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西医结合临床治疗肝硬化的价值探讨

中西医结合临床治疗肝硬化的价值探讨

中西医结合临床治疗肝硬化的价值探讨
发表时间:
2018-06-15T10:21:35.437Z 来源:《世界复合医学》2018年第04期 作者: 夏爱华
[导读] 西医常规治疗结合中医辨证治疗肝硬化的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普及应用。

(武汉市黄陂区血吸虫病防治所
湖北武汉 430300)
【摘要】目的:探究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于
2016年3月-2018年1月所收治的80例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
对象,采用数字表法将
8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西医分型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医辨
证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
90.0%优于研究组总有效率为67.5%,对比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P<0.05)
,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清肝纤维化指标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医常规治疗结合中医辨证治疗
肝硬化的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普及应用。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肝硬化;临床应用价值
The value of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combined with clinical treatment of cirrhosis.
Xia Aihua
(wuhan 430300, hubei province, huangpi district, wuhan)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value of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in treating cirrhosis. Selection methods: our
hospital in March 2016 - January 2018 treated 80 cases of liver cirrhosis patient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using digital table method 80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research group, 40 cases in each group, control group patients give parting treatment,
western medicine group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given on the basis of TCM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treatment, compared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clinical therapeutic effect. Results: the control group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90.0% better than the group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67.5%, compared with difference have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 < 0.05), the team after treatment in patients with serum liver
fibrosis indexes is bett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comparing difference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Conclusi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 combined with TCM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is effective in the treatment of cirrhosis.
[key words]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Cirrhosis of the liver. Clinical application value

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消化内科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与致死率,肝脏疾病造成肝细胞损害、变性坏死以及再生都会引发肝硬化。传
统西医治疗肝硬化是根据疾病的病理分型给予相应治疗,但部分肝硬化发病原因不明,使得西医治疗效果并不理想,而肝硬化的中医分型
较为明确,基于此,在治疗肝硬化时不仅要应用西医治疗同时也要结合中医治疗,因此,我院选择
80例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中西
医结合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6年3月-2018年1月所收治的80例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表法将8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0
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
26例,女性14例,年龄19-47岁,平均年龄(32.5±1.05)岁,病程在3个月-6年,平均病程为(2.4±2.3)年;研究组患者
中男性
24例,女性16例,年龄18-45岁,平均年龄(33.4±9.2)岁,病程在3个月-5年,平均病程为(2.1±1.9)年;80例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
黄疸、肝病面容、下肢水肿、脾大等肝硬化临床体征,住院后经
B超检查确诊为肝硬化患者,排除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所有患者均已签署知
情同意书,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组成等一般临床资料对比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
(P>0.05),可进行对比。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西医分型治疗,酒精肝患者应诫酒、诫烟,肝炎引发的肝硬化需给予抗病毒治疗,同时给予肝硬化患者保肝治疗;研
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医辨证治疗,肝气郁结型患者给予柴胡疏肝理气汤,水湿内阻型患者给予实脾饮,脾肾阳虚型患者给予五
苓散与附子理中丸,肝肾阴虚型患者给予一贯下逐瘀汤,湿热蕴结型患者应用中满
分消丸合茵陈蒿汤,同时根据中医分型给予针灸辅助治
疗。
1.3
统计学分析

计数资料以(n,%)描述,行卡方检验,计量资料以( x±s)描述,行t检验,以SPSS20.0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若P<0.05则对比差异
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我院选择80例患者对比研究中西医联合治疗肝硬化的治疗效果,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治疗总有效率为
90.0%
,对照组患者给予西医辨证治疗的治疗总有效率为67.5%,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研究组患者治疗后血清肝纤维化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果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
化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可使患者的血清肝纤维化指标恢复正常。具体数据分析见表
1和表2。

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对比(n,%)


2 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肝纤维化指标的对比(x±S)
3
讨论

根据相关流行病学资料提示,肝硬化是多种肝病的发生过程及发展结局,在临床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与致死率。随着我国肝炎患者与
喝酒人群的增加,肝硬化发病人数也呈现逐年增长趋势
[1]。在临床中肝硬化的主要表现症状为,黄疸、肝病面容、门静脉高压症、恶性腹
水、肝脾肿大等症。肝硬化患者死亡的多因恶性腹水难以逆转所致
[2]。肝硬化的病理分型大致可分为血吸虫性肝硬化、胆源性肝硬化、心
源性肝硬化以及其他原因所致肝硬化。中医辨证分型可分为肝气郁结型、湿热蕴结型、水湿内阻型、脾肾阳虚型、湿热蕴藉型以及淤血阻
滞型
[3]。中医治疗肝硬化时应用柴胡疏肝汤治疗肝气郁结型患者,具有疏肝理气之功,应用实脾化饮治疗水湿内阻型患者,具有运化脾
湿、行水理气之功,应用满分消合茵陈蒿汤治疗湿热蕴结型患者,具有攻下逐水、清热利湿之效,在中医辨证治疗的基础上应用针灸辅助
治疗,可使治疗效果显著提升
[4]。肝硬化多见于中青年人,肝硬化不仅给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较为严重的不良影响,对于患者家庭也会带
来深重的经济与心理负担。常规临床治疗多以药物调理与对症治疗为主,根据循证医学讲求因病制宜,对于肝硬化患者的治疗应从发病机
制出发
[5]。

综上所述,应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肝硬化临床疗效显著,可使患者的各项生理指标逐年趋于正常,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程雪花,王丽钧,徐丽萍等.中西医结合护理临床路径在肝硬化腹腔积液病人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6,30(20):2496-2499.
[2]
朱庆云.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6,13(21):3083-3085.
[3]
李君怡.中西医结合治疗乙肝肝硬化队列研究问题探讨及病例分析[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6.
[4]
李晓华.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及早期肝硬化的效果研究[J].中因临床研究,2015,7(33):87-88.
[5]
惠广进.中西医结合治疗乙肝肝硬化顽固性腹水临床探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4(1):
176-177.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