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土保持措施分类
0308横坡带状间作
030801横坡带状间作
基本上沿等高线呈条带状隔带种植不同植物。每带宽度相等,带宽一般5~10m。主要是农作物与牧草或密植作物隔带。
039休闲地绿肥
030601休闲地绿肥
指作物收获前,在作物行间顺等高线地面播种绿肥植物,作物收获后,绿肥植物加快生长,迅速覆盖地面。
0310留茬少耕
010403生态恢复草地
由于过度放牧等导致草场退化,通过政策、法规和其他源自理办法等,限制牲畜进入,恢复植被。
0105植物护路
010501植物护路
在道路开挖面和堆砌面种植植物,保护道路,防止水土流失。
表1(续)
一级
二级
三级
含义
02工程措施
0201梯田
0202水平阶
0203水平沟
0204竹节沟
0205鱼鳞坑
主要修于村旁路旁,用于拦蓄径流,防止道路冲刷与沟头前进;同时可供饮牲口和洗涤之用。
沟头上方修筑蓄水池,防止暴雨径流进入沟头,造成侵蚀。
修筑跌水或其他排水设施,防止暴雨径流进入沟头时发生侵蚀。
-
沟底小坝,主要用于切沟治理,修建在沟底比降较大(5%~10%或更大)、沟底下切剧烈发展的沟段。
0211谷坊
021101土谷坊
021203大型淤地坝
一般坝高25m以上,库容50万~500万m3,淤地面积在7hm2以上,修在主沟的中、下游或较大支沟下游,单坝集水面积为3~5km2或更多,建筑物一般是土坝、溢洪道、泄水洞“三大件”齐全。
一级
二级
三级
含义
0213引洪漫地
021301引洪漫地
暴雨期间引用坡面、道路、沟壑与河流的洪水、淤漫耕地或荒滩的工程。
表1
一级
二级
三级
含义
01生物措施
0101造林
0102种草
010101人工乔木林
010102人工灌木林
010103人工混交林
010104飞播乔木林
010105飞播灌木林
010106飞播混交林
010107经果林
010108植物篱
010109农田防护林
010110四旁林
010201人工种草
010202飞播种草
020601大型果树坑
020701坡面小型蓄排工程
020801地下管-道
020901水窖
020902涝池
021001蓄水型沟头防护
021002排水型沟头防护
坡地修成台阶状,田坎由土组成,田面水平,陡坡地田宽一般5~15m,缓坡地一般宽20~40m。
坡地修成台阶状,田坎由石材砌成,田面水平,陡坡地田宽一般5~15m,缓坡地一般宽20~40m。
半圆形坑,长径0.8~1.5m,短径0.5~0.8m;坑深0.3~0.5m。各坑沿等高线布设,上下2行呈“品”字形错开排列。坑的两端,开挖宽、深各约0.2~0.3m,呈倒“八”字形的截水沟。
在土层极薄的土石山区或丘陵区种植果树时,坡面开挖大坑,深0.8~1.0m,圆形直径0.8~1.0m,方形各边长0.8~1.0m,取出坑内石砾或生土,附近表土填入坑内。
与水平梯田类似,田面一般比水平梯田宽,田坎比水平梯田低,田面比原来坡度小,但没有达到水平,仍有坡度。
坡面上修建的每一台水平梯田,其上方都留出一定面积的原坡面不修,是平、坡相间的复式梯田。
和水平梯田一样,但田面宽度小于5m,大于1.5m。
在小于8°的缓坡上,横坡每隔一定距离,做1条埂子,埂的两侧坡度很缓。时间久了,通过耕作,坡地逐渐变成梯田。
0304抗旱丰产沟
0305休闲地水平犁沟
0306中耕培垄
0307草田轮作
030101等高沟垅种植
030201垄作区田
030301掏钵(穴状)种植
030401抗旱丰产沟
030501休闲地水平犁沟
030601中耕培垄
030701草田轮作
在坡耕地上顺等高线进行耕作,形成沟垅相间的地面,以容蓄雨水,减轻水土流失。主耕作线坡度小于2%,所有耕作线坡度小于4%。
坡面修成台阶状,阶面宽1.0~1.5m,具有3°~5°反坡,也称反坡梯田。主要是造林整地方式。
沿等高线开挖沟槽,沟口上宽0.6~1.0m,沟底宽0.3~0.5m,沟深0.4~0.6m,主要是造林整地方式。
坡面或道路旁,修筑深宽各约0.5~1m的沟,每隔2~5m留一土档,分段开挖似“竹节”,具有留蓄雨水,减缓径流,积留表土的作用。
在传统沟垄耕作基础上,按一定距离在垄沟内修筑小土垱,成为区田。
在坡耕地上沿等高线用锄挖穴(掏钵),穴距30~50cm,以作物行
距为上下2行穴间行距(一般为60~80cm),穴的直径20~50cm,深约20~40cm,上下2行穴的位置呈“品”字形错开。
适用于土层深厚的干旱半干旱地区。顺等高线方向开挖宽、深、间距均为30cm,沟内保留熟土,地埂由生土培成。
