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书法艺术的审美特征分析

书法艺术的审美特征分析

人文研究
ARTEDUCATIONRESEARCH

一、书法艺术与审美
书法艺术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在中国数千
年的历史进程中,书法受到了我国传统文化的滋养,书法
的创作理念因此受到了深刻的影响。在灿若星河的中华
民族传统文化中,书法艺术是一颗明亮的星。相比于绘
画等其他类型的中华民族传统艺术,书法具有自身的特
点。在中华文明传承、演进的过程中,书法一方面作为文
字的载体,记录中华文明的历史和文化等相关内容,另一
方面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对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影
响是非常深远的,也是潜移默化的。
笔者探讨的审美,实际上是围绕书法艺术的创造过
程而言的。也就是说,我们在认识书法艺术本身的意义
和价值的过程中,一定要针对书法艺术具有的审美价值
进行客观的分析和判断。
二、书法艺术的审美特征
1.画面构成的建筑美
分析书法艺术的审美特征,首先应该认识到书法艺
术本身具有画面构成的建筑美。这里的建筑美,指的是
书法艺术在表现过程中具有和建筑一样相对客观、
平衡

的美感。汉字是表意文字,其在进行信息传达的过程中
保持着某种平衡的美感。笔者分析汉字发现,许多汉字
遵循着左右平衡、上下平衡和相对对称的理念,这给书法
艺术表现提供了前提和可能。在进行艺术表述的过程
中,书法艺术家往往会有意或无意地根据汉字的平衡性
特质有针对性地调整书写方式。这样一方面是为了使作
品博得更多人的喜爱,另一方面是为了让人们在最短的
时间内获取更多的信息。书法艺术本身具有功能性和信
息传播的属性。如果书法艺术家一味地强调抽象和不对
称,就会使书法作品与本身的功能性相背离,影响读者阅
读,导致书法艺术的传播能力减弱。
2.浓淡结合的美术美
我国传统意义上的书法艺术是用毛笔和墨汁进行创
作的。毛笔是一种软笔,书法艺术家在蘸取墨汁进行书
法创作的过程中,墨汁会逐渐减少,这使书法艺术在整体
的呈现过程中存在浓淡的变化。随着一代又一代艺术家
的不断积累和创作,浓淡结合成为书法艺术的重要审美
特征之一。
与绘画创作相比,书法创作中的色彩是比较单一的,

只有白纸、黑字。但是由于艺术家的巧思,加上工具的特
殊性,书法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可以通过笔力的轻重和
墨汁的多少控制画面上的色彩构成,在黑白之间创造出
多种浓淡结合的色彩。相比使用多种多样的色彩进行的
绘画创作,书法艺术能够在黑白之间寻找到平衡点,能够
让人们在简单的色彩中获得更多的美感,给人更多的想
象空间,也能够明确地传达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所包含的
精神内核。
3.方圆结合的哲学美
书法艺术在整个中华文明历史中的地位非常重要,
它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体现方式。书法艺术中结合了
丰富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包含着中华民族在发展和振
兴的过程中所遵循的哲学理念。书法艺术是以汉字为基
础的,而汉字具有横平竖直的特点。在书法创作过程中,
书法艺术家往往基于汉字的特点进行布局,自觉或不自
觉地遵循天圆地方的哲学理念,将平衡、崇尚自然、讲究
和谐等理念融入书法创作。欣赏书法的过程中,
人们往

往将注意力放在了文字所传达的内在含义上,书法本身
的外形构成也成为人们审美的一个重点。
结语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当代人需要不断进
取,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要基于当前我国社会
发展和书法艺术传承的现实需要,总结、提炼书法艺术的
审美特征。这也需要广大书法艺术工作者提升认识、加
倍努力。随着我国与世界交往的逐渐加深,我国需要对
外展示文化软实力、扩大国际影响力,这也需要我们更好
地发扬书法艺术。

参考文献:
[1]谢家成.美术创造能力的培养所需要注意的问题.哈尔滨
师范大学学报,2014(3).
[2]崔梅.书法写作能力的几个培养方向.东北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1).

(作者单位:西安市灞桥区文化馆)
编辑倪昌立

书法艺术的审美特征分析
□史兴海
摘要:该文围绕书法艺术的审美特征展开分析,认为书法艺术的审美特征主要包括以下三点:第一是画面构成
的建筑美;第二是浓淡结合的美术美;第三是方圆结合的哲学美。该文作者旨在通过探索和讨论,为推进书法艺术研
究的理论化作出贡献。
关键词:书法艺术审美特征分析

3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