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廷旺水库大坝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报告

廷旺水库大坝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报告

1 综合说明1.1 概述1.1.1工程概况廷旺水库位于来宾市武宣镇大禄村黔江支流濠江河上,距武宣县县城约7km。

坝址位于东经109°37′,北纬23°37′,主要灌溉大禄村。

水库坝址以上集雨面积1.82km2,水库原总库容20万m3,有效库容15.60万m3,调洪库容4.40万m3。

廷旺水库是一座以灌溉为主兼养殖等综合利用的小(2)型水库。

工程具体地理位置图见《工程地理位置图》。

廷旺水库有效灌溉面积300亩,最大实灌面积400亩。

下游防洪保护:廷旺水库溃坝对下游影响的范围面积1.50km2,受影响的村有那塘、大禄、烟厂和码头等,影响人口500人,耕地700亩。

水库2004年的注册登记洪水标准为20年一遇洪水设计,300年一遇洪水校核,正常蓄水位100.45m。

本次鉴定按国家《防洪标准》(GB50201-94)和《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GL252-2000)复核,本次评价采用的洪水标准为: 20年一遇洪水设计,200年一遇洪水校核。

水库总库容20万m3,设计洪水位为101.27m,校核洪水位为101.50m,正常蓄水位100.45m。

廷旺水库属V等工程,主要永久性水工建筑物级别为5级。

水库枢纽建筑物主要由大坝,溢洪道、放水涵管组成。

(1)大坝:坝型为均质土坝,总长95.5m,坝顶宽3m,最大坝高6.2m,坝顶高程102.37m,重新铺筑泥结石路面,路面由中心向两侧放坡1.5%;两侧设置浆砌石路缘石,宽0.35m;内坡坡比为1:2.4,采用100mm厚C15砼护坡,砼护坡下垫100mm厚碎石垫层,坡脚沿线设一道C15砼护勒;外坡坡比为1:2,采用草皮护坡,坡脚设干砌石贴坡排水。

(2)溢洪道:原溢洪道位于大坝右端,溢流堰为开敞式宽顶堰,原堰顶高程为101.45m,宽32m,溢洪道由进口段、泄槽段组成,进口底板及两侧边墙均为浆砌石结构。

本次设计将原溢洪道的底板边墙全部拆除重建,曾加消力池段,并将整个消力池扩至22.75m,堰顶高程101.45m。

溢洪道底板采用300mm厚的C20钢筋砼进行护砌,两侧边墙采用M7.5浆砌石重力挡墙进行支护;在溢洪道下游设置消力池,池长10m,宽22.75m。

(3)输水设施::新建输水设施由进口段、放水塔、输水直管及出口段组成,出水口与原灌溉渠道衔接,进水口高程为98.68m,出水口高程98.43m,中心线总长9.67m。

输水直管在原衬砌处套入φ500PVC管。

廷旺水库于1966年1月建成发挥灌溉效益。

由于当时历史条件、技术、财力等条件限制,工程未作全面的地质勘察工作,又为群众性施工,施工质量、建设标准低。

施工时缺乏机械设备和施工材料,大坝坝体采用人工填筑,施工质量差,无竣工验收资料。

据水库管理员回忆,施工队伍为群众性队伍,由于缺乏机械设备,运土靠人工挑运、碾压靠拉石辊压实,上坝土料无土样试验依据,更无施工质量监督,工程质量无法控制。

1.1.2 工程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安全评价结论和意见廷旺水库大坝是在解放前所建小山塘的土堤基础上逐年加高培厚而成,溢洪道和输水设施均与大坝同期建设,水库于1957年冬蓄水发挥效益。

由于工程施工质量差,水库投入运行后,险情不断,虽经多次维修加固,仍难以达到除险目的。

因此,水库管理部门于1989年将原坝废弃,同时在其下游新建1座大坝,坝型仍为均质土坝。

工程于1989年冬基本建成蓄水并投入运行。

因新建大坝工程质量欠佳,水库重新投入运行近二十年来,一直带病运行,先后出现不同程度险情,为此,水库管理部门又于1996年和1999年进行维修加固,从而形成今天的规模和面貌。

