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析资讯类App发展现状及央视新闻移动网客户端使用分析

浅析资讯类App发展现状及央视新闻移动网客户端使用分析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媒体传播与媒体融合”的产生与发展成为了必然,媒体转型已经是大趋势。

本文介绍了央视新媒体以强大的内容资源为主导,辐射电视、电脑、移动各端,打造的跨媒体、广覆盖的多屏传播平台。

新媒体 两微一端 资讯类App 媒体融合 央视新闻移动网
一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对比
1. 新媒体
新媒体是指当下万物皆媒的环境,简单说:新媒体是一种环境。

新媒体涵盖了所有数字化的媒体形式。

包括所有数字化的传统媒体、网络媒体、移动端媒体、数字电视、数字报刊杂志等。

2. 传统媒体
传统媒体是通过传统的大众传播方式,即通过某种机械装置定期向社会公众发布信息或提供教育娱乐平台的媒体。

3. 新媒体较传统媒体的优势
z 信息反馈机制较完善。

新媒体的交互度较高,通过
这种交互方式用户可以轻而易举地通过新媒体媒介进行自由的信息反馈;
z 信息的传播速度较快。

新媒体信息发布速度极快,时效性较高,信息发布后的第一时间人们就能看到信息,了解信息,并能时刻关注其变化程度;
讲较大,它可以通过连接、加载文件、分享下载等多种方式呈现丰富多彩、图文并茂、各门各类的相关信息;
z 信息融合度较高。

新媒体可以通过不同的传播媒介,多种传播方式,将信息的图片、文字、数据、图表、声音、在遵守网络规定的前提下,可以自由发布制造相关信息,自由发表言论,通过互联网等分享给观众,普通群众由被动接受者也转变为了主动参与者。

二 新媒体发展现状——两微一端
1. 微博微信公众号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两微一端”已经成为新媒体时代下媒体的标配。

两微一端指的就是微博微信公众号和新闻客户端。

新媒体时代下,微博微信不仅仅是单纯的社交平台,人们越来越习惯从这两个平台上获得新闻资讯。

在微博微信开通公众号后,公众号只需要提供内容,而技术运维由平台负责。

所以评价此类新闻资讯公众号的核心就回归到了内容本质,这点与传统媒体“内容为王”特质一致。

2. 新闻资讯类客户端
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新闻传播的重要途径。

新闻资讯App 的实时性和丰富的内容成为人们了解社会的主要窗口。

目前我国网民中新闻资讯类App 的使用率已将近9成。

多元化、碎片化、互动性已经成为新闻资讯App 的一个发展趋势,短视频的争夺战依旧是新闻资讯类平台吸引用户强有力的竞争关键。

闻资讯类App 的行业图谱。

新闻资讯类App 从内容生产方面可分为两类:新闻站和内容聚合平台。

z 新闻站:自己生产内容,主要是新闻原创展示; z 内容聚合平台:主要通过爬虫技术来抓取其他网络
平台的内容,涉猎内容极广。

2. 新闻资讯类App 的发展趋势
z 算法分发
:算法分发是给用户推送最感兴趣的内容,通过用户的阅读习惯分析用户的兴趣爱好; z 内容创造扶持:各主流的资讯类App 纷纷推出各种
补贴计划,鼓励内容创造;
z 人工智能写稿:人工智能发展迅猛,人工智能写稿优势已经越来越明显;
z 多媒体化:短视频,直播VR/AR 等多媒体形式加入是资讯类App 发展的新趋势。

