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勋个人事迹
篇一:第四油矿功勋员工事迹材料--孙菁
拼搏奉献写华章
----第四油矿采油402队污水岗班长孙菁
孙菁,女,1978年出生,20XX年参加工作,先后担任过采油工、集输工、污水工,现任第六采油厂第四油矿采油402队291转油脱水站污水班班长。
作为一名市场化用工的代表,她用勤奋和智慧谱写着青春,用执着和热忱奉献给企业,她把她对石油行业那与生俱来而又愈演愈烈的爱全部倾注在喇嘛甸油田这片沃土上。
八年来,她本人获得了黑龙江省劳动模范、油田公司杰出员工、油田公司十佳杰出青年、油田公司优秀共青团员、油田公司优秀女工、油田公司技术能手等荣誉称号。
她所带领的班组——污水岗,两年来也先后获得了公司青年文明示范岗、公司先进管理站、公司工人先锋号等荣誉称号。
一、孜孜以求,勤于完善自我
20XX年,孙菁有幸成为油田一名市场化用工人员。
孙菁带着对来之不易的工作的珍惜、对接纳自己企业的感恩和对未来生活无限的向往,开始了在油田工作生活。
初为采油工的孙菁,十分清醒地意识到:要想在油田干好工作,要想为油田服好务,必须要掌握过硬的技术,于是她开始如饥似渴地学习。
她深知,做任何事情都没有捷径,唯有辛勤的付出才会有
所收获。
她凭借坚强的毅力,系统地自学了《采油工程》、《集输技术工艺》、《油田污水处理》、《石油地质》等十几本与生产相关的理论书籍。
她的勤奋好学感动了身边的每一个人,与她一起工作的干部员工都成了她的老师,对于她的不耻下问,大家都是认真传教、真情相助。
由于孙菁夜以继日地坚持白天苦练操作技能,晚上挑灯夜读理论知识,眼睛熬出了血丝,手磨起了血泡。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孙菁很快就由采油的门外汉变成了管井的行家里手。
20XX年,厂里组织青年岗位能手竞赛,已是集输工的孙菁主动报名参加。
为了熟记理论知识,她经常背题到深夜;为了熟练掌握操作技能,她总是一个人下班后偷偷地跑到培训学校去操练。
隆冬的一天,天下起了几年来最大的一场雪,由于雪大,路上几乎见不到车,她一个人顶着呼呼的寒风、踏着厚厚的积雪,徒步走到培训学校,负责培训的老师被她的求知欲望和执着精神所感动,竞亲自为她铲出了一条通往泵房的路,陪她一起练,给她做现场指导。
泵房里没有暖气,有一扇窗户又被冷风吹碎了,但孙菁对这一切却毫无觉察。
直到当她把所有操作技巧全部掌握后,准备离开时,才发现自已的手脚被冻得有些僵硬,可她脸上却露出了无悔的笑容。
正是依靠这种锲而不舍、勤奋好学的精神,使她从众多青工中脱颖而出,一举夺得厂集输工第一名。
孙菁从来没有停止过求学的脚步。
20XX年,当她得知集团公司举行技术大赛时,不顾母亲的阻拦,抛下了仅19个月大的女儿参加了为期半年的封闭培训。
正是凭借这份执着,她在油田公司中
获得了优异成绩。
“成不癫狂、败不颓丧”。
20XX年,黑龙江省职工职业技术大赛拉开帷幕,她再一次报名集输工种参加角逐,她含辛忍苦、昼夜奋战,三个月里竞没有回过一次家,正所谓“皇天不负苦心人”,这一次,她将黑龙江省职工职业技能大赛集输工种第一名的佳绩捧入怀中。
“学海无涯,求知有路”。
在今年油田公司技术运动会上,由于孙菁现从事的岗位是污水处理岗,这样她放弃了集输工种,又报名参加了油气田水处理工种大赛的角逐。
一切从零开始,孙菁又一次面临新的挑战,又重新鼓起了奋进的风帆。
实际操作中有一项是更换30斤重的钢阀,这对于身高不足一米六的孙菁来说,要把它举到一米二的流程上安装,难度可想而知。
为了使自己能够漂亮地、规范地完成这个项目,她给自己制定了体能训练计划,每天早起跑步、做俯卧撑。
一开始她连一个像样的也做不了,她就每天要求自己比前一天多做两个,到最后她一口气能做到完25个。
正所谓“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随着体能的不断增强,更换阀门的速度也在不断的提升。
她每天反复地练,汗从头湿到脚,身上的淤青好了又青,手上的泡消了又起,一个月下来她整整瘦了10斤。
天有不测风云。
当孙菁训练热情正高、大赛即将开赛时,忽然得知家人生病的消息。
原来女儿早在一周前就因鼻腔溃烂而天天跑医院;丈夫因既要照顾住院的公公,又要照顾生病的女儿,急火攻心,连续3天高烧不退;患有腰间盘突出的母亲也撑不住了。
一向支持她的丈夫
这才打电话,想让她放弃比赛,马上回家照顾亲人。
孙菁再也克制不
住对家人的思念和愧疚,火速赶到家。
看着弯腰弓背的母亲,看着躺在病床上的公公,看着神情憔悴的丈夫,看着鼻子结满血痂的女儿,泪水止不住地流下来……。
但是第二天,她却说服了丈夫,安慰好了母亲和公公,哄笑了女儿,咬着牙,含着泪,回到了训练场。
