概况及工程目的 (7)1.2推荐方案及工程等别 (7)1.3I83坝线重力坝枢纽设计基本资料 (7)1.3.1水文分析 (7)1.3.2工程地质 (13)1.3.3当地建筑材料 (16)1.3.4交通条件 (16)1.3.5施工条件 (16)1.3.6效益 (17)1.3.7 水库规划及建筑物特性指标 (17)第二章坝段坝线坝型选择和枢纽布置方案 (20)2.1坝轴线选择 (20)2.1.1坝段比较 (21)2.1.2坝线选择 (22)2.2 坝型选择 (22)2.3枢纽布置 (22)2.3.1枢纽布置方案比较 (22)2.3.2方案Ⅱ的枢纽布置 (23)第三章坝体剖面设计 (27)3.1挡水坝段剖面设计 (27)3.1.1挡水坝坝体剖面尺寸确定 (27)3.2溢流坝剖面设计 (27)3.2.1溢流坝段剖面设计概述 (28)3.2.2堰面曲线的确定 (28)3.2.3堰面曲线各切点的确定 (31)3.2.4上游坝破的确定 (31)3.2.5 溢流坝上部结构布置 (32)3.3底孔坝段设计 (34)3.3.1 底孔进口端设计 (35)3.3.2底孔闸门段设计 (35)3.3.3 底孔洞身段 (36)3.3.4底孔出口段 (36)3.3.5出口段各交点坐标的求解 (36)第四章水力计算 (38)4.1溢流坝段的水力计算 (38)4.1.1溢流坝枢纽泄洪能力验算 (38)4.1.2溢流坝水面线 (39)4.1.3 导墙的布置 (41)4.1.4 溢流坝消能设计与计算 (41)4.2.1 底孔坝段泄洪能力验算 (43)4.2.2底孔无压段水面线及净空高度验算 (44)4.2.3导墙的设计与布置 (45)4.2.4 平压管的计算与布置 (45)第五章应力稳定分析 (46)5.1计算情况、公式和控制标准 (46)5.1.1稳定计算 (46)5.1.2应力计算 (47)5.2 溢流坝段荷载计算 (48)5.2.1基本荷载计算 (49)5.3溢流坝设计洪水位下稳定及应力计算 (55)5.3.1溢流坝沿坝基的抗滑稳定计算 (56)5.3.2应力计算 (56)5.4溢流坝设计洪水位加地震荷载下稳定及应力计算 (57)5.4.1溢流坝的沿坝基的抗滑稳 (58)5.4.2应力计算 (58)5.5计算结果及应力分析 (59)5.5.1抗滑稳定计算成果分析 (59)5.5.2应力计算的结果分析 (60)第六章细部结构 (61)6.1 混凝土分区及标号选择 (61)6.2 坝体分缝 (62)6.2.1 横缝 (62)6.2.2 纵缝 (62)6.2.3 水平施工缝 (62)6.3 坝体廊道系统 (63)6.3.1 基础灌浆廊道 (63)6.3.2 检查和坝体排水廊道 (64)6.4.1 横缝止水 (64)6.4.2 坝体排水 (65)6.5 坝顶构造 (65)第七章坝基处理 (67)7.1坝基的开挖与清理 (67)7.2坝基固结灌浆 (67)7.3防渗帷幕灌浆 (67)7.4坝基排水 (68)7.5断层破碎带和软弱夹层的处理 (68)谢辞 (69)参考文献 (70)秦皇岛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逐渐发展起来的有名的港口城市,其坐落于中国河北省的东北地区,秦皇岛北部依靠在燕山,南部与渤海相邻,东部与辽宁的葫芦岛市绥中县相邻。
背部与承德接壤,秦皇岛市位于发展潜力最大的环渤海经济圈的中心低区,同时还是华北经济区和东北经济区的相连接的地区,并且处于东北地区通向北京及华北的唯一的道路,是大连至秦皇岛的终点站,也是以输送煤炭为主兼营石油杂物的综合性的大港,各种先进的交通设备也在加速建设和布置中。
然而这座城市的基础设施落后,功能太低,底子薄弱,水资源缺乏,供求矛盾过于尖锐。
以青龙河引水来“引青济秦”应急工程在1980年迅速开工,虽然其已经基本完工能够输水,但是输水量过于少并且青龙河枯水具有剧烈的不稳定性,所以没有桃林口水库对河流径流的拦蓄和调节能力强,导致了秦皇岛市区饮用水和农业水紧缺的现象的结果、。
秦皇岛的滦河中游及下游地理位置较为平坦,工农业生产较发达,目前拥有万亩级别的灌溉区11个,灌溉的农业面积达到了143.1万亩左右,其中拥有水稻的面积为90万亩左右,大田53万亩左右,蓄水量达到15·5亿立方米左右。
其水资源极度匮乏,为了改善天津城市的工业及生活用水,滦河的一部分水通过“引滦入津”工程供给天津市,最终导致了当地灌溉区水资源缺乏和当地农业的快速发展,至有些滨海地区的农业基地因为缺少吸烟牙尖的水量,逼不得已的时候就得对排水沟的碱水多次使用,从而导致了产量下降,使得农业区的盐碱化严重。
冀东地区拥有建造大型钢铁工业基地的优势,但是工业用水问题还需要解决。
唐山和秦皇岛地区交通较为便利,煤炭资源和铁矿资源含量丰富,并且铁矿含有量达到42亿吨左右,所以应用冀东地区丰富的资源,建设大型的钢铁企业基地,其中供水问题将由桃林口水库解决。
