夸美纽斯思想评述
在西方教育家的行列中, 夸美纽斯是一个佼佼者。他不仅天才地预见了近现代教育的
基本操作模式, 他的某些教育观点也成为近现代教育理论的热点。由此两点决定了夸美纽
斯的影响具有世界性并在教育发展史上具有深远意义。其一, 由于他的捷克国籍, 夸氏在
东欧诸国以及前苏联地区受到普遍认同。夸氏生前, 其理论及著作也在欧洲流传甚广, 风
靡一时。不仅学者名流笛卡儿、莱布尼兹、歌德等 对其理论予以关注, 而且, 当时几乎
欧洲每一个国家的国王和亲王都注意听取他的意见。其二, 近代教育的发展简言之就是在
理论上 和方法上谋求使更多的人接受更多的教育。这恰恰是夸美纽斯当年孜孜以求的目
的。并且, 不论在理论上还是在操作上, 夸氏都首先逼近了这个理想,夸美纽斯曾最早提
出班级授课制,这一制度后来也便发展起来延续至今。
班级授课制是在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即资本主义时期而产生的,最初在耶稣教办的学校
中零星使用,在16世纪宗教改革时期不管是新教还是旧教创办的学校就都采用了班级授课
制。但这个时期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只是一种初步的探索,并没有上升到理论高度。夸美纽
斯对前人的经验进行总结提升,从理论的高度对其进行系统的论证,为班级授课制的大规模
推广奠定了理论基础。
夸美纽斯他是吸收了文艺复兴运动人文主义教育思想,宗教改革运动中新教教育思想
以为崇尚科学的唯物主义思潮等各种新思想的基础上,创立了一团完整的教育学体系,为现
代系统的教育学奠定了理论基础。其中他的教育思想《大教学论》,是人类历史上第一部系
统的,专门的教育理论著作,后被教育理论界看作是近代教育开始的标志。他的这部著作中
里面还系统论述了班级授课制度。他主张世上所有的人都应该受教育,并把人的教育划分为
4个阶段:即6岁前属幼儿教育阶段,由母亲在家庭中教育,但“必须把一个人在人生旅途
中所应具备的一切知识的种子,播植在他们身上”. 6—12岁为初等教育阶段,入国语学校受
教育,“应当把青年人终生有用的事物”教给他们。12—18岁应入拉丁文学校,“学生应学会
四种语文,应当对艺术得到一种百科全书式的知识”。18岁以后成人了,应施以大学教育,
其课程“应该是真正普遍的,应有学习人类知识的每一部门的准备”。这就是他论述的班级授
课制。
班级授课制是将学生按年龄和程度编成班级,使每一班级有固定的学生和课程,由教
师按照固定的教学时间表对全班学生进行上课的教学组织形式。
在古代教育中,无论在东方还是西方,教学组织形式主要是个别教学,即使孔子“弟
子三千,贤人七十”,仍然是通过个别教学进行教育的,学生在原有学习程度、学习内容、
学习进度上各不相同,没有一致的要求和规定。工业革命后,社会提出了普及义务教育的要
求,教育的规模和效率都必须扩大、提高,个别教学因此无法满足这样的需求,表现出明显
的不适应,于是班级授课制应运而生、迅速发展起来,并且很快成为世界范围内最重要、最
通行的教学组织形式。大体说,班级授课制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以夸美纽斯
为代表的教育家从理论上加以总结和论证,使它基本确立下来。第二阶段,以赫尔巴特为代
表,提出教学过程的形式阶段的理论,给夸美纽斯的理论以重要补充和发展。第三阶段,以
苏联教育学为代表,提出课的类型和结构,使班级授课制更趋成熟。经历了这样三个阶段,
班级授课制从理论到实践基本形成了完整的体系。
可以说,没有班级授课制,就会影响义务教育的普及。正因为它具有以下优越性,才
能被人们普遍接受,至今在世界范围内仍然是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它才能经历一个多
世纪的怀疑、非难甚至猛烈抨击而仍然站得住脚。但是现在看来这个方法很好,它可以大规
模地向全体学生进行教学,这样扩大了单位教师的教学能量,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而且使
全体学生共同前进。固定的班级人数和统一的时间单位,有利于学校合理安排各科教学的内
容和进度并加强教学管理,从而赢得教学的高速度。班级授课制变分散的个别学习为学习共
同体、生活共同体,后者蕴藏巨大的群体智慧潜能以及促进个体社会化的功能。学生由于共
同的目的和共同活动结集在一起,相互观摩、激励,学业成绩和社会性得以发展。教师在钻
研教学、优化学习指导方面相互启发、切磋,有计划的学科教学与研讨可以提高教师的专业
化水平。师生在积极有效的对话与交往中,共同创造和开发课程,教学相长,两代人共同成
长起来。与个别教学相比较,班级授课制被视为最经济的教学制度。
但是班级授课也存在着某些弊端:教学活动多由教师做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独立
性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学生主要接受现成的知识成果,其探索性、创造性不易发挥。学生
动手机会较少,教学的实践性不强,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它的时间、内容和进
程都固定化、形式化,不能够容纳和适应更多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它强调的是统一,齐步走,
难以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它缺乏真正的集体性。教师虽然向许多学生同样施教,而每个学
生各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去掌握,每个学生分别地对教师负责,独自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学
生与学生之间没有分工合作,无必然的依存关系。
班级授课制的提出大大加强了学校工作的计划性和实际社会效益,使传统的个别教学转为
集体教学,实现了教学组织形式的变革,符合历史发展趋势;这一改革措施是教育发展史上
的一个重大进步,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育工作的客观规律,完全符合近代学校教育,特
别是普及教育发展的需要,对后来整个世界的教育教学工作产生了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