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坚持走群众路线-四线工作法

坚持走群众路线-四线工作法

1
推动“四线工作法”的实践探索
湖北省应城市在开展计划生育工作中,坚持走群众路线,做到
立足基层,面向群众,积极创新,大力推行人口计生“四线工作法”,
有效改进了计生干部作风、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全市计生工作整体
水平得到极大提高。
一、工作在一线开展
督查指导在一线开展。应城市委、市政府始终站在讲政治的高
度,支持人口计生工作。每年新春后的第一个工作大会是全市人口计
生工作大会,新春后的第一个中心工作是人口计生工作。每个月,市
长办公会,市委常委会都要分别听取人口计生工作情况汇报。“四大
家”领导实行包乡镇、驻企业、蹲村责任制,现场办公,研究和指导
各项计生工作措施的落实,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年初,市委、
市政府从16个齐抓共管单位抽调16名班子成员,与市人口计生局组
成联合督办专班,分别下到16个办事处、镇、场开展指导督办。市
人口计生局班子成员和股、站、队长按照驻点要求,分工负责,深入
所驻乡镇,重点村组指导工作,破解工作难题。
工作任务在一线落实。 全市按照人口文化进机关、进社区、进
企业、进学校、进市场、进农户的要求,广泛开展入户宣传、环境宣
传、活动宣传、典型宣传,把计生政策、法律法规、生殖保健和优生
2

优育知识送到千家万户;每年市人口计生局对在对独生子女户保健费
发放、高(中)考独女(两女)升学加分、奖励扶助等政策的落实上,
深入村组和每个对象户家中进行登记、审查、复核,认真抓好每个工
作环节,让各项优惠政策真正惠及于民;市、镇计生服务站技术人员,
坚持“面向基层、深入乡村、服务上门、方便群众”的服务理念,专车、
专人、专项设备,到乡镇积极开展生殖健康普查活动,对怀孕、生育、
节育等重点婚育妇女跟踪访视到人。今年以来,市镇共为育龄妇女进
行孕环检服务20万人次,随访服务8万人次,受到全市广大育龄群
众的一致好评。
考核评估在一线进行。应城市严格实行计生工作“三线”考核评
估,从调查方式、考评人员组成、评估指标设置等方面入手,探索建
立健全可衡量、可操作、可落实的科学便捷的考核指标体系。 “党政
线”重点考核人口目标、经费保障、机构建设和计生利导政策制定等
情况;“部门线”重点考核各齐抓共管职能部门的履职对计生工作的支
持力度;“人口计生部门线”重点评估考核当年重点工作领域的突破、
各项经常性工作的落实,求真务实和工作机制的创新情况。年初将全
年主要工作任务分解落实到各乡镇、各单位,层层签订责任状。定期
不定期进行抽查、考核和督办,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二、问题在一线解决
严肃党纪国法,加大党员干部、名人富人违法生育查处力度。
应城市委、市政府敢于动真碰硬,着力加大对党员干部、名人富人的
3

查处处罚力度。市委、市政府将人口计生工作重点、难点工作纳入市
委大督查范围,市纪委监察局将党员干部违法生育查处列入重要的议
事日程,立案查处到单位和个人,严格实行问责。2010年以来,共
查处违法生育的党员干部16人,其中开除党籍12人,开除公职 4
人。

深入挖掘案源,严厉打击“两非”行为。在建立健全出生人口
性别比综合治理长效机制的同时,应城市重点加大了“两非”案件查
处力度。市成立性别比整治办公室,由分管市长坐阵指挥,抽调市监
察、宣传、公安、卫生、药监、工商、计生等部门人员组成四个工作
专班,按照“查、挖、奖”的办法,全力搜集“两非”大案要案线索,
并严格按照“五个一律”的工作要求落实到位。今年到目前止,全市
共查处“两非”案件45起,其中查处“两非”大案要案6起,处理
执业医师2人,吊销执业证书1人,行政开除1人,开除党籍1人,
刑拘非法行医人员1人。

加强区域协作,实现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异地对接。应城市不断
加大区域协作力度,实现信息共享,促进流动人口计生服务管理工作
上台阶。应城市先后与哈尔滨市等8个流动人口集中市(区县)签订
了流动人口区域协作协议,实现了两地联合办理《流动人口婚育证
明》,联合查办违法生育案件,联合调查信访案件的工作机制。分别
在哈尔滨、佛山、昆明、武汉市等地建立了流动人口计生协会组织,
搭建起现居住地和户籍地联系沟通的桥梁。通过PADIS平台对接系
4