虽然建厂方案以及建设时间都没有确定,但是加上桃林口供给的水资源条件,秦皇岛的钢铁工业基地必将指日可待。
从文章中叙述桃林口水库的重要战略地理位置和作用,这次我们毕业设计所选取的就是桃林口水库重力坝的设计,并且这次设计将采用的是混凝土重力坝挑流消能模式。
第一章基本资料1.1枢纽概况及工程目的桃林口水库处于秦皇岛市青龙河附近上与长城的重要关口桃林口相邻。
其中其占据了全流域的0.8倍。
青龙河水量充,然而年内和年际的水量分配很不均匀,所以需要通过建设大型的控制工程对当地水资源进行调节,将当地的水资源充分利用到当地的供水环节中。
建设这座水利枢纽的主要目的是调节当地的供水分配均匀,给秦皇岛、港口码头、提供生活用水;为钢铁工业地区以及滦河下游地区它提供农业用水,应用输水的同时用来发电、渔业养殖、预防洪水,错过洪峰等等,这样使得水库得到因地制宜全面应用的效果。
其中水库的供水规章制度是:在为城市、工业提供足够的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的同时还应该对农业基地的农业用水给与足够的注重。
尤其是移民居住区的用水问题得到保障,其后为现在所拥有的灌溉用水还有潘家口、大黑灯两大库区的配套灌溉区都应得到供水,新增灌溉地区要安排在缺乏地下水资源的滨海区。
1.2推荐方案及工程等别桃林口水利工程采用的设计是在3个坝段中选择11条坝线以及3种坝型,从而从中合理选出2条坝线和2种坝型。
I83坝线所采用的是重力坝,红层坝线被采用的是当地材料坝。
水利工程建筑主要是由主坝、泄水设备、电站设备等组成。
依据该工程的建筑规模以及按照它在国民经济中的功能,同时根据水电部所制定出的SDJ12-78设计标准,这个水利工程应该是大(一)型水库。
这种类型的水库主要是根据一级建筑物设计的,其中辅助的建筑物按照要求应该是三级建筑物标准;临时建筑物的标准应该是按照三级建筑物设计,混凝土拦河坝所需要的洪水控制标准应按照千年一遇的标准去设计,校核标准需要按照五千年一遇,保坝标准应该按照万年一遇标准去实施。
1.3 I83坝线重力坝枢纽设计基本资料1.3.1水文分析(1)年径流量清流河流域的水资源很充裕,同时还是滦河流域蕴藏水量较大的其中一条支流,所有的年径流是全年降雨所聚集的。
年径流量在地区和时间上的分布与年降水大体上是一致的,但是在在年际间的波动很大,桃林口的实际测量资料显示在1956至1982年之间,丰水年在1977年含有量达到21.34亿立方米左右,同时枯水的1981年仅用量为1.677亿立方米左右,两者之间的差值大约为19.67亿立方米,前者相当于后者的12.8倍。
最重要的是两者是连续产生的,多年的年均径流量达到了9.6亿立方米。
青龙河的洪水由持续的暴雨产生的,并且由于当地的暴雨历经的时间段、降雨强度大、地区的坡度过于倾斜,洪峰的到来形式是猛涨猛高,持续不定。
据记录显示,洪水的持续是将将达到3至6天左右。
滦河流域的南部地区处在燕山山脉的东部的暴雨的中心,所以洪水所具有的峰高、流量大的特点。
这个流域的洪水大多是发生在7月和8月之间,七月所占的比例大约为34%,八月所占的比例是66%左右,当地多年的6至9月的洪水量平均值大约占年径流量的0.7倍,有时候甚至三天的洪量占一周的70%,大水年的特别集中。
例如1992年中降水量最大的六天中洪水量达到年径流量的70%左右。
流域内的洪水分布地区主要集中在土门子地区以下。
据土门子和桃林口1971年~~1977年同期系列的统计显示,土门子和桃林口的洪水量达到60%以上,然而降水面积中桃林口水库地区占总面积的42%左右。
按照频率分析法得到洪水的特征值,可见表1-1。
坝址以上的不同频率设计的洪水过程线,见表1-2。
表1.1 洪水计算成果表C 泥沙青龙河流域的植被与其他地区相比较好,并且泥沙来源的地区主要分布与洪水在地区上的分布大体上是大同小异的。
泥沙的来源主要分布在土门子与桃林口地区之间,其中的泥沙量大约占到桃林口以上总砂量的60%至70%左右。
当地的泥沙在在年内分配中比径流更加聚集,其中汛期的输沙量达到了年均输沙量的95%左右,然而汛期沙量大多数集中在前几次的大洪水,并且年季之间的来沙量变化太过于悬殊。
据记录数据显示,桃林口电站很多年来的平均数沙量约为386吨,多年的平均侵蚀系数大约为762吨/平方公里(7620kN/km2),多年的平均含沙量到达400公斤/立方米(4kN/m3)左右。
通过泥沙的成分中来分析,泥沙的颗粒直径较粗,中值粒的直径约为0.0375毫米,淤沙的浮容重到达9kN/m3/立方米左右,其中内摩擦角达到12度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