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5章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练习题及答案

第5章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练习题及答案

第五章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一、单项选择题:1、1956年4月,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围绕一个基本方针,就是()A、加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B、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C、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D、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都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2、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A、人才B、创新C、科学技术D、中共产党3、建国以来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所经历的曲折和失误,归根结底在于没有完全搞清楚()A、阶级斗争和经济建设的关系B、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关系C、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D、计划与市场的关系4、毛泽东论述中国工业化道路基本思想的著作是()A、《论十大关系》B、《改造我们的学习》C、《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D、《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5、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A、深化改革,扩大开放B、发展科技和教育C、发展生产力D、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政治建设6、江泽民提出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A、GDP总量B、科学技术C、生产关系D、科学知识7、在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问题上,主张在农业生产中实行同产量联系起来的责任制的是()A、刘少奇B、周恩来C、邓小平D、陈云8、在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问题上,提出整顿工业企业,改善和加强企业管理,实行职工代表大会制等观点的是()A、刘少奇B、周恩来C、邓小平D、陈云9、在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问题上,提出我国知识分子绝大多数已经是劳动人民的知识分子,科学技术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关键性作用观点的是()A、刘少奇B、周恩来C、邓小平D、陈云10、在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问题上,第一次提出社会主义本质概念的是()A、刘少奇B、周恩来C、邓小平D、陈云11、1956年苏共二十大后,毛泽东认为它对我们最重要的教益是()A、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B、只有按照苏联的模式才能建设社会主义C、要独立思考,“以苏为鉴”,探索自己的道路D、要全盘否定苏联的经验,走中国自己的发展道路12、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A、高速发展生产力B、共同富裕C、各尽所能,按需分配D、让一部分人富起来13、社会主义本质论把我们对()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科学水平。

A、马克思主义B、列宁主义C、社会主义D、共产主义14、20世纪50年代代表党中央提出“向科学进军”口号的是()A、毛泽东B、刘少奇C、周恩来D、邓小平15、提出“三个主体.三个补充”思想的领导人是()。

A、刘少奇B、毛泽东C、陈云D、周恩来16、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最初主要是照搬了()A、美国经验B、西欧经验C、苏联经验D、南斯拉夫经验17、社会主义的本质是( )A、社会主义公有制B、人民当家作主C、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人的全面发展D、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18、1980年5月,邓小平说:社会主义是一个很好的名词,但是如果搞不好,不能正确理解,不能采取正确的政策,那就体现不出( )A、社会主义的本质B、社会主义的特征C、社会主义的目标D、社会主义的原则19、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解放生产力的正确途径是( )A、革命B、改革C、政治运动D、阶级斗争20、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是()A、劳动对象B、人C、劳动工具D、科学技术21、共产主义的最终目的是( )A、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B、实现共同富裕C、发展生产力D、解放生产力22、邓小平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本质的论断是在( )A、党的十三大B、1992年南巡谈话C、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D、党的十三大23、十六大报告指出,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 )A、创新B、实事求是C、发展D、廉洁24、在中共八大的报告和决议中,中共中央提出了( )A、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B、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C、反对个人崇拜D、正确区分和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敌我矛盾25、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A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B、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C、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D、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26、在社会主义阶段,解放生产力的正确途径是()A、革命B、改革C、政治运动D、阶级斗争27、消灭剥削的物质条件是()A、实行公有制B、实行按劳分配C、市场经济高度发达D、生产力高度发达28、邓小平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这个论断()A、概括了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B、指出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C、明确拉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D、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29、邓小平说,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到底要体现()A、它的政治民主化程度比资本主义更高,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B、它的经济计划性比资本主义更强,更能促进经济稳定协调发展C、它的生产力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快更高,并且在此基础上不断改善人民得物质文化生活D、它的社会精神文明水平更高,并能够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30、邓小平认为,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A、稳定得国内政治环境B、四项基本原则C、和平安定得国际环境D、自己的发展31、邓小平曾说过:“现在我们虽说也在搞社会主义,但事实上不够格。

”这说明()A、我国实际上还处于向社会主义过渡得时期B、我国搞的社会主义事实上是在补资本主义的课C、我国的生产力不发达,还没有摆脱贫困,而贫穷不是社会主义D、我国还存在着封建残余、小生产习惯势力和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的影响32、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根本手段是()A 、号召人民生活节俭,抑制社会需求B、用发购物票的方法计划分配社会产品C、发展生产力D、要求企业增加产品的数量,减少花色品种33、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A、改革B、发展C、依法治国D、以德治国34、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是()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B、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C、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D、为共产主义奠定物质基础35、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第一个提出“社会主义本质”这一概念的是()A、马克思B、列宁C、毛泽东D、邓小平36、社会主义本质把()摆到了首要位置A、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B、改革开放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D、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共同富裕37、邓小平在领导全党解放思想,重新认识什么是社会主义问题的过程中,理论上最大的贡献是揭示了()的本质A 、社会主义B、市场经济C、实事求是D、马克思主义38、毛泽东指出:“中国一切政党的政策及其实践在中国人民中所表现的作用的好坏、大小,归根到底,看它对于中国人民的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帮助及其帮助之大小,看它是束缚生产力的,还是解放生产力的。

