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RLC谐振电路原理简介

RLC谐振电路原理简介


品质因数
1 L 定义品质因数 Q = R C Q反映该电路的选频能力(是陡峭还是平缓):当信号频 率偏离谐振频率△ω时,电感越强,电容越小,R越小,Z的 虚部变化越大,输出电压衰减越大,故Q越大选频能力越强。
Uout = Uin * R 1 2 R + R + ωL − ωC
ɺ Z = R + jω L +
1 = R + j (ω L − ) = Z e jϕ ωC jω C 1 LC ⇒ f = 1 2π LC
1显然, 的虚部为0Fra bibliotek显然,Z的虚部为0时,Z的模最小,即: 的模最小,
1 ωL − =0 ⇒ ω= ωC
故图示电路中, Vin频率为9.2K时 Z=200欧,I达最大,Uout=Uin,为所有 故图示电路中,当Vin频率为9.2K时,Z=200欧,I达最大,Uout=Uin,为所有 频率为9.2K 达最大 频率中最大。 频率中最大。
工具软件说明
电子设计自动化软件Protel 99SE 使用方法见视频
实验数据演示
Uin
R=200 R=2K
f0
UL
Uc 17 1.7
Uout 2 2
I
10mA
2V 2V
9.2K 17 9.2K 1.7
1mA
注:所有电压用峰峰值表征
实验数据演示
f/KHz 5 6 7 8 9.2 10 11 12 13 14 15 16 Uo 0.1 0.2 0.4 0.8 2 (R=200) 6 8 Uo R=2K
RLC串联谐振电路的研究
原理说明
图示RLC串联谐振电路有选频特性:当输入端接幅度恒定的正弦交流电 图示RLC串联谐振电路有选频特性:当输入端接幅度恒定的正弦交流电 RLC串联谐振电路有选频特性 幅度恒定 压源Uin Uin时 若改变Uin的频率,输出Uout Uin的频率 Uout的信号幅度会随着输入信号频 压源Uin时,若改变Uin的频率,输出Uout的信号幅度会随着输入信号频 率的改变而改变,变化趋势如右图所示: Uin的频率为某频率fo时 的频率为某频率fo 率的改变而改变,变化趋势如右图所示:当Uin的频率为某频率fo时 Uout幅度达到最大 幅度达到最大, Uin的频率远离fo时 Uout的输出幅度值会递减 的频率远离fo 的输出幅度值会递减。 Uout幅度达到最大,当Uin的频率远离fo时,Uout的输出幅度值会递减。
该频率称为谐振频率fo:此时电 谐振频率fo 谐振频率fo 感电容抵消,二者互相交换能量, 对外相当于一条导线。
寻找使Uout为最大的Vin的频率fo 寻找使Uout为最大的Vin的频率fo Uout为最大的Vin的频率
Uout要最大, Uout要最大,即I为最大,即要使得整体阻抗的模最小: 要最大 为最大,即要使得整体阻抗的模最小:
1.1 0.6 0.4 1.9 1.9 8
1.8 1.9 2
注:所有电压用峰峰值表征
Q= 1 L R C
RLC串联谐振电路的研究 RLC串联谐振电路的研究
Teacher:刘 云
Yun Liu, Information College, Zhongkai University of Agriculture and Engineering
RLC串联谐振电路的研究
实验目的
学习如何用实验方法绘制R 学习如何用实验方法绘制R、L、C串联谐振电路的响应曲线。 串联谐振电路的响应曲线。 理解RLC串联谐振电路的谐振条件,谐振时电路工作特点,掌握Q 理解RLC串联谐振电路的谐振条件,谐振时电路工作特点,掌握Q值 RLC串联谐振电路的谐振条件 物理意义及测定方法。 物理意义及测定方法。
2
ɺ = R + j (ωL − 1 ) Z ωC ɺ = j[∆ωL + 1 1 − 1 )] ∆Z ( C ω ω + ∆ω
实验内容
计算并验证教材给定电路的谐振频率(参数用教材的),完成表格1。 测量输入信号频率在谐振频率两侧的频点时,输出的衰减情况(频率以1K 递增或递减),完成表格2,根据频点绘制响应曲线,并比较品质因数。 完成实验报告,数据分析方向: 由表格1可知: 电源频率为理论谐振频率时,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是否一致,为什么 一致? 谐振时,电感电压峰值可能大于Uin峰值吗?为什么? 谐振时电流与哪些参数有关? 谐振频率是否与电阻有关,为什么? 由表格2及其绘制的图形可知: 当电源频率偏离谐振频率时,输出发生了什么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 种现象? 当电阻改变时,谐振频率是否改变,频率选择性是否改变,什么情况 下频率选择性好?并说明品质因数物理意义在实验中的检验情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