3. 如何评价新闻资讯类App 的好坏
评价资讯类App 好坏的标准,很多人会简单的看下载量,下载量是一个衡量标准,但却不是最核心的。

因为下载量通过一定的推广和宣传是可以在短时间快速上升的。

最核心的衡量标准笔者个人认为是有多少用户下载后开启它并继续使用。

四 央视新闻移动网客户端使用分析
央视新闻移动网是央视推出的以移动直播和短视频为主要内容的移动融媒体新闻平台。

包括四个主要功能系统:记者视频回传系统(VGC )、移动直播系统(正直播)、账号矩阵系统(央视新闻矩阵号)、用户上传系统(UGC )。

前端的是一个用户互动的平台,后端则可以逐步构建起资源共享、高效分发的通稿系统和媒资系统,推动电视与新媒体一体化深度融合。

下面笔者将从几方面分析笔者对这款客户端的使用情况和建议。

1. 版面设计
启动客户端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动态广告页。


与文章之间的间距适当,翻阅、点击新闻方便,给人以效率、简单的感觉。

这款应用内容以移动直播和短视频为主,短视频以标题+视频缩略图的形式表现,并附有视频时长和阅读量。

没有底栏的设计,最大的优点就是节省空间,使用户可以浏览到更多内容。

2. 内容设计
阅读新闻是新闻App 最核心的功能,用户看新闻时,除了获取优质内容外,还希望能看到舒适的界面,有意义的内容。

所以,新闻详情页面的价值在于最大效度地帮助用户提升阅读兴趣和吸引更多用户。

新闻条目详情的排版顶部是阅读量与视频时长,但字体过小易干
览文章,不至于增加阅读负担。

最后的文字信息,是对视
频内容的文字化说明,利于用户更加具体地了解新闻内容。

白底黑字的文字内容很简洁,而且文字内容的字号、亮度
以及背景色可根据需求自行调节,相较之前版本的固定字
号,灰底灰字的文字内容更加便于阅读。

3. 评论与分享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最大的区别在于,新媒体更加依赖
阅读量、打开量、点击量、点赞量、评论量、转发量,所
有的动作都是用户发生的。

用户在阅读完新闻后,肯定会
有很多的想法,有自己对这个新闻的看法、想看看大多网
友对这个新闻的评价、想看类似新闻、想分享给好友等。

看完新闻后的页面帮助用户再次思考,增加阅读深度,也
能为平台起到宣传作用。

(1)分享
分享功能位于界面的右下角位置,评论功能在画面左
下角位置,仿佛告诉我们做事情是从左开始然后再右,即
先看评论、写评论,再分享这样一个顺序,符合人的惯用
形式。

点击分享后出现三个选择对象,分别是微博、微信
和朋友圈,基本涵盖了当今使用人数最多的两个社交平台。

为了更大维度地提高传播范围,建议增加QQ以及QQ空
间,截屏分享和复制链接等操作。

(2)评论
用开发朋友圈功能后可考虑增加);
第二,审核效率待提升:评论内容不能及时反映在评
论区;
第三,平台自身用户不足,并不是所有阅读者都会评
论,但评论量却是建立在足够浏览量基础上的;
互动性又是评价App用户黏性的重要指标。

互动性主
要体现在评论与分享上,所以应该提升这些功能的体验。

4. 平台朋友圈
此应用的朋友圈在矩阵号功能中能够体现,开通矩阵
号,能够吸纳机构账号入驻平台,形成全国主要电视新闻
媒体的内容联盟。

由于各成员也都是媒体机构,提供内容
质量是不容置疑的,用户可以放心阅读。

但从首页精选功
能来看,新闻内容大多是平台自产内容,而其他入驻机构
提供的资源在直播功能中有所体现。

从个人用户投稿流程来看,由于个人用户水平良莠不
齐且不可控,所以投稿用户需要获得直播执照且需实名认
证,进而上传内容,由平台进行审核。

5. 特殊设计
(1)地图页面
进入应用后,首先显示的页面是世界地图,屏幕顶端
有一行滚动字幕,提示平台推荐的内容。

地图上显示各个
容,具体内容按照发生时间的先后顺序倒序排列,即最近发生的新闻事件在顶端,体现出新闻的时效性。

在使用中遇到几点待提高的地方:
第一,对移动端的硬件配置有一定要求,在平台上加载高德应用地图需要消耗很多内存。

第二,由于是世界地图的平面图,一屏只能显示部分地区。

而屏幕显示内容缩小
程度不够,导致搜索屏幕以外内容需要划动屏幕。

第三,查看地区具体发生事件时,具体内容依然在屏幕底端显示,且每屏只能显示三个条目,应该全屏显示以
便用户对内容进行检索。

(2)闻声识改革
这个小控件的加入体现该平台与时俱进和良苦用心,点击进入后是嵌入式动画,题库分为“芳华物语”“物换星移”“回到过去”三种类型。

用户闻声答题,答对可解锁声音编曲,答对越多,编曲越好听。

此个性化设计传播知识又有情怀还增加了趣味性,能够更多地吸引用户,增加用户黏性。

五 总结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从来都不是对立的,发展新媒体业务也是为了更好地与传统媒体融合。

在今后的发展中我们应该有效的利用现有技术手段,结合云存储云计算技术,提高媒资存储效率,使音视频资料在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共享共通中更加流畅,实现新闻“采编播存用”数字化、集约化管理,推进媒体融合走向纵深。

参考文献
[1] 童清艳.中国媒体未来发展趋势与改革策略[N].人民论坛, 2016-08-25. [2] 唐绪军 黄楚新 王丹. 《新闻与写作》, 2017年 第7期. 19-22页.[3] 苏军亚. 《社会科学(全文版)》2018年 第08月 02期 385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