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根生在县委十二届三次全会上的讲话坚定信心振奋精神聚力攻坚奋力开创“两化”互动统筹城乡的新局面中共平昌县委书记张根生(2012年1月30日)同志们:这次全会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省委九届九次全会、市委三届二次全会和中央、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以及巴中市传达省“两会”精神大会精神,审议县委《关于推进“两化”互动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意见》、《关于加快建设文化强县的决定》,总结2011年工作,安排部署今年各项工作,进一步动员各级党组织、广大共产党员,团结带领全县干部群众,坚定信心,振奋精神,聚力攻坚,奋力开创“两化”互动、统筹城乡、追赶跨越、加快发展的新局面。
现在,我受县委常委会委托,向全会报告工作。
一、肯定成绩,振奋精神,坚定追赶跨越加快发展的信心和决心2011年,是平昌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
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县委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定不移贯彻中央、省、市委的决策部署,组织带领全县人民在困境中拼搏,在拼搏中奋进,夺取了“十二五”的开门红,迈上了“两化”互动、统筹城乡、追赶跨越、加快发展的新征程。
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9.21亿元,增长15.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0.7亿元,增长7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2.46亿元,增长48.6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6亿元,增长23.24%;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3亿元,增长60.63%;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4012元、4781元,增长27.34%、25.5%。
全县呈现出基础设施加快改善,发展后劲不断增强,发展态势持续向好的可喜局面。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有五个方面的成效值得我们反思和总结。
第一,我们审视县情、科学谋划,追赶跨越、加快发展的思路更加明晰。
按照市委“…两化‟互动、统筹城乡、追赶跨越、加快发展”的根本要求和建设“两地两区一中心”的发展定位,我们理性分析平昌面临的新形势,确立了“努力把平昌率先建成西部绿色经济示范区和全国扶贫开发示范区,加快建设川东北经济强县和开放强县,大力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优质化,与全省同步实现全面小康”的总体思路和“五个翻番”的奋斗目标,为全县经济社会跨越发展明晰了方向,凝聚了力量。
实现“两个率先”,建设“两个强县”、强化“两个推进”,已经成为全县上下加快发展的共识、大干苦干的动力、共同奋斗的追求。
第二,我们破釜沉舟、背水一战,“两化”互动、统筹城乡的步伐更加坚定。
坚持以全域规划引领城乡统筹,投入5300万元编制完善县城—特色镇—中心村—聚居点四级城镇体系规划以及县域产业规划、基础设施规划、新村建设规划等15个专项规划,初步形成了覆盖城乡、多规衔接的规划体系。
着力构建城乡一体的基础设施网络,巴达高速、巴达铁路快速推进,全面启动了250公里县道破损油路改造,绿化县乡村道路610公里;双桥水库和牛角坑水库干渠二期工程提速推进,完成9座小(二)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加强能源通信保障,信息服务网络不断完善。
提质提速推进新型城镇化,组建攻坚团队推进和谐拆迁,运用市场化手段推进“两区四园”和“四桥一隧一道一站”建设,老街、金宝大道及片区基础设施、蒙子垭隧洞、金宝片区安置房等重点工程集中开工,过境路、安家坝大桥、“三溪”306米以下洪水淹没区避险搬迁加快推进;高标准完成信义大道和县城北出口的绿化美化亮化、县城风貌塑造以及10公里的街面黑化;高品质完成元山特色镇风貌改造和中岭、新华、通木、长城等居民聚居点建设,完成农村危旧房改造11170户。
强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星光工业园入园干道完成硬化,园区基础设施BT项目将于2月底全面完成;大型天然气汽车清洁能源项目完成投资5.2亿元,沃德科技新型建材一期生产线竣工投产。
突破性发展现代农业,成功引进广东温氏、成都翼展等龙头企业入驻平昌。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和旅游业,“万村千乡”、“双百市场”、“新网”工程等深入推进,房地产、金融保险业健康发展。
第三,我们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开放合作、招商引资的效能更加凸显。
加快融入成渝经济区、关天经济区,主动接受成都、重庆、西安的辐射带动,精心组织参加“西博会”、“西交会”、“民营企业家成渝行”等重大招商引资活动,先后到重庆、北京等9个城市对接洽谈企业27家,接待广西、广州、福建、香港等37批企业家代表团考察投资。
牢固树立“招商引资是第一要事”的理念,实施招商引资“一把手”工程,成功引进广东温氏、江苏雨润、重庆奥狮、江苏建工等国内大企业、大集团来我县投资,全年招引到位资金27亿元,同比增长407%。
对外来企业提供“保姆式”服务,实施县委书记县长问责单制度,发展软环境持续优化。
第四,我们共建共享、构建和谐,扶贫开发、民生改善的力度更加空前。
深入推进连片扶贫开发,认真实施“六大扶贫工程”,驷马—元山绿色经济示范区和扶贫开发示范区初具规模,建成新农村示范村12个,改善了2.7万贫困人口的生产生活条件。
扎实推进民生工程实施,投入民生资金8.5亿元,超额完成87项民生工程目标,“7.6”洪灾、“9.18”洪灾恢复重建加快推进。
统筹协调发展社会事业,加强科技创新和实用科技推广,通用职业技术学校加快建设,乡村医疗机构全面实行基本药物制度,新建成7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启动实施有线电视数字化改造工程,荣获全省首批计划生育基层群众自治示范县,连续四届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县,档案、史志、新闻出版、保密、民族宗教、外事台侨、妇女儿童、残疾人和老龄等其他各项事业加快发展。
