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论文
浅议基层民主选举
摘要:胡锦涛总书记强调:“全面小康和现代化建设步伐,最艰巨最
繁重的任务在农村,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
会安。”因此,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是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重
要组成部分,基层民主选举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基
层民众对基层选举的完善有着强烈的要求,基层民主选举与民生紧密
相关。在村民自治制度的 “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
督”为核心内容的四个民主中,民主选举是最重要的环节,是民众意
愿的表达,是村民自治的前提和关键,是基层事务得以开展的保障。
关键词:基层民主选举,方法和程序,意见和建议
一.民主选举介绍
民主选举作为一种政治活动现象,从广义上说,是指一定的社会
成员根据自己的意愿,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方法,选拔、推举代表或者
主要负责人的活动。从狭义上说,民主选举仅指选民或者代表根据自
己的意志,根据法律规定的原则、程序和方式,选出国家代议机关代
表和国家权力机关组成人员的行为。而民主选举必须根据一定的选举
原则,我国的选举原则包括五种:1.普遍原则,即指选举权和被选举
权的普遍性。在我国,该原则体现为:凡是符合宪法和《选举法》规
定的年满18周岁的中国公民都有选举权与被选举权,即公民可以选
举和被选举为国家代表机关代表的权利(但被依法剥夺政治权利的人
除外)。
2.平等原则,即每个公民,都在平等的基础上参加选举,不允许
任何选民有任何特权,也不允许任何选民受到任何歧视。年满18周
岁的中国公民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不因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
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和居住期限等因素而受到限
制。既体现了普遍原则,也体现了平等原则。
3.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原则,由选民直接通过投票等方
式,选举产生国家代表机关的代表,叫直接选举;由下一级代表机关
代表选民的意志选举产生上一级国家代表机关代表的,叫间接选举。
4.秘密投票(无记名投票)原则,即指选举人采取不公开的方式,
在选票上只注明自己选中的人,而不签署自己的姓名,并亲自将选票
投入密封的票箱。最重要的是使选民填写选票时,不受外界干扰的影
响,不会有思想顾虑,真正按照自己的意愿挑选自己满意的候选人。
5.差额选举原则,即提供投票的候选人数多于应选代表数的一种
选举方式。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十一条之规定,村
民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和委员,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因此,基层选
举实行直接选举。
所谓直接选举,即指由选民直接投票选出国家代议机关代表和国
家公职人员的选举,指有选举权的人直接参加选举行使选举权利的选
举方式。它使每个选民都有机会选择自己心目中最值得信赖的当家
人;能更直接地反映民意,实现选民的意志;更好地调动公民参与管
理国家事务的积极性。
二.基层民主选举选民条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十三条规定:年满十八
周岁的村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
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
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三.基层民主选举方法和程序
选举程序包括:
1.划分选区。选区指选举国家代表机关代表(议员)或其他国家公
职人员时划分的区域单位,是选民开展选举活动和产生代表(议员)
的基本单位。
2.确定选民资格,进行选民登记。选举机构依法审查和确认公民
的选举资格。公民的选举资格即选民资格是由法律规定的。办理选民
登记的过程即是将审查合格的公民编入选民名册,并发给选民证。
如我们村——杨楼村人口共计1034人,但是有资格的选民达924人,
每个公民进行了选民登记,并且取得了选民证。
3.提出候选人。村民委员会成员候选人的条件向选民公布后,村
民委员会的选举就进入了提名初步候选人阶段。各省、直辖市、自治
区有关村民委员会选举的地方法规规定的提名方式主要有四种:
(1)选民联名提名。各地通常的做法是10名以上选民联名提名,
并填写“联名提名候选人表”。
(2)村党支部和群团组织提名。
(3)村民小组或村民代表会议提名。
(4)村民自荐。选民自荐,原则上要有10人以上选民附议,并领