统进行跨省流动人口信息交换,及时传递计生信息,促进了流出、流
入地之间的信息交流和沟通,实现了两地信息资源共享,促进了流动
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工作“一盘棋”格局的形成。

三、真情在一线彰显
关爱留守儿童,推进“成长工程”。每年由市人口计生局牵头,
协调工会、妇联、教育、民政、农业等部门,关心救助计生家庭,慰
问留守儿童。号召全市各村计生干部在周末、寒暑假期,有效利用网
络优势,搭建亲子感情沟通平台,组织留守儿童与在远方的父母亲情
连线,加强父母与子女的感情沟通。组织全市300余名计生干部及志
愿者、同龄小朋友与留守儿童结成帮扶对子,积极开展“爱心妈妈”
结对帮扶活动,从生活、学习入手,对留守儿童给予关心照顾和正确
引导。

关怀育龄妇女,推进“幸福工程”。以市计生服务站为依托,以
乡镇为单位,大力开展生殖保健服务,为育龄群众提供健康咨询、免
费普查、优惠治疗等生殖保健服务。市计生服务站工作人员常年深入
村居巡回开展“关爱女性健康”义诊活动,为广大育龄妇女健康保驾
护航。同时,积极开展“微笑母亲”项目推进工作,为广大婚育妇女
提供慢性病治疗技术服务。活动开展以来,为已婚育龄妇女提供义诊
服务4万多人次,发现并指导治疗病患者1200多人。
5

关心关爱女孩,实施“金凤工程”。积极开展关爱女孩助学活
动,市人口计生局,教育、民政、工会、妇联等部门联合捐款,帮
助参加中、高考的女孩完成学业。近几年来,应城市通过开展“金
凤工程”,共资助1000多名考取大学贫困女孩,使她们顺利完成
了学业,踏上人生新征程。

关心计生老人,创办“安康工程”。近年来,应城市充分整合
财政、民政等社会养老资源,大力建设供计生老人居住、集“养老、
医疗、丧葬”为一体的福利院,对无劳动能力、无经济来源和无人
照料的计生家庭老人实行政府买单,提供无偿服务,将计生家庭老
人全部纳入“机构养老”保障范围。目前全市有1230多名计生家
庭老人入住福利院,有力地促进了人口计划生育事业的和谐、科学
发展。

四、政策在一线执行
规范行政执法,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应城市严格执行国家人口
计生工作纪律规定,对因方法粗暴造成计划生育恶性案件的单位,坚
决实行一票否决;认真清理清查各地是否有超越法定权限、法定程序
和法定标准的乱收费、乱罚款问题,对于不符合法律规定的收费、罚
款项目坚决撤销,并且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公开办证程序,简
化办证流程,对群众办证所需的各种材料进行精简和一次性书面告
知,并做到即时办结;大力推进计划生育村务公开,及时向群众公开
各种计划生育免费服务项目和各种收费项目的收费依据、标准、程序
6

等,坚持依法行政、文明执法。
落实奖扶政策,完善利益导向机制。认真落实计划生育家庭奖励
扶助制度,严格确认奖扶对象。2013年全年累计落实奖扶1028人 、
特扶174人,落实奖扶、特扶资金 23.66万元,兑现率100%。实行
每人“一卡通”发放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资金86.4万元,年均兑现率
100%。2013年对符合一次性奖励条件的531名退休企业职工,应城
市政府专门拨付专款185.85万元全额兑现;市、镇财政分别安排专
项资金 ,每年设立计划生育公益金50万元,用于农村独生子女贫困
家庭救助和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人员救助;积极主动地为独生子女、
计划生育特困对象和计生专干办理计划生育意外伤害保险,极大地提
高了广大计划生育家庭抵御意外风险的意识和能力。
发挥协会作用,提高群众自治水平。全市积极发挥计生协会的作
用,建立健全村级协会、物业协会、企业协会和计划生育流动人口四
大板块协会组织,目前全市已建立企业计生协会45个,流动人口计
生协会12个。各级计生协会从加强计划生育群众自治入手,对村级
人口和计划生育宣传教育、随访服务、利益导向、政策落实情况等
事务,实行民主管理,通过群众自我监督、自我管理、自我教育、
自我服务,努力打造诚信、阳光计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