廷旺水库大坝安全评价报告于2008年12月完成。

经过广西来宾市水利局组织专家对该报告进行审查,鉴定廷旺水库为三类坝。

一、工程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1、大坝沉陷稳定,无大的异常变形和裂缝,但存在着大坝填土密实度不均匀现象。

内、外有局部小沉陷发生。

无反滤体设施,内坡干砌块石护坡松动、脱落严重。

内外坡均无排水沟。

以上问题对坝体的稳定造成严重威胁。

2、溢洪道全长有37m,底板及两侧浆砌石衬砌,砌石多处松动,右侧护堤偏低,由于运行年限已久,左右侧护堤的浆砌石挡土墙及底板浆砌石已破烂不堪,迎水面所有的披荡大部分已脱落,危及大坝安全。

3、放水涵管斜管浆砌石风化严重,砌石多处松动,砂浆老化脱落,漏水严重。

坝内直管为灰浆砌石底与边墙,料石盖板涵管,砂浆老化,以致输水涵管周围漏水严重,外壁与坝体填土间存在渗流通道,直管出口周围存在漏水现象;出口无消能设施,直管基础淘蚀严重,对坝体的稳定造成严重威胁。

4、水库无水文、水工观测设施,无管理房及管理设施,运行管理经费严重缺乏,平时无人看守,上下游坝坡杂草灌木丛生。

5、廷旺水库大坝坝首至大禄村有0.25km的机耕路与其相连,且最大路面宽2.5m,最小路面宽1.5m,路面坑坑洼洼,不能满足防汛抢险车辆通行。

6、水库安全管理手段不完善,管理制度不健全。

大坝可供鉴定的资料相当缺乏,使大坝的管理处于盲目状态。

二、安全评价结论及鉴定意见(一)安全鉴定结论1、大坝沉陷稳定,无大的异常变形和裂缝,但存在着大坝填土密实度不均匀现象。

内、外有局部小沉陷发生。

无反滤体设施,内坡干砌块石护坡松动、脱落严重。

内外坡均无排水沟。

以上问题对坝体的稳定造成严重威胁。

2、溢洪道全长有37m,底板及两侧浆砌石衬砌,砌石多处松动,右侧护堤偏低,由于运行年限已久,左右侧护堤的浆砌石挡土墙及底板浆砌石已破烂不堪,迎水面所有的披荡大部分已脱落,危及大坝安全。

3、放水涵管斜管浆砌石风化严重,砌石多处松动,砂浆老化脱落,漏水严重。

坝内直管为灰浆砌石底与边墙,料石盖板涵管,砂浆老化,以致输水涵管周围漏水严重,外壁与坝体填土间存在渗流通道,直管出口周围存在漏水现象;出口无消能设施,直管基础淘蚀严重,对坝体的稳定造成严重威胁。

4、水库无水文、水工观测设施,无管理房及管理设施,运行管理经费严重缺乏,平时无人看守,上下游坝坡杂草灌木丛生。

5、廷旺水库大坝坝首至大禄村有0.25km的机耕路与其相连,且最大路面宽2.5m,最小路面宽1.5m,路面坑坑洼洼,不能满足防汛抢险车辆通行。

6、水库安全管理手段不完善,管理制度不健全。

大坝可供鉴定的资料相当缺乏,使大坝的管理处于盲目状态。

鉴定防洪标准20年一遇洪水设计,200年一遇洪水校核。

(二)鉴定意见1、为确保大坝安全,建议对坝内坡进行防渗护坡处理、清除坝下游杂树、杂草,修补坝面塌坑;新建坡脚的堆石反滤排水棱体。

2、拆除旧砌体,重新建溢洪道。

3、重建放水涵管,增设出口消能设施。

4、尽快修好上坝公路,为汛期防洪物资供应作好路通的保障。

5、增设大坝水文水工安全监测设施,正常开展运行管理和安全检查、监测以及维修养护。

6、建管理房1套,健全各项管理规章制度。

根据《广西小(2)型水库大坝安全鉴定办法》(试行),综上所述,大塘水库大坝安全状况鉴定为三类坝。

分项评价结果见表1.1-1。

表1.1-1 大塘水库大坝分项评价1.2 水文1.2.1 流域概况廷旺水库于1966年1月建成。

水库位于武宣县武宣镇大禄村旁黔江左侧小支流上,地理位置为东经109°37′,北纬23°37′,距离武宣县城7km。

廷旺水库位于黔江左侧小支流上,坝址控制流域集雨面积1.82km2,坝址以上主河流长度2km,河流平均坡降25.2‰。

廷旺水库流域河流属于丘陵性小河沟,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地表水资源》中的多年平均输沙量模数等值线图,查得水库流域的年平均输沙量模数约150t/km2,在广西属于轻侵蚀级和重侵蚀级的过度地带。