取和填写“候选人自荐表”。如,我们村根据村党支部提名,共推选了
3名候选人,一位是万光荣,一位是孙白子,另一位是孙启成。
4.进行投票和计票。投票有公开投票和秘密投票两种方式。公开
投票有欢呼投票、唱名投票、举手投票、记名投票等方式。现各国一
般采用秘密投票方式,并对投票站与投票箱的设置、投票时间、委托
投票、投票监督等方面作出规定。如我们村,我们村村民采取公开唱
票的投票方式,统一了投票时间,并且通知大家务必参加投票,可以
委托投票。
5.确定正式候选人。确定村民委员会的正式候选人,是村民委
员会选举工作中最关键的环节,它直接影响选举的质量,必须坚持公
开、平等、透明的原则,否则易引起选民群众的猜疑和不满,甚至上
访告状。
确定村民委员会成员正式候选人,有两个关键的环节:一是要坚
持差额的原则。委员要差额,副主任要差额,主任更应差额,不能将
主任、副主任和委员三种职务混在一起差额。二是正式候选人的人
数。各省、直辖市、自治区有关村民委员会选举的地方法规规定:村
民委员会主任、副主任正式候选人的人数应比应选人数多2人,如副
主任应选2人,正式候选人至少3人;委员的正式候选人的人数应比
应选人数多1至3人,如委员应选3人,正式候选人数至少4人,或
者5人,或者6人。最终,通过村民投票,万光荣以高票获得村主任
职位。
四.基层民主选举的弊端
基层民主选举可直接表达选民意愿.,把选民与当选者紧密地联
系,为人民大众的利益谋到幸福,但是基层民主选举组织工作的难度
和成本较高。其中,更主要的弊端在于:
1、农村社会关系复杂。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的各种利益群体
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复杂。由于利益分配不均,各利益群体之间都要经
过争取权利来争得利益,所以在各利益主义之间会产生各种矛盾。另
外,党和村的关系处理不当,也阻碍了农村基层民主的建设。
2、农民参政意识淡漠。由于受文化水平限制,农民受教育程度
普遍不高,缺乏最基本的民主政治知识和民主政治观念。绝大多数农
民对自己的权利意识没有深刻的认识,更没有参与政治的动机和要
求。因为受到传统思维方式的影响,农民普遍缺乏自主意识和平等意
识。长期以来,农民都是被排斥在政治生活之外的,导致农民不敢大
胆的追求自己的政治权利。另外,由于缺乏法律意识,绝大多数农民
不会使用法律武器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因此造成了农民参政的积极
性普遍偏低的现状。
3.村民自治权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虽然几乎所有的农村都建立了
村民自治组织,但相当一部分村民自治的实际运行与党和政府所期望
的标准还有很大差距。虽然村民委员会这一村民自治组织已经建立,
但它作为乡镇政府的下属机构,缺乏独立性,很难发挥自治功能。村
民自治权本应由全体村民行使,但由于村委会是村民行使权利的自治
组织,村委会的权利又往往会集中到村主任手中,这就使得村民的自
治权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使村民自治组织不能代表全体村民的利
益。
五.基层选举合理化建议
1、加强基层民主制度建设。农村民主政治建设,一定要着眼于
民主制度建设,走制度化、法律化之路。要进一步完善村民选举制度;
健全完善村民代表会议制度,保障农民充分行使民主决策权、管理权
和监督权;健全完善村务公开制度,实行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健全
村委会工作规章制度,做到有章可循,有规可依。
2、提高广大农民的自身素质。高度重视农村基础教育,提高农
民素质,教育是根本。要使农民具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加大对农
村教育的投入,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解决好农村的教育问题是解决农
村其他问题的基础。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农民的民主意识、法制观念
和民主习惯。在提高广大农民科学文化素质的同时,增强其自主能力
和参与能力。使农民自觉做到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提
高农民参政议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发展农村经济。经济是基础,政治是上层建筑,是经济的体现。
只有真正地使农民摆脱贫困状态,才能更好的发挥农村的基层民主作
用。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还不发达,还有相当一部
分地区的农民处在贫困状态,在这些地区人民的生活水平还较为低
下,思想文化素质也相对落后,人们的民主意识、民主觉悟可能尚未
开启或尚处于萌芽状态。只有因地制宜地发展当地的经济,使当地农
民在物质生活上得到保障,才能为当地的民主政治建设打下坚实的
物质基础,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创造良好的物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