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侠小说里讲:天下武功,无坚不破,唯快不破。
就像中国的经济,速度快了就能解决很多问题,中国的经济需要高速度的增长来扩大就业,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来壮大国力。
但是,我们不得不考虑的另外一个问题是,中国如何保证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这非常值得我们深思。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中国经济几乎一直保持高速的增长,高速的增长为中国带来了很多好处,中国也在改革开放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首先是经济实现了持续快速增长,综合国力进一步提高。
统计表明,1978年至2006年的28年间,中国的GDP年均增长9.67%,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 3.3%左右的年均增长速度。
与此同时,中国现已成为世界第一外汇储备大国,一九七八年以前,中国外汇储备从未超过十亿美元,二00六年末已突破一万亿美元。
对外贸易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通过引进国外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进行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大大提高了中国的生产力水平,缩小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二00一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中国经济总量目前已位居世界第二。
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
其次是民生得到显著改善,人民生活总体上进入了小康水平。
以收入和住房这两大最能反映生活水平的项目为例,从1978年到2006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住房面积都有大幅提高。
再次是初步建立了一个适应经济发展的市场经济体制,是市场而
不是政府,在资源配置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目前,中国基本成为一个市场经济国家的共识开始形成。
很多国家包括一些发达国家,相继承认乐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
这表明,我国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已经基本确立。
最后是融入了世界主流文明,提升了中国的软实力,中国的文化开始得到世界的认可。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和外国的文化交流越发频繁,通过文化交流,中国和西方逐渐了解增加了互信。
中西方更加包容。
孔子学院为中国的文化展示提供了重要的平台,促使世界了解中国。
但是,我们也要看到,中国在高速增长的同时,出现了一昧的追求的高速度,追求GDP的风气,在经历高速增长的同时,社会问题,环境问题,财富分配等等问题都被掩盖。
问题是中国的经济不可能一直这样指数增长,最可怕的危机就是大家都不相信有危机。
中国经济现在更需要的是夯实自己的基础,调整经济结构,真正做到良性的增长,锻炼好自己的肌肉,而不是成为一个虚胖的人。
那么如何才能促进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呢。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说,要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胡锦涛说,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要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更加注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高节能环保水平、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
要深化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从制度上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形成有利于
科学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
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是投资、消费和出口,中国的经济过去过于依靠出口和投资,特别是出口,曾经支撑着我国沿海经济的高速发展。
但是08年金融危机以来,美欧等贸易伙伴均陷入严重的衰退中,中国的出口严重受挫,沿海企业受损严重,于是有了中国4万亿经济刺激的计划,但是4万亿投资效果如何呢,4万亿的流向是什么呢?调查显示,4万亿的投资大部分用在了基础设施建设上,这也就不难理解,中国到处都在修路架桥,甚至把之前修好没用多长时间的道路楼房毁掉重新修建。
政府花钱往往是低效率的,况且这4万亿是从何而来呢?难道是政府有摇钱树,当然不是,政府是通过借钱来投资,审计署2011年第35号全国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结果显示,截至2010年底,全国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107174.91亿元,其中: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67109.51亿元,占62.62%;政府负有担保责任的或有债务23369.74亿元,占21.80%;政府可能承担一定救助责任的其他相关债务16695.66亿元,占15.58%。
虽然债务还处于可控范围,但是却不容小觑。
另外,宽松的货币政策导致了物价过快的上涨,通货膨胀的压力越来越大。
居民的消费并没有像期望的那样强劲,拉动内需的目标并没有如期很好的实现。
中国的老百姓好像也并没有得到与中国巨大的发展相称的福利好处。
中国的经济结构依然需要继续较大的调整。
那么如何才能促进经济的又好又快的发展呢?
一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要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中国需要三驾马车
更加的平衡,国民创造的财富需要国民更多的消费。
这样才能让经济处于一个更加良性的循环。
同时政府要成为市场经济的服务者,政府不应过多的干预经济,政府要做游戏规则制定者,要做监督者,但这一切都应该在公开公正公平透明的前提下进行。
二中国需要提高创新能力,创新的力量大家通过苹果公司这个典型的案例都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短短几年间,苹果改变了人们对手机的认识,改变了我们对电脑的认识,以后也许也会改变我们对电视的认识。
但是创新的能力并不是一蹴而就的。
要提高创新能力就不得不说中国的教育制度和知识产权保护。
众所周知,升学的压力使中国的应试教育大行其道。
无论国家再怎么强调素质教育,不解决升学压力这个问题,任何措施都是治标不治本。
我觉得国家应该加大对普通院校的扶持,缩小大学之间的差距,这样才能让素质教育得到更好的贯彻,青年一代的创新能力才能得到更好地提高,中国才能出更多的有创新能力的人。
另外就是中国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保护创新者的利益才能让创新得到良性发展。
中国的软件行业迟迟发展不起来在一定程度上实际上也是吃了盗版的亏,虽然从短期看,消费者得到了实惠,但是从长远来看,抄袭成风,山寨有理让中国真正的创新者心寒,挫伤了了他们的积极性,最终会影响整个行业的发展。
政府需要完善法律法规保护创新者的利益,这样才能让有能力创新者愿意去创新,中国才能真正的变成创新型国家。
三中国要提高节能环保水平。
很多地方三十多年的高速发展的同时却不注意环境的保护,不注意可持续发展,吃祖宗饭断子孙路的
事情在很多地方上演。
这就是政府一眛追求GDP的后果。
很多地方的环境污染已经到了非常严重的地步。
有的地方甚至都不考虑环境治理的成本。
到最后留下一个满目苍夷的地方。
受苦受累的还是当地老百姓。
政府的责任是让人民过上幸福快乐的日子而不是让GDP增长了多少多少,政府不应该犯本末倒置的错误。
同时,环保绿色产品也已经是国际上的共识,将来即使你的产品价格很低但不是绿色环保的也是很可能遭到抵制,希望政府能对环保有更重要的认识,让中国真正成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中国虽然在高速发展而且很可能继续高速发展,但是现在强调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确实非常必要的,居安思危从来都不会错,相信中国在党中央和政府的英明领导下,一定会让中国经济这艘巨型航母快速稳定的驶向更加美好的将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