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心肺联合移植手术的麻醉

心肺联合移植手术的麻醉

心肺联合移植手术的麻醉
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麻醉科王洪周蓓
2003年7月24日和9月24日我们作了两例同种异体心肺移植的手术。

一例存活至今,约有近两年。

一例死亡。

现将麻醉过程报道如下:资料及方法
两个患者均为女性,一例33岁,49kg。

艾森曼格综合症。

一例50岁,原发性肺动脉高压,71kg,PA107/40mmHg.
供体:男性,无心肺系统疾病,脑死亡后给予气管插管,纯氧通气,静脉给予甲强龙30mg/kg,肝素3mg/kg,输以心脏停跳液和肺保护液,取出心肺。

术前用药:吗啡10mg,东莨菪碱0.3mg,入手术室。

给予挠动脉穿刺测压,颈内静脉置管,监测鼻咽温和肛温。

ECG,小量分次给予芬太尼,咪唑安定,爱可松,气管插管。

术中以万可松1-2ug/kg/min,异丙酚2mg/kg/h 维持。

分次追加芬太尼,咪唑安定维持麻醉。

手术为正中切口,劈开胸骨,切开心包,静脉给予肝素3mg/kg,游离上下腔静脉,主动脉,插管上下腔主动脉,之后体外开始。

阻断上下腔静脉,主动脉。

停止异丙酚,万可松泵注,停呼吸机。

给体外循环机中加入咪唑安定和芬太尼。

体外中采用中等流量转流技术,50-60ml/kg,保持MAP40-60mmHg, 肛温降到28O C,结合静脉血Sa O2,以满足机体需要为主。

取出心肺,置入供体心肺,吻合气管,吻合好后,看是否漏气,间断吸引,通气,上下腔吻合,主动脉吻合好,升温,辅以变温毯。

开放上下腔静脉,主动脉。

静注肾上腺素5ug,多次,异丙肾20ug,多次。

室颤,30W秒除
颤数次,复跳。

给予甲强龙520mg静注,待各方面情况稳定后,停机。

给予鱼精蛋白和氯化钙,地塞米松缓慢注入。

术中使用血液回输机进行血液回输,给予新鲜血,冷沉淀,凝血酶原复和物,血小板止血。

术中给予多巴胺10ug/kg/min,肾上腺素50ng/kg/min,异丙肾上腺素50ng/kg/min,去甲肾上腺素50ng/kg/min,硝酸甘油0.5 ug/kg/min,视情况作适当调整。

速尿的适量给予,维持尿量。

结果
两例同种异体心肺移植的患者顺利离开手术室,一例存活至今,一例死亡。

讨论:
心肺联合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肺动脉高压的主要方法。


供体:1 供体年龄应小于45岁,无心肺器质性疾病。

ABO血型相容2。

2 心肺的处理:(1)注意保持气道干燥,备好吸痰装置,插管要迅速、准确;纯氧通气(2)术前静脉给予甲基强的松龙30mg/kg,肝素3mg/kg。

(3)肺动脉远端灌注前列腺素液10-20ug/kg/min,使血压下降30mmHg。

肺动脉灌注Euro Collins 60ml/kg。

加强肺的保护,使肺血管充分扩张,同时充分膨肺。

(4)主动脉根部灌注冷晶体停跳液30ml/kg。

(5)取下心肺前将肺膨胀80%后结扎,断离气管,使肺泡不萎陷;(6)避免挤压肺脏及机械性损伤,尽量缩短肺脏的热缺血时间及冷缺血时间。

(7)修剪供体同时仔细结扎小血管,以防术后出血。

受体:(一)术前准备:
1 不停用术前的正性肌力药和利尿药。

2 给予CSA10mg/kg。

3 麻醉器械及管道严格消毒。

4 监测:左中心静脉压,有创血压,ECG,尿量,体温,术后放置Swan-Ganz漂浮导管测量CO,PA,PAWP。

右侧颈内静脉以备术后做心内膜活检。

(二)麻醉处理:
1 诱导,避免加重心功能抑制及低氧血压,对艾森曼格综合症患者要避免增加右向左分流。

同时要避免气体栓塞。

诱导要缓慢平稳进行,小量,分次给予镇静,镇痛以及肌松药。

选用咪唑安定,芬太尼,万可松等药物。

气管插管应轻柔。

2 维持,以镇痛镇静为主,结合使用肌松剂。

慎用吸入麻醉药。

因为吸入麻醉药可降低外周血管阻力,增加右向左的分流。

3 呼吸管理:采用低潮气量5-6ml/kg通气,维持正常的PaCo2,防止低氧血症1。

气管吻合后应先吸尽气管内分泌物,挤压皮囊,看吻合口是否漏气,然后IPPV+PEEP(5-10cmH2O)同时注意,吻合口部位出血,间断轻柔的气管内吸引分泌物及血液。

由于肺缺血,去神经和淋巴循环中断,(移植肺在几周内无淋巴引流功能)和手术创伤。

术后早期可出现肺再移植反应,表现为肺水肿。

故手术中尽量控制晶体的输入,使CVP维持在较低的水平(<10cmH2O)。

移植后肺处于去神经状态,不能认知肺内分泌物,能随意咳嗽,故拔管应完全清醒。

4 循环管理:手术开始后,应尽快游离上下腔静脉,主动脉插管,尽早建立体外循环。

体外中采用中等流量转流技术,50-60ml/kg,保持MAP40-60mmHg, 肛温降到28O C,结合静脉血Sao2,以满足机体需要为主。

停止体外转流的条件:心肺移植后待出现窦性心率和血流动力学平稳,体温正常及酸碱平衡后,停止体外转流。

维持适当的心率110-130次/分,早期可用异丙肾50ng/kg/min后改用多巴酚丁胺5-8ug/kg/min。

调整硝酸甘油,多巴胺,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的用量维持足够的前负荷,维持心肌收缩力,适当的心率避免低血压。

5 移植心对K+特别敏感,故应控制较低血钾水平(3.5-3.0mmol/L)。

6 输液,术中应输用新鲜血及成分血;应用甘露醇或速尿维持尿量,使用血液回输机进行血液回输。

参考文献:
1 刘俊杰,赵俊主编:现代麻醉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6;833。

2胡小琴主编:心血管麻醉与体外循环,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7;903。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