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疾病预防与治疗
教学目的:
1、让学生知道什么是疾病,以及疾病的种类。
2、让学生知道如何预防疾病。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什么是疾病,疾病种类。
2、难点:如何判定某种疾病。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1)引言导入:
小学生处于童年期,也是人生中最健康的阶段,其患病率和死亡率都极低,但随着课业负担的加重,也难免会有些常见病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孩子的健康,因此今天我们就来共同探讨“小学生常见疾病的防治”。
(2)什么是疾病?
疾病可分为传染性疾病和非传染性疾病。
心里感到不适如火,人就得病了。
由自体内遗传系统存在疾病基因或环境刺激因素等的作用下引发或诱发生命机能发生有害改变。
引发代谢、功能、结构、空间、大小的变化,表现为症状、体征和行为的异常,称之疾病。
疾病也可通过药物或手术来减轻或消除。
普通疾病的诊断治疗常见而容易。
人类遗传病是由受精卵或母体受到环境或遗传等的影响,引起的下一代
的基因组发生有害改变产生的疾病。
称之遗传病。
近亲或有血缘关系的夫妇也会生下遗传病患者。
(3)分类
自然环境:碘缺乏病、地方氟中毒、地方砷中毒
自然疫源:鼠疫、布鲁氏菌病
(6)传播途径:触摸、呼吸道、消化道
(7)传播源:牲畜(猪、狗、猫、牛、马、羊、鹿、家兔、骆驼等)(8)症状:发热;多汗;骨痛、关节肿胀;全身乏力;食欲不振;(9)预防:切断传播途径;控制传播源;
(10)治疗: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休息;营养。
观看相关视频资料。
布置课后作业:
回家后积极向家长宣传自己所学知识,引起共同重视,及早做好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