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芜湖铁画

芜湖铁画


三鱼行
虾趣
工艺品。瓷盘铁画“熊猫”吉祥物是北京亚运会的馈赠礼 品,为全国政协大楼提供装饰。铁画多次参加国际造型艺 术展览和世界博览会,多次赴欧、亚、拉美等地区的二十 多个国家巡回展览,引起了轰动。
铁画的主要价值
(一)历史价值: 铁画穿越时空300余年,屡废屡兴,凸现 出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独特的生命力。长期 以来铁画作为我国工艺美术艺苑中独树一 帜的奇葩,以其古朴浑厚、飘逸清新、意 境深远、情趣高雅、写意传神、栩栩动人 的艺术特色一直为世人所喜爱,视作珍 品。尤其以北京人民大会堂巨型铁画《迎 客松》为代表,她成为中华民族自立于世 界民族之林的标识,正如郭沫若所题“以 铁的意志创造伟大的中华”,已为世界人 民所共识 。
它将民间剪纸、雕刻、镶嵌等各种艺术的技法溶为一体,采用中国画章
法,黑白对比,虚实结合,另有一番情趣。
二、铁画的种类
铁画是以铁为墨,以砧为砚,以锤代笔锻制而成。铁画的品 种分为四类:
一类为尺幅小景,多以松、梅、兰、竹、菊、鹰等为题材,如花
草.松树.翠竹.老梅及蜻蜓.飞蝶和各种神话故事.人物等,画幅 直径1尺左右,嵌进红木框里,以素绢作背影,挂在粉壁上,黑 白相衬,分外醒目。这类铁画衬板镶框,挂于粉墙之上,更显端 庄醒目。
芜湖铁画历史悠久,它是以含碳量低的优质铁材为主要原料,经红炉冶炼
铁画画体制作一般个人独立完成(大件除外),铁画艺人既要有
高超的锻技锤艺还需有较高的文学素养和国画根基,要懂画理, 会分析画稿,要将平面的画稿理出层次,理出制作步骤,锻技时 要掌握好火候,锤锻应体现锤韵,先初锻成坯后艺锻成形,以花 锤锻打另件。使锻打的每一局部都要艺能与外形相适,与原稿件 的整体做到结构统一形神统一。铁画有些部件需剪形,剪下的部 件要形准用为叠层准备,为焊接助技,叠形则根据部件的不同灵 活使用,正、侧、开、扒、横、蹲等锤艺交加锻打,进行浮雕加 工,使之具有强烈的立体感,达到形艺结合的艺术效果。铁画在 红炉冶锻、淬火、剪形、叠形、焊接等完工后,需对照原样稿使 用削锉术,进一步修整精细加工,进行整体整形,使铁画质量达 到画龙点睛的境地,铁画艺人其技艺、锤功、心力必须高度一致, 根据画稿,从平面通过千锤百炼的锻制形成有层次的浮雕形体, 给顽铁以艺术生命,是一个复杂的再创作过程。



