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移动通信网络规划 第2章

移动通信网络规划 第2章

Hale Waihona Puke 2.1.1无线通信环境
⑴ 电波传播的主要特点 典型的陆地移动通信是通过移动台与基站之间的 无线链路来完成的,通常基站的天线一般都高出 周围建筑物,但移动台天线却较低,一般距地面1 到2米左右,因此陆地移动通信无线链路,是一种 低天线的电波传播路径,这样在整个通信过程中, 无线电波始终会受到周围地形、地物的影响 . 另外电波从发射点以球面向四周传播过程中,其 强度会随传播距离而衰减,同时受多径和地形的 影响,其衰落特性是在衰落曲线上叠加了快速的 变化和慢速的变化,其中由多径引起的快速变化 称为“快衰落”,缓慢的变化称为“慢衰落”。
2.1.3信号衰落特性 2.1.3信号衰落特性 ⑴ 信号衰落统计特性
⑵ 衰落率.衰落率定义为:信号包络以正斜 率通过中值电平时的衰落电平交叉率。 ⑶ 衰落平均持续时间.衰落平均持续时间定 义为:场强低于某一电平的持续时间平均 值。衰落平均持续时间与移动台运动速度 成反比。
2.1.4无线多径信道参数 2.1.4无线多径信道参数 ⑴ 时间色散.由于移动台接收来自不同方向 的反射波的路径存在偏差,形成多径信道 的功率延迟分布,造成信号时延展宽,又 称为时间色散。 ⑵ 相干带宽.相干带宽是指一个特定的频率 范围,在该范围内两个频率信号衰落有很 强的幅度相关性。 ⑶ 多卜勒频移和相干时间
2.4传播模型的校正 2.4传播模型的校正 2.4.1校正原理 校正原理 为了准确的预测出基站天线在不同方向上 电波传播精确的路径损耗, 电波传播精确的路径损耗,模型校正的目 的就是获得该地区各点地理位置的本地均 从上面分析可以看出,只有使P( ) 值,从上面分析可以看出,只有使 (d) 与m(d)之间差尽可能小,才能使传播模 ( )之间差尽可能小, 型预测值最逼近的本地均值。 型预测值最逼近的本地均值。
2.4.3
校正流程

