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起重电磁铁的设计

起重电磁铁的设计

摘 要
电磁铁是一种执行元件,它输入的是电能,输出的是机械能。本课程设计主要讨论了直流
盘式起重电磁铁机构的计算方法,特性以及它们的简单设计方法。以电磁感应理论为核心
根据直流电磁铁的起重特点,通过经验设计确定线圈的磁感应强度等参数,然后通过经验
参数计算出电磁铁线圈的内径并确定线圈的高度,从而使吸力达到设计符合的要求。电磁
铁的线径以及线圈的高度参数是计算的重点并加以进一步讨论。
关键字:电磁铁 起重 直流
- 2 -

目录
1 概述 3
1.1 直流盘式起重电磁铁 4
1.2 直流盘式起重电磁铁的特点 4
2起重电磁铁原理 4
2.1 电磁感应原理 4
2.2 磁化曲线 4
2.3 电磁铁材料 4
2.4 电磁铁的吸合 5
3 直流盘式起重电磁铁图 6
4 起重电磁铁的设计 7
4.1 电磁铁的设计参数 8
4.2 起重电磁铁的计算 8
6 结论 10
7参考文献 12
- 3 -

一. 概述
1.1直流盘式起重电磁铁
起重电磁铁,顾名思义,就是在工业领域应用的,作为用于冶金、矿山、机械、交通
运输等行业吊运钢铁等导磁性材料或用作电磁机械手,夹持钢铁等导磁性材料。电源通过
控制部分给电磁铁输入直流电,电磁铁产生强大磁场并对铁磁性物质产生吸力,把电能转
换为机械能,从而达到搬运各种铁磁性物料的目的。

1.2直流盘式起重电磁铁的特点
1、采用全密封结构,防潮性能好。
2、经计算机优化设计,结构合理、自重轻、吸力大、能耗低。
3、励磁线圈经特殊工艺处理,提高了线圈的电器和机械性能,绝缘材料热等级达到C
级,使用寿命长。
4、普通型电磁铁的额定通电持续率由过去的50%提高到60%,提高了电磁铁的使用效率。
5、超高温型电磁铁采用独特隔热方式,其中被吸物温度有过去的600℃提高700℃,扩
大了电磁铁的适用范围。
6、安装、运行、维护简便。
- 4 -

二. 起重电磁铁原理
2.1电磁感应原理
当在通电螺线管内部插入铁芯后,铁芯被通电螺线管的磁场磁化。磁化后的铁芯也变
成了一个磁体,这样由于两个磁场互相叠加,从而使螺线管的磁性大大增强。为了使电磁
铁的磁性更强,通常将铁芯制成蹄形。但要注意蹄形铁芯上线圈的绕向相反,一边顺时针,
另一边必须逆时针。如果绕向相同,两线圈对铁芯的磁化作用将相互抵消,使铁芯不显磁
性。另外,电磁铁的铁芯用软铁制做,而不能用钢制做。否则钢一旦被磁化后,将长期保
持磁性而不能退磁,则其磁性的强弱就不能用电流的大小来控制,而失去起重电磁铁应有
的优点。

2.2磁化曲线

磁导体的磁导率不是常数,而是H值的非线性函数,BH,故磁导体的磁化曲线时
非线性的,函数图如下图所示:

图2-1 磁化曲线
2.3电磁铁材料
内部带有铁芯的、利用通有电流的线圈使其像磁铁一样具有磁性的装置叫做电磁铁。
通常制成条形或蹄形。铁芯要用容易磁化,又容易消失磁性的软铁或硅钢来制做。这样的
电磁铁在通电时有磁性,断电后就随之消失。
软磁材料:软磁材料矫顽力小,磁导率高,剩磁也不大,所以磁滞现象不明显,常用的有:
电工纯铁,硅钢,高磁导率合金,高频软磁材料和非晶态软磁合金等
- 5 -