奔马
鸡趣

彩色铁画
第二类为灯彩,一般用4幅或5幅.6幅精巧的铁画(花)合嵌而成
内糊以纸或素绢,中燃银烛,光彩夺目,动人神魄.铁画灯既可 吊挂,也可加上灯柱立于墙角,随时搬动,美观实用。
第三类为屏风, 有.6扇.8扇之分,扣束联结,可以折叠.
移动。大幅山水铁4扇画屏风有宽达12幅者。多为山水风 景,古朴典雅,蔚为壮观。
汤天池,名鹏,江苏省溧水县明党乡人,是芜湖铁画的开山鼻祖。幼年时
为避兵荒而流落到铁冶之乡――芜湖定居,当时芜湖铁业 十分兴盛,且又集中许多技艺精湛的铁工,所以,民谚有 “铁到芜湖自成钢”的美誉。汤天池初学铁工技艺,清康熙 年间租赁乾隆进士黄钺的曾祖父之临街门面,自营铁业 作坊。当时芜湖既是水陆交通要道和各种物资中心,又近中 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的九华山,不仅万商云集、人流如潮, 其间也有众多香客,他们皆喜购芜湖铁铺中生产和出售的彩 色铁花枝、铁花灯。
四、铁画的特征
⒈铁画产品题材主要分:山水、人物、花鸟、书法四类。产品分座 屏、壁画、书法、装饰陈设、文化礼品五大系列、200多个品种。 ⒉铁画以铁为墨、以锤当笔,以砧作纸,通过锻、钻、焊、锉等技 艺成型,外表经黑色喷塑防锈处理,再配以边框(红木、楠木或 其它)和衬底、锦裱衬堂(木板、丝绒或瓷板)组装成画。 ⒊铁画产品的整体艺术效果是:黑白分明、虚实相衬、立体感强、 苍劲潇洒而又古朴典雅。黑色的铁画配上白色的衬底形成格调的 反差,使原本已很黑的铁画显得更加黑亮,从这凝重的黑里,看 到了钢铁的力量,体味到铁画的独特品格。其产品特征主要看其 作品的具体题材。
芜湖铁画是火文化的杰出代表,是徽派文化与芜湖民风民俗相结
合的产物,因而深深地打上徽派传统文化的烙印,从而形成了艺 术清新、洒脱、刚劲、挺拔的地域特色,是魅力独特的工艺美术 品,是中华艺苑中的一朵奇葩,在国际上也是一个创造。它充分 展现出中华民族文化杰出的创造力。铁画制作的基本流程为选料、 锻打、接火、整形、淬火、烘漆、上底和装框等,其中锻打又有 冷锻和红锻,接火也有红接、嵌接和铆合。正宗的铁画是以锤锻 为主,锤底的功夫才是真正的功夫。红炉锻、嵌又是一种功夫。 人民大会堂的《迎客松》在锻接工艺上,采用八个红炉一起作业, 最后四个红炉同时升温,八大锤同时红接,锤功、心力必须高度 一致,稍有差池,便会功亏一篑。铁画工艺至今依然口传心授, 其中蕴含着极富科学的基理,是一份极具工艺价值的宝贵遗产。 因而铁画技艺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浓郁的民族文化特色,是中 国劳动人民长期的智慧结晶,为中华民族所特有,是极其宝贵的 中华文化遗产之一。
(二)文化价值:
● 铁画是“以锤代笔、以铁作墨”,借鉴国画章法布局和雕塑、 剪纸等 工艺的特点,经冶、锻、钻、挫等技巧锻铁成画。铁画 的特点是黑白分明、虚实相生,既有国画的神韵又有雕塑的立 体美,堪称“铁为肌骨画为魂”,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浓郁 的民族特色,被世人誉为“中华一绝”。
(三)工艺价值:
汤天池制作的铁画,有山水、人物、花鸟、树木等,是“以锤代笔,
以铁当墨”热煅冷作,揉铁而成半浮雕的完整画面,成为能独立成 画的欣赏艺术品。它区别于单枝铁花。因为铁花只是一枝枝的花, 而不是一幅画;也区别于铁花灯上的铁花,那种铁花,只是依附在 其它器物上的装饰。所以铁画一出现,立即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和 喜爱,不仅本地人求购者甚众,连外地人亦闻其名而“远客多购 之”;不仅为普通群众所喜爱,同时“豪家一笑倾金赀”,购作 “斋璧雅玩”,汤天池与铁画皆“名噪公卿间”了。
如人民大会堂的铁画《迎客松》(4.5×2.5米)座屏。主要表现 其巍然屹立、苍劲潇洒之风姿,上有郁郁濛濛的树冠,下有层层 垒垒的山石,后衬烟岚飘渺、若无还有的远景。锻制时,不仅要 掌握线面关系,还要删繁就简,但应笔简意繁,以达到疏淡雅致、 高尚脱俗的意境。
三、铁画的用途
建筑及室内装饰。铁画曾多次为国家级重要建筑设施提供装饰,其中装臵在 首都人民大会堂宾客厅的铁画“黄山迎客松”,国家省计署的巨幅山水等。 铁画品种繁多,题材广泛,规格齐全,有可供装饰在各种建筑大厅内的巨幅 铁制壁画,立体铁画,也可供普通室内装饰的挂屏铁画和各种精巧的铁画摆 件。
谢谢!
第四类是铁字,将古代和当代著名书法家的手迹,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草.篆.隶4体 锻制字。今安徵省博物馆收藏的“晴窗流竹露,夜雨长兰芽”铁字 对联,系汤鹏于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所作,苍劲洒脱,为衡世 珍品。
除了壁画、座屏、条幅、横幅,近年来,芜湖铁画随着时代的发展, 进行了众多的创新,艺人们近年先后创造出瓷版铁画,银盘铁画、 镀金铁画、铁画摆件、金饰工艺画、金银箔画、金画等,有巨幅长 卷,也有精致小品。 金画是以银,紫铜为主要原材料,表面镀以24K金制作而成,也可用 纯金接制作。其工艺是在铁画,黄金首饰制技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 具有更层次更富立体的艺术效果。画面更适合表现旅游景占领的亭 台楼阁、名胜水,工艺精雕细琢小巧玲珑,是对外交往的高级工艺 礼品。
汤天池原是一个普通铁工,但他不满足在铁工技艺上所取得的成
就,进而追求更高铁艺。虽受各种条件限制,但能勇于克服困难, 虚心求教,勤奋学习,终于成为一代铁画宗师。
芜湖铁画展示贴画鼻祖汤天池的铁画像
文革时期的铁画作品《打虎上山》
双马
铁画的制作