( 100.01124291−T )−0.918 γ = 4.34 W 1.968
λ
W = 156V −1.43

近海海面电波传播模型

海面电波传播模型的误差
2.3.4室内电波传播模型 2.3.4室内电波传播模型 自由空间传播模型用于发射机和接收机间 完全无阻挡的视距路径传播,所谓自由空 间是指相对介电常数和相对磁导率均恒定 为1的均匀介质空间,该空间具有各向同性, 并且具有电导率为0的特点,电波在自由空 间传播只具有扩散损耗的直线传播方式, 没有反射、折射、绕射、色散、吸收、磁 离子分裂等现象,它是最简单的传播方式, 是研究其它传播方式的基础。
2.3.3近海海面电波传播模型 2.3.3近海海面电波传播模型 ⑴ 无线电波在近海海面传播的特点.无线电 波在近海开阔海面传播时,传播路径主要 是直达波和经过海面反射的反射波。 ⑵ 地球曲率对电波传播的影响
⑶ 地球曲率半径绕射损耗引起的衰落 Pr = P0-1.5(d-d0) d>d0. ⑷ 雨雾对电波传播的影响
2.4.2
CW测试 CW测试
⑴ 测试方法 对电波传播情况进行测试的目的是获取不同传播 路径上的实际损耗值,目前常用的测试方法有两 种:连续波测试(CW)法和导频测试(PM)法。 ⑵ 测试基本要求. ①本征长度的选择 ② 测试 站点的选择 ③ 测试车速的控制 ④ 测试路径 的选择 ⑤ 测试数据的整理 ⑥ 数字地图 ⑶ 测测设备 测试设备包括基站设备和路测设备两部分。基站 设备包括天线、功率放大器和高频信号源。
2.3电波传播模型 2.3电波传播模型 电波传播特性的研究随着蜂窝微小区化和 宽带数字通信的发展日益受到重视. 无线信道模型大致可以分为大尺度(LargeScale)传播模型和小尺度(Small-Scale) 传播模型两类。
2.3.2陆地电波传播模型 2.3.2陆地电波传播模型 ⑴ 奥村模型(Okumura-Hata Empirical Formula) ⑵ COST231 Walfisch-Ikegami模型 (COST231 Hybrid Model) ⑶ 通用校正模型
2.1.2多径衰落及对移动通信的影响 2.1.2多径衰落及对移动通信的影响 ⑴ 无线多径衰落信道 ⑵ 多径衰落对通信的影响 多径衰落现象能严重恶化接收信号的质量, 影响通信的可靠性。另外,在蜂窝移动环 境下,同频干扰也是一个必须考虑的问题, 当发生衰落时,有可能要接收的信号比同 频小区基站来的干扰信号还要弱,这样接 收机就会锁定在错误的信号上
⑷ 远近效应 在移动通信中另一个问题是“远近效应”。当有 多部移动台与基站通信时,在不同移动台之间, 由于距离基站较近的移动台信号较强,距离较远 的移动态信号较弱,往往会出现距基站较近的移 动台的强信号会干扰或“淹没”掉距基站较远的 移动台的信号,这种现象称为“远近效应”。 ⑸ 移动通信无线环境 随着经济现代化的发展,各种无线通信台、站与 日俱增、密布城乡各地,加速了电气噪声环境的 恶化,使电磁干扰变得日益严重,造成移动通信 无线环境的日益恶化。
移动通信网络规划 与工程设计
移动通信网络规划与工程设计
第1章 第2章 第3章 第4章 第5章 第6章 第7章 第8章 第9章 移动通信技术演进 电波传播模型校正 无线网络仿真 GSM/GPRS/R4核心网规划 GSM/GPRS/EDGE无线网规划 TD-SCDMA无线网规划 CDMA2000 1x EV-DO网络规划 WCDMA无线网规划 室内覆盖设计
第10章 工程设计 第11章 移动网质量评估
第2章
电波传播模型校正
2.1电波传播 电波传播 2.2地形地物分类 地形地物分类 2.3电波传播模型 电波传播模型 2.4模型校正 模型校正
2.1电波传播 通常频率从几十赫(Hz)甚至更低到 通常频率从几十赫( ) 30000千兆赫(GHz)左右(波长从几万 千兆赫( 千兆赫 )左右( 千米到0.1毫米左右)的整个频谱范围内的 毫米左右) 千米到 毫米左右 电磁波,统称为无线电波。 电磁波,统称为无线电波。从发射天线辐 射出的无线电波, 射出的无线电波,经过介质或受到介质分 界面的影响到达接收天线的过程, 界面的影响到达接收天线的过程,称为无 线电波传播( 线电波传播(Radio Wave Propagation)。无线电波在介质或介质 )。无线电波在介质或介质 )。 分界面的影响下,会发生折射、反射、 分界面的影响下,会发生折射、反射、散 射、衍射、绕射和吸收等现象,接收到的 衍射、绕射和吸收等现象, 无线电信号, 无线电信号,也存在衰减和干扰情况
⑵ 多径传播 陆地移动通信主要工作频段为VHF和UHF段,对 于VHF和UHF频段,通信中移动台天线收到的同 样是一个由多条路径传来的多径信号。 ⑶ 多卜勒频移(Doppler Shift) 当移动台在移动过程中通信,则到达接收端的多 经信号还会产生频率偏离的现象,当移动台朝向 基站移动时,频率会变高,而移动台背向基站移 动时,频率变低,这种现象称为多卜勒频移,多 卜勒频移对多径信号影响的本质是将接收信号扩 展在一个小的频段上,因此又称为多卜勒扩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