2.4电磁铁的吸合
要保证电磁铁可靠动作,在整个工作行程内,吸力均大于反力。一般电磁铁均选择衔
铁释放位置为设计点,在该点应保证吸力可以克服反力而使衔铁动作。

F

δ
吸力特性曲线

反力特性曲线


图2-2吸力反力特性曲线
有时需根据电磁铁的动作时间来确定电磁铁的类型,对于快速执行要求可达到3~
4ms,如极化继电器。对于慢速要求的可达300~500ms。为了获得慢速要求,可采用带短
路环的拍合式和吸入式。
- 6 -

三. 直流盘式起重电磁铁图
3.1直流盘式起重电磁铁装置图

图3-1直流盘式起重电磁铁装置图
3.2磁路图

图3-2 磁路图
- 7 -

四. 起重电磁铁的设计

4.1起重电磁铁的设计参数
用途:专供起重生铁锭和中等尺寸废钢之用
型式:园盘式
被吸物温度:常温
通电持续率:50%
环境温度: To= -5℃ ~ +40℃
线圈额定电压:Ue =220V(直流)
最大额定电压: Umax =1.05Ue
允许温升:(H级绝缘)T = 160℃
起重能力和某些限定数据:
电磁铁外半径 R:0.65m
自重:≤3000kg
功率参考值:11.1KW
起重能力:生磁体或废钢 1100kg
铸铁铁屑 600kg
计算用等效衔铁厚度 0.08m

4.2起重电磁铁的计算
(一)、电磁铁的原始数据
1、初始吸力QH =1100(公斤)
3、容许温升160(℃)
4、工作制:长期工作制τ=1;短时工作制τ<1;重复短时工作制τ<1。重复短时
工作制还应给出接通时间或循环时间。采取长期工作制。
5、电磁铁的工作电压。

(二)、初算
根据磁通最优密度曲线查表,磁感应强度B=3000

根据电磁吸力公式QH=π22125000RB(公斤) (1)

由(1)式得R1=225000BQH=55(cm)
- 8 -

(三)、初算线圈的总磁动势方程
表5-1内外磁极中心距与工作气隙的关系
内外磁极中心距 (cm) 等值工作气息(cm)
铸铁块或中等尺寸废钢 小块碎铁或铁屑
70~100 20~25 25~40
50~70 15~20 25~35
50以下 10~15 15~25

δ取
0.35

F∑=4.0Bkct =2857
kct=1.2~1.55
试验表明,导磁体内磁动势占电磁铁总磁动势的10~25%,非工作气隙中的磁动势
占总磁动势的5~10%,则材料选择最经济。
取磁导体中的磁势降为气隙磁势的18%,非工作气隙中的磁势降为气隙中磁势的10%,则

式中KCT=78.01=1.28
0.78=1-(10%+18%)

(三)、确定线圈长度和高度
LK=3422105YKKfF=8.2cm
式中:漆包线的电阻率ρθ=2.4×10-2Ωcm2/m 漆包线90℃时电阻率
散热系数 K=1.16×10-3W/cm2℃
fK-填充系数取0.48
- 9 -

表4-1 fK填充系数
漆包线直径(mm) 手动绕线 自动绕线

0.1 0.44 0.38
0.15 0.495
0.2 0.535 0.48
0.3 0.54
0.4 0.57

对于比值12RRL=hL=0.82(线圈子的长高比,也叫窗口尺寸),如果吸力增大或行程减小,
可减小此值。
线圈高度H=R2-R1=65-55=10(cm)
确定漆包线的直径

d=UFhR)12(=24270065.4104.22=0.42(mm)
- 10 -

结论
本课程设计通过运用直流盘式起重电磁铁的概念及特点,通过电磁感应原理,将铁芯材料
磁化将电磁能转化为机械能。根据实际设计参数设计线圈的内径,高度和线径以达到实际
需要。通过改变线圈的长高比可以适应行程的变化。
- 11 -
参考文献
[1] 夏天伟,丁明道.电器学.北京:机械工程出版社,1999.
[2] 杨儒贵.电磁场与电磁波.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 王宝龄.电磁电器设计手册.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89.
[4] 张冠生.电器理论基础.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5] 方大千.高低压电器速查速算手册.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4.
[6] 张节容.高压断路器原理和应用.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7] 熊泰昌.真空开关电器.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