铁画的制作起源于宋代,盛行于北宋。清代康熙年间,安徽芜湖铁画 才自成一体,并逐渐享誉四海。 后,再经手工锻、钻、焊、锉等技巧制成,在制作过程中的艺术处理手法, 主要按国画中的章法布局,采用散点透视原理确定画面位置、层次。运笔 技法上的“工”、“写”“皴”、“描”及至“渲染”等国画技巧,皆通 过“冶”“锻”“钻”、“剪”、“锉”等锻作技巧来现。
铁画的制作十分繁琐,又十分精细。它的材料大都是一些毫无光泽的铁
板,工匠们以锤代笔,把铁板敲出大致的形状,再精雕细琢,一锤一锤 地把铁板修整成形,再用剪刀剪出一些修饰物。最精细的工序要数焊接 了,它的焊接不同于一般焊接,它是用纯银加上点铜粉,一点一点焊, 不能有半点马虎。这还不算完,打制成形的铁画还要去喷漆。将要喷漆 的铁画先是经过酸水清洗、去锈,再喷上黑漆,待漆干后再将其钉到白 色的底板上,这样一幅铁画才制成。
中国传统民间工艺 —铁画
目录
一、概述 二、铁画的种类 三、铁画的特征 四、铁画用途 五、铁画的主要价值
一、概述
起源
安徽芜湖有一绝,那就是铁画。
铁画又叫铁花,有国画黑白相间的风韵美,也有西画层次分明的
立体美。铁画的历史说来已有300余年,但它并非是出自什么大 画家之手,而是诞生于一些名不见经传的民间铁匠锤下。如果说, 世间有一门精细的艺术却是在长满粗茧的手中和“叮叮当当”的 噪音里诞生的,它无疑就是铁画。历代铁画传人虽然出身于铁匠, 但大多身怀绝技。取材低廉的铁画在制作中揉合了国画的意境和 技法,溶入了木刻、石雕和剪纸的造型与神韵,是集艺术大成的 特殊形式。因此,铁画艺术的精髓就在于化腐朽为神奇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