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企业银行结算案例

企业银行结算案例


如何发现企业账外偷税
思路一:从关联单据入手,发现偷税痕迹。主要查一票两单。一票 即指运费发票,产品购销与交通运输紧密关联,按税法规定,企业的 运费发票都要填写货物的起运地和到达地,结合企业材料采购、货物 销售,认真核查产品到达地是否有相应销售发票开出,如没有,则企 业可能有账外经营偷税行为发生。两单即货物入库单、出库单,看这 些单据记载数量与实地购入及销售情况是否吻合。 思路二:分析账户的勾稽关系,推算销售收入。纳税人的原材料、 生产成本、产成品、主营业务收入等账户存在着一定的勾稽关系,从 耗用的原材料,结合生产成本可以推算出产值,从产成品减少可以推 算出销售收入,用推算值与账面数进行核对,看有无短记收入情况。 思路三:检查往来结算情况,看收入是否长期挂账。纳税人的应 收账款、应付账款等往来明细账,如长期存在货方余额等异常情况, 可能就存有货物已发出,不及时记销售计提销项税金的情况。 思路四:核查资金来龙去脉。货物购销与纳税人资金流出、流入 是紧密联系的,通过企业银行存款、库存现金科目反映的资金情况与 纳税人提供的银行对账单核对,从中发现企业是否存有进销货物不入 账,瞒天过海私设小金库等账外经营违法事实。 检查账外账思路要因人制宜,根据不同情况选择突破口,必要时 要多种方法并用,通过审计式检查,步步紧逼偷税人,最终以大量详 尽的事实证据,认定偷税行为成立。
措施
审阅“银行存款日记账”和“其他应付款”或其他有关 结算账户的明细记录,检查其有无与不应或不经常发生 业务的公司或单位发生了结算关系,如有疑点,则应调 阅会计凭证,在调查询问有关单位及有关情况的基础上 查证问题。 核对“银行对账单”和“银行存款日记账”,如果发现 “银行对账单”上有一收一付的账目,而“银行存款日 记账”上没有的错误,则可到其开户行调查了解银行存 款收付业务的具体内容,即与被查单位发生收付业务的 单位或个人,分析他们之间所发生的银行存款收付事项 是否合法合理,从而查清问题。
案列二 套取现金


审计署发布了17家央企财务收支审计结果,显示多家企业所 属发票与真实业务不符、违规报账等问题。中国联通旗下企 业被曝4年收取假发票1400万,在中粮香港所属4家企业的 销售费用报销原始单据中,有946.44万元的发票不规范。 虚假发票套取资金在央企很普遍 “还有就是通过开假发票套取现金,变相发放职工福利和薪 酬。
企业如何利用银行结算账户 进行违法犯罪活动
怎样利用银行结算账户偷逃税款?
法律规定一个企业只能在一家银行开一个结
算基本账户,但可以在其它银行或地区开设 一般银行账户进行资金流入.但不可进行支付 和取现. 若企业要进行偷桃税款,可以开立个 人结算账户,设置多个账本,将公司的许多 货款收取后存入多个‘账外账户’ 。
案例一 偷逃税款


安徽省饮食服务公司进行账外经营、走私货物,并负责将这个公司的许 多贩私货款收取后存入中国银行安徽省分行、中国工商银行安徽省分行、 交通银行合肥市分行等多个‘账外账户’ 。 该公司在经营过程中设立了‘账外账’,采取‘体外循环’、多头银行 开户等手段,隐匿销售收入3.6亿元(含2.5亿元的走私货物),偷逃国家税 款6100万元(增值税),赴广东购买增值税专用发票并虚开增值税专用发 票有些‘账外账’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即更换一个银行或银行账户。更 有甚者,偷税问题败露后,变换手法,操作更加隐蔽,贩私货款存入以 个人名义开设的银行储蓄存折中或直接电汇供货方。”举报人提供的 1999年3月在中国银行安徽省分行营业部开设的个人存折中表明,该公 司仅1999年5月份10天中即存入货款约230万元。
处罚


银行在银行结算账户的开立中,如果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给 予警告并处以5万元以上30万元以下的罚款;对该银行直接 负责的高级管理人员、其他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直接责任 人员按规定给予纪律处分;情节严重的,中国人民银行有权 停止对其开立基本存款账户的核准,责令该银行停业整顿或 者吊销经营金融业务许可证;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依 法追究刑事责任。 ①违反规定为存款人多头开立银行结算账户 ②明知 或应知是单位资金,而允许以自然人名称开立账户存储。
什么是利用银行账户套取现金?
以物资采购的名义或其他名义从银行提取现
金以后用于其他消费场合的行为叫套取现金, 在在财务账面上隐瞒提取的现金实际用途.未 经批准坐支或者未按开户银行核定坐支额度 和使用范围坐支现金 。
企业怎样套取现金?
企业出租或出借银行账户后,为了掩盖事 实真相,对于对方单位或个人在短时间内通 过企业银行账户的一收一付的银行存款业务, 故意不在本单位“银行存款总账”,“银行 存款日记账”和所对应的账户上登记。
处罚
未经批准坐支或者未按开户银行 核定坐支额度和使用范围坐支现金的, 按坐支现金的10%~30%处罚,利用 账户替其他单位和个人套取现金的, 按套取现金额的30%~50%处罚,编 造用途套取现金的,按套取现金的 30%~50%处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