1.2.2 水文气象特性廷旺水库于1966年1月建成。

水库位于武宣县武宣镇大禄村旁黔江左侧小支流上,地理位置为东经109°37′,北纬23°37′,距离武宣县城7km。

廷旺水库位于黔江左侧小支流上。

该小支流发源于武宣县武宣镇大禄村西北,自西北向东南流入廷旺水库,出库后向东南流经那塘村后,汇入黔江。

廷旺水库坝址控制流域集雨面积1.82km2,坝址以上主河流长度2km,河流平均坡降25.2‰。

廷旺水库流域河流属于丘陵性小河沟,河床坡降较陡,库区周边和河流沿岸植被一般,多为矮灌木丛,土壤类型主要为红壤。

由于流域地表植被一般,地表泥沙侵蚀不强,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地表水资源》中的多年平均输沙量模数等值线图,查得水库流域的年平均输沙量模数约150t/km2,在广西属于轻侵蚀级和重侵蚀级的过度地带。

1.3 工程地质1.3.1大坝基础地质库区处于中低山丘陵地区,库区周围中山区,南低北高,一般海拨在 130~300 m。

山丘灌木丛生,坝两岸为土丘,左岸较平缓。

库区及坝址出露地层为石炭系下统岩关阶y)层:薄层红色、黄褐色、灰色、灰岩、砂岩、页岩夹硅岩。

复盖层:黑褐色砂质(C1粘土夹碎石,块石及黄褐色砂质粘土夹碎石,厚度0~10米不等分布于库区缓坡地带。

库区内没有发现塌陷,滑坡等不良地质现象。

库岸基本处于稳定状态。

大坝基岩为灰色石英砂岩夹少量泥岩,砂岩呈厚层状,成份以石英为主,细粒结构,坝基结构稳定。

1.3.2 填土特征性坝体填筑土料都来源于坝址附近的残坡积土层,为黄色含砂砾粘土及粘土。

结构中等密实,以可~硬塑状为主。

碎石分布不均,约10~20%。

大小一般0.5~3cm不等,呈不规则棱角状,成份以风化泥岩及灰岩碎块为主。

1.3.4 地质构造及地震本区近期未发现有新的构造运动和地震迹象,区域地质稳定性较好。

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GB18306-2001)的划分,本区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小于0.05g,相应的地震基本烈度小于Ⅵ度。

1.4 工程任务及规模1.4.1 地区社会经济概况廷旺水库枢纽工程由大坝,溢洪道、放水涵管等建筑物组成。

水库是一座以灌溉为主,兼顾养殖等综合利用的小(2)水库。

武宣县位于广西中部,209国道、黔江过境,是重要的交通枢纽。

全县辖7镇3乡,县人民政府驻武宣镇,行政区域面积1739km2,耕地面积为86.788万亩。

武宣镇位于武宣县中部, 2007年武宣镇总人口7.31万人,耕地总面积3744公顷,全镇财政收入4373万元.1.4.2 除险加固的必要性大廷旺水库于1966年1月建成。

由于当时历史条件、技术、财力等条件限制,工程未作全面的地质勘察工作,又为群众性施工,施工质量、建设标准低。

施工时缺乏机械设备和施工材料,大坝坝体采用人工填筑,施工质量差,造成水库在运行时不断有险情出现,威胁着下游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1.5 工程布置及主要建筑物1.5.1 工程等级及建筑物级别廷旺水库总库容20万m3,有效库容15.6万m3,调洪库容4万m3,是一座以灌溉为主兼养殖等综合利用的小(2)型水库。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本次设计采用的洪水标准为:20年一遇洪水设计(P=5%),200年一遇洪水校核(P=0.5%),消能防冲按10年一遇洪水设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