由填土夯实筑成,适宜于土质丘陵区。土谷坊一般高3~5m。
021102石谷坊
由浆砌或干砌石块建成,适于石质山区或土石山区。干砌石谷坊一般高1.5m左右,浆砌石谷坊一般高3.5m左右。
021103植物谷坊
或称柳谷坊,多由柳桩打入沟底,织梢编篱,内填石块而成,一般高1.0m左右。
-
在沟壑中筑坝拦泥淤地,减轻沟蚀,减少入河泥沙。
0206大型果树坑
0207坡面小型蓄排工程
0208地下管-道
0209路旁、沟底小型蓄引工程
0210沟头防护
020101土坎水平梯田
020102石坎水平梯田
020103坡式梯田
020104隔坡梯田
020105窄梯田
020106软埝
020201水平阶
020301水平沟
020401竹节沟
020501鱼鳞坑
沙障在地面呈带状分布,带的走向垂直于主风向。
021502沙障
沙障在地面呈方格状(或网状)分布,主要用于风向不稳定,除主风向外,还有较强测向风的地方。
0216工程护路
021601工程护路
在道路开挖面和堆砌面建设工程,保护道路,防止水土流失。
03耕作措施
0301等高沟垅种植
0302垄作区田
0303掏钵(穴状)种植
0212淤地坝
021201小型淤地坝
一般坝高5~15m,库容1万~10万m3,淤地面积为0.2~2hm2,修在小支沟或较大支沟的中上游,单坝集水面积1km2以下,建筑物一般为土坝与溢洪道或土坝与泄水洞“两大件”。
021202中型淤地坝
一般坝高15~25m,库容10万~50万m3,淤地面积为2~7hm2,修在较大支沟下游或主沟的中上游,单坝集水面积1~3km2,建筑物少数为土坝、溢洪道、泄水洞“三大件”,多数为土坝与溢洪道或土坝与泄水洞“两大件”。
010302封山育灌木林
原始植被遭到破坏后,通过围栏封禁,经长期恢复为灌木林。
010303封坡育草
由于过度放牧等导致草场退化,通过围栏封禁,恢复植被。
0104生态修复
010401生态恢复乔木林原始植被遭到破坏后,通过政策、法规和其他管理办法等,限制人畜进入,经长期恢复为乔木林。
010402生态恢复灌木林原始植被遭到破坏后,通过政策、法规和其他管理办法等,限制人畜进入,经长期恢复为灌木林。
010203草水路
人工种植乔木林。人工种植灌木林。
人工种植2种或2种以上乔或灌组成的林木。
飞机播种方式种植乔木林。飞机播种方式种植灌木林。
飞机播种方式种植2种或2种以上乔木或灌木。
人工种植经济果树林。
在农田内,每隔一定距离种植以灌木为主的多年生植物,以截断径流,防治水土流失。其中农耕地较宽,多年生植物带较窄。
以防风为目的在农田种植以乔木为主的树木,主带一般宽8~12
m,副带宽4~6m。
在非林地的村旁、宅旁、路旁、水旁等栽植树木。
人工种植草本植物。飞机播种草本植物。
在坡面浅沟底、谷底或道路两侧等容易形成切沟的地方种植草本植物,安全排水防止冲刷。
0103封育
010301封山育乔木林
原始植被遭到破坏后,通过围栏封禁,经长期恢复为乔木林。
坡面上开挖沟槽,拦截上方来水,如四川等地的边沟背沟。主要包括截水沟、排水沟、蓄水池和沉沙池等设施。
在东北地区称为鼠道。沿坡面在地下布设渗水排水管,同时采用专用鼠道犁犁出孔道进行排涝,减少水土流失。
地下埋藏式蓄水设施兼有水土保持作用。主要设在村旁、路旁、有足够地表径流来源的地方,阻止径流侵蚀,集水可利用。
0214引水拉沙造地
021401引水拉沙造地
在有水源条件的风沙区,通过引水渠、蓄水池、冲水壕、围梗、排水口等设施,采用引水或抽水的办法冲刷沙丘,淤出耕地,同时起到水土保持作用。
0215沙障固沙
021501带状沙障
沙障是用柴草、活性沙生植物的枝茎或其他材料平铺或直立于风蚀沙丘地面,以增加地面糙度,削弱近地层风速,固定地面沙粒,减缓和制止沙丘流动。
031001留茬少耕
指在传统耕作基础上,尽量减少整地次数和减少土层翻动,和将作物秸秆残差覆盖在地表的措施,作物种植之后残差覆盖度至少达到30%。
0311免耕
031101免耕
指作物播种前不单独进行耕作,直接在前茬地上播种,在作物生育期间不使用农机具进行中耕松土的耕作方法。一般留茬在
50%~100%就认定为免耕。
从上到下每隔2~3m,沿等高线犁出1条沟。使犁沟下方形成一道土垅,以拦蓄雨水。可在同一位置翻犁2次,加大沟深和垅高。
犁沟坡度小于2%。
中耕时,在每棵作物根部培土堆,高10cm左右,并把这些土堆子
串连起来,形成一个个的小土堆,以拦蓄雨水。
适用于人多地少的农区或半农半牧区,特别是对原来有轮歇、撂荒习惯的地区。主要指作物与牧草的轮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