高度重视安全信访稳定工作,狠抓矛盾纠纷排查,加强企业安全质量标准化和乡镇安全监管规范化建设,严厉打击吸毒贩毒、街面犯罪、“两抢一盗”等违法犯罪,“清网”行动在全市率先实现“清零”目标,受到省公安厅的嘉奖。
第五,我们众志成城、团结奋进,党的建设、作风保障的举措更加有力。
切实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挂包帮”、“326”党建示范工程创建等活动,全面完成村(社区)党支部换届工作。
切实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圆满完成县乡领导班子换届;鲜明崇尚实干的用人导向,出台《一线考察干部暂行办法》,选派40名机关干部到“三个一线”挂职锻炼。
切实加强民主政治建设,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大力支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行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支持人民政协按章程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
坚持科学民主决策,深入推进党务公开、政务公开和村(居)务公开,全面开放“三会”,对人、财、物等重大问题一律会议集体决定,提高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
认真贯彻落实《廉政准则》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厉查处不作为、乱作为和违法违纪行为,党员干部廉洁从政意识进一步增强。
过去一年,常委班子高度重视自身建设。
坚持做政治坚定的表率、开拓创新的表率、团结协作的表率、真心为民的表率、务实落实的表率、清正廉洁的表率,切实做到“四个服从”,自觉与党中央和省市委保持高度一致,确保了政令畅通、执行有力,促进了各项工作卓有成效推进,巩固了心齐气顺、风正劲足的良好局面,树好了为民、务实、清廉的公仆形象。
新变化的产生,新业绩的取得,靠的是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得益于“两化”互动、统筹城乡这一科学决策的成功实践,离不开追赶跨越、加快发展这一总体要求的正确引领;靠的是县委、人大、政府、政协四大班子的精诚团结、和衷共济,靠的是全体共产党员和干部群众的艰苦奋斗、超常付出,靠的是社会各界的理解关心、支持帮助。
在此,我代表县委,向各位委员和全体共产党员,向全县干部群众,向所有关心支持平昌建设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更应清醒地看到发展和工作上的差距:尽管统筹城乡的步子已经迈开,但路径、手段、方法还需加强;尽管推进工作、加快发展的市场化手段已经启用,但运用的能力、技巧和熟练程度仍需提高;尽管思想解放的闸门已经打开,但其广度和深度仍需拓展;尽管对外开放合作不断加强,但招商引资的跟踪对接和项目落地仍需加力;尽管攻坚状态已经形成,但攻坚强度仍需提升;尽管反腐倡廉工作成效显著,但消极腐败现象在一些领域、个别干部身上还不同程度存在。
这些困难和问题需要我们在今后工作中切实加以解决。
二、把握关键,突破重点,奋力开创“两化”互动统筹城乡的新局面2012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关键之年,是实现县第十二次党代会确定的今后五年目标任务的攻坚之年,做好今年的工作至关重要、尤为关键。
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和准确把握国际国内发展环境,切实巩固当前良好的发展势头,站在新的更高起点谋划和推进跨越发展。
一要深度研判宏观经济走势,务必抢占先机、主动作为。
当前,国内外经济环境严峻复杂,突出表现为三个“压力加大”:国际金融危机、欧洲债务危机“叠加冲击”,世界经济下行风险压力加大;国家宏观调控政策面临更多“两难抉择”,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压力加大;全省面临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和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双重任务”,在转型中促发展的压力加大。
李刚书记在市委三届二次全会明确要求“要把握发展大势,在研判形势上看得更准,在统筹全局上站得更高,在谋划发展上想得更深,在把握重点上抓得更实”。
我们必须密切关注经济形势的新变化,把握宏观政策的新走向,研究财政投资的新方向,化危为机,抢占先机,主动作为,加快发展。
二要积极应对区域竞相发展的态势,务必乘势而上、加快发展。
经过多年发展,特别是“十一五”时期的努力,平昌经济社会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
但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们在发展,别人也在发展;我们是低水平上的快增长,别人是高水平上的快增长;我们纵比在进步,横比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在拉大。
特别是市第三次党代会以来,全市三县一区竞相发展、你追我赶的态势逼人。
而与其它两县一区相比,我们先天缺乏资源优势,只有后天的超常付出才能率先发展、领先发展。
各级各部门、广大党员干部必须千方百计抢抓国家扩大内需、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等普惠性机遇,抢抓国家和省实施秦巴山区扶贫开发、加大支持革命老区、渠江流域治理等独特机遇,利用好、创造好、转化好每个机遇,加快发展、跨越发展。
三要准确把握县域跨越发展的大势,务必扭住关键、突破瓶颈。
新的一年,我们必须变压力为动力,围绕“促增长、强基础、转方式、增投资、惠民生”等关键环节,苦干实干拼命干、大干快干舍命干,不胜不休亡命干,努力答好经营市场、推进开放、深化改革三道题,全力解开征地拆迁、统筹载体、人才保障三个结,着力攻克城、乡、面三个着力点,奋力开创全县“两化”互动、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新局面。
2012年,全县工作的总体要求是: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市委决策部署,深入践行科学发展观,坚持“两化”互动、统筹城乡、追赶跨越、加快发展,着力“促增长、强基础、转方式、增投资、惠民生”,通过招商引资做大经济规模,通过投资拉动提升增长速度,通过“两化”互动做强产业基础,通过扶贫开发有效改善民生,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增强发展动力,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社会大局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