”这段话说明了()A、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B、坚持以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C、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先进生产力不断取代落后生产力的历史进程D、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39、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就要把经济建设转移到()A、依靠科技进步上来B、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C、依靠科技进步上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D、发展生产力上来40、毛泽东认为社会主义可以分为不发达和( )两个阶段A、完备形式的社会主义B、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C、共产主义社会的高级阶段D、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二、多项选择题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有多个答案是正确的,将其选出并将其标号填在题干后括号内)1、1957年,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这篇讲话中阐述的主要思想有()A、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和两类矛盾的学说B、从全体人民出发,“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方针C、发展工业必须同发展农业同时并举的工业化方针D、要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特别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2、邓小平在揭示社会主义本质的过程中,对社会主义所作的重要论断有()A、贫穷不是社会主义B、发展太慢不是社会主义C、平均主义不是社会主义D、两极分化不是社会主义E、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3、邓小平提出的社会主义两大根本原则是()A、公有制占主体B、按劳分配C、发展生产D、共同富裕4、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最终是实现共同富裕的论断指明了()A、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B、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C、社会主义的本质D、社会主义的优越性5、邓小平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纳入社会主义本质之中,主要是因为()A、科学地把握了中国的具体国情B、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的总结C、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D、准确把握了时代的要求6、毛泽东在总结“大跃进”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时提出()A、不能剥夺农民,不能超越阶段B、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要反对平均主义C、要重视商品生产、商品交换和价值规律的作用D、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E、要在实践中积累经验,逐步克服盲目性,认识客观规律7、在探索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时,毛泽东提出社会主义可以分为()A、初级形式的社会主义阶段B、高级形式的社会主义阶段C、不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D、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E、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8、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毛泽东从世界范围内两种社会制度的根本对立与斗争的角度,提出了要()A、防止和反对帝国主义的“和平演变”B、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C、保证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先进性D、保证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永不变质E、坚持四项基本原则9、邓小平指出,建设社会主义()A、必须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本国具体实际相结合B、要一切从实现出发,走自己的路C、没有固定模式D、必须大胆吸收国外先进经验10、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由( )A、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所决定的B、共产党对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C、党实现对所承担的历史责任的需要D、由党的宗旨所决定的11、根据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党几代中央领导集体的论述,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包括( )A、实现共同富裕B、解放和发展生产力C、促进人的全面发展D、实现社会和谐12、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每一个新的社会制度固有的历史使命和根本任务,但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发展生产力的目的和方式却不同,社会主义发展生产力的特点是( )A、在公有制为主体的基础上发展生产力B、为了最终达到共同富裕D、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C、为了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13、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理论观点,主要有( )A、社会主义本质论B、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的思想C、“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思想D、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思想14、毛泽东把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关系问题提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高度加以论述的文章是( )A、《论十大关系》B、《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C、《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的讲话》D、《为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15、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采取苏联模式的原因有( )A、苏联给新中国的援助和支持B、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新中国实行封锁、禁运和遏制C、苏联在工业化建设中的高速度,显示了苏联模式的威力D、中国没有进行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E、苏联模式适应了新中国在工业化初期着重发展重工业的需要16、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毛泽东提出走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主要原因是( )A、苏共二十大前后,苏联方面暴露了他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B、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经济文化落后,各地发展极不平衡的国家中,建设社会主义的特殊性C、中苏关系决裂D、新中国在几年建设中也积累了一些自己的经验17、10年探索中,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取得的积极理论成果主要体现在( )A、《论十大关系》B、中共八大文献C、《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D、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E、《中共八届十中全会公报》18、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涉及到的重要方面有( )A、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学说B、经济建设C、经济体制改革D、民主政治建设E、思想文化建设19、从50年后期开始,由于“左”的错误的影响,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主要错误有( )A、急于求成,盲目冒进B、把变革生产关系绝对化,以为社会主义所有制形式越大越公越好C、不重视发展生产力D、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E、奉行闭关自守政策20、判断各方面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是( )A、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B、是否有利于完善生产关系C、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D、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21、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这是因为发展生产力( )A、是社会主义国家摆脱贫穷落后,走向繁荣富强的根本途径B、是解决现阶段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必然要求C、是解决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问题的关键D、选择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不能借鉴外国经验E、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需要22、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期,中共领导人在经济体制和管理体制上提出的思想有( )A、“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思想B、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C、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D、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生产,重视价值规律E、实行“两参一改三结合”的企业管理制度23、邓小平回答和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重大课题意味着()A、我们已经完全掌握了对社会主义的认识B、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C、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重大的实践指导意义D、提出了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24、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断()A、突出了生产力的基础性地位B、突出了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C、在动态中描述了社会主义本质D、在目标层次上界定了社会主义本质25、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是()A、解放生产力是发展生产力的前提B、发展生产力是解放生产力的目的C、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D、社会主义根本任务和根本目的的统一26、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断体现了()A.解放生产力与发展生产力的统一B.发展生产力与实现共同富裕的统一C.目的与手段的统一D.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与最终目标的统一27、实现共同富裕是()A.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和本质内容B.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C.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体现D.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28、中国共产党要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A、就要坚持改革,是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各个方面不断体现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B、就必须充分发挥全体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C、就要积极营造尊重人才、鼓励创业的社会环境D、就必须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努力实现生产力的跨越是发展29、早在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就指出:“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根据。

相关主题