因为她知道,已经付出了这么多,已经坚持了这么久,已经有这么多人为她做出了牺牲,她只有取得好成绩,才能对得起支持她的亲人,对得起领导和同事们的期待。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经过一次次的努力,经过一场场的拼搏,孙菁获得了油气田水处理工种第一名的好成绩,又一次取得了大赛第一名!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孙菁,用自己的血泪与汗水谱写了一篇篇“苦练技能,大赛争锋”的绚丽华章,不断地完善自我,激励自我。
她用智慧和艰辛为自己搭建着一个又一个学技术、长本领的进步阶梯。
孙菁无可争议地成为了周围员工竞相学习的榜样。
二、不断进取,勇于超越自我
孙菁说:“我苦练技术就是为了更好地工作,更好地回报我爱的企业,我不能满足于大赛的成绩,我要在岗位上展示风采”。
记得孙菁刚当采油工的时候,她分管的井数较多,而且个别井的位置又相对较远,工作难度较大。
同事们看在眼里,同情在心上,都希望可以帮助这个年少弱小的女孩分担一些工作,但她却婉言谢绝了。
就这样,在日复一日的平凡岁月中,她风里来雨里去,从量
电流、倒流程,到刷油漆、平井场,她边学边干,边干边学。
她的倔强与吃苦耐劳的精神让身边的人高竖大拇指。
“绝不轻言我不行”,时
间就是铁证,她骨子里所迸发出的坚强意志征服了每一口井,从井貌到井况口口全优,个个达到样板标准。
孙菁对待工作的严谨态度更是让人钦佩。
在404队担任集输工期间,一次站内更换电机,在安装的时候,她发现泵和电机的联轴器同心度不在合理范围内,有过这方面理论学习的她深知这样会影响到泵的使用寿命,她提出重新调整,可是工作人员说这不影响运行。
对工作一向爱较真的她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妥协,决定自己调试,结果在另一名女工的配合下,仅用了20分钟的时间就把机泵调为同心。
知道的人无不对她刮目相看,更被她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所深深感染。
如今,孙菁的调泵技术,连一些老师傅都不敢比。
孙菁遇事爱琢磨在全矿也是出了名的。
工作中她总是有意识地用自己所学到的知识来努力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在三元污水岗刚投产时,三元滤罐的气水联合反冲洗一直无法实现,使滤罐在几个月内就不同程度地出现了板结、堵塞现象。
频繁的酸洗,给企业造成了具大的经济损失。
孙菁看在眼里,急在心上。
她几天几夜没回家,在站上反复观察、思考,不断的摸索、分析、试验,最后终于找到了结症所在。
原来是滤罐进气电动阀门不严,导致反冲洗时各罐不同程度进气。
既影响了反洗罐的压力,又影响了正常运行罐的走水。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孙菁大胆的提出了在每个气电动阀门前端增加一个截止阀。
改造后串气现象得以控制,实现
篇二:潍坊市时代功勋人物事迹材料(李学海)
李学海同志事迹材料
李学海,男,56岁,中共党员,本科学历,现任寿光市北海滩涂养殖有限公司董事长。
在所有了解李学海的人中,人们这样来评价他:有的说他是一个企业家,经营有方;有的说他是一个慈善家,乐善好施;有的说他是一个好人,扶危济困。
是他,面对11级的特大风暴潮,不顾自身生命危险,一次次下海,将被海水围困的群众一一救出;是他,面对遭遇车祸、生命垂危的陌路人,见义勇为、救人危难;是他,面对弱势群体、贫困学生、受灾群众,急公好义,慷慨解囊!
寿北开发显身手
李学海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寿北开发”的号召,1984年他创办了北海滩涂养殖有限公司,先后承包浅海滩涂8.3万亩,建立贝类养殖场、沙蚕养殖、芦苇种植、虾蟹养殖等开发基地;投资5600万元修建防潮坝,新建成高产盐田12万公亩,由单一的生产经营模式转向多元化发展。
目前,公司总资产1.9亿元,固定资产达9600多万元;企业的发展使李学海带动了周边890户农民发家致富;他创办的北海滩涂养殖有限公司已跻身于潍坊市农业龙头企业行列、被山东省评为省级诚信文明企业。
经过李学海多年的不懈努力,昔日的“穷滩”、“荒滩”如今成为了“寿北开发”的样板工程。
舍己救人真品行
20XX年10月11号,寿光北部沿海发生了11级特大风暴潮,气温骤然下降了10多度,还下着倾盆大雨。
傍晚时,天气越来越不好,李学海凭着在船上多年的经验,预感到可能要来风暴潮,心里放不下,就跑到了防潮坝上。
到坝上的时候,天完全黑了